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四月,总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时节。

花都开的缤纷艳丽,恨不得把世界妆扮成粉红色的新娘。

枯树竟也爆出新芽,绿的活力四射。

池塘边上,传来青蛙阵阵的呱呱叫声,和草丛里喧嚣的虫鸣。

它们仿佛奏着一首首欢乐的交响乐,迎接着为期两天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转型”研讨会。

这次培训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由诸向阳老师,王崧舟老师,管建刚老师等众多名师进行授课及演讲。

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

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课,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家在表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教学,感染着学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下面具体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心得体会:
让我映像最深的是诸向阳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王崧舟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两篇课文一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一篇是它的结尾。

而这两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

走进诸老师和王老师的课堂,大家的风范,名师的魅力很快就吸引了孩子们,以及在场的每一位老师,篇幅这么长的小说由浅入深的讲解给小学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很快读懂课文。

与此同时他们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的观点更是让我映像深刻,受益匪浅,诸老师将课分为三类:导读课(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推进课(深入阅读,促进思考)交流课(分享感受,形成共识)从而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课文,读懂课文;同时我也明白了我们老师总是让家长为孩子准备课外书,并不是丢给孩子让其独自阅读,而是家长带孩子阅读,帮助孩子阅读、观察、思考,构建一种温馨又智慧的亲子关系,因为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还包括了亲子关系的构建。

习作是很多孩子难以攻克的难点,而听了何捷老师执教的作文教学《学习写发言稿》和其讲座:写作教学范式推演的启发,让我明白习作课可以上的这么生动形象,轻松自在。

在其幽默的教学方式下让我醍醐灌顶,让我明白课堂教学就是和时间赛跑,写作时间越多越好,教学时间越少越好,让孩子多想少写,慢想快写,合想分写。

作前指导,开启学生的写作闸门,让他们思考:我可以做什么?如何与众不同?明白:写作是安全的,放开思维大胆想象,一段一段陪着孩子写,破坏孩子们的惯性思维。

同时何老师的万能写作表更是为我今后上习作课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也让我明白了习作的指导核心是让小孩想想怎么写,文章才更好。

时间飞逝,转眼两天半的学习就结束了,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