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

2014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

博文收藏

2013-07-31 21:10

2013年高考全国各地试卷诗歌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一、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 ,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 ,勾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8.(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9.(6分)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10.(6分)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廊腰缦回,各抱地势。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二、2013年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 ,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6)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参考答案】

14.(8分)(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进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15.(5分)(1)黎民不饥不寒(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3)以手抚鹰坐长叹(4)戎马关山北(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6)有暗香盈袖

三、2013年福建卷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l)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6)余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 6分) ( 1)鸡鸣桑树颠 (2)烟光凝而暮山紫 ( 3)此情可待成追忆

(5)惶恐滩头说惶恐(4)烽火扬州路(6)援疑质理

6.( 6分)(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2013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醉 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l)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10.名句名篇默写(8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8)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五十八章) 【参考答案】

9.(l)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10.(8分)(1)神人无功 (2)恐年岁之不吾与(3)无边落木萧萧下 (4)别时茫茫江浸月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濯清涟而不妖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福兮祸之所伏

五、2013年湖南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12.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诗经•氓》)

(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3)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参考答案】

10.(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2)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12.(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海客谈瀛洲

六、2013年四川卷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3)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4)

,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5)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6)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7)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8)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3.(8分)(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14.(1)载笑载言(2)百步九折萦岩峦(3)浑欲不胜簪(4)轻扰慢捻抹复挑(5)能谤讥于市朝(6)率疲弊之卒(7)皆若空游无所依(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