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控制职能

第八章 控制职能


比较理想的控制标准是可考核的 标准。
通常,所制定的控制标准应满足 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 要使标准便于对各部门甚至每个 人的工作进行衡量,当出现偏差时, 能找到相应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② 建立的具体标准都应该有利于组 织整体目标的实际;
③标准应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应有 利于组织的长期兴旺发达;
④标准要根据工作而定,不能根据 完成工作的人来制定; ⑤标准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6
美国国家航天管理局(NASA)中负 责哈勃项目的官员,对望远镜制造过 程中的细节根本就不关心。事后航天 管理局中一个由6人组成的调查委员 会的负责人说:“至少有3次有明显 的证据说明问题的存在,但这3次机 会都失去了。”
2019/9/22
7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 一件事情,无论计划做得多么完善, 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控制系统,在实 施过程中仍然会出问题。因此,对于 有效的管理,必须考虑到设计良好的 控制系统所带来的好处。
这时应该考虑的是衡量什么与如何衡 量这两个问题。
1.衡量什么,这是处理有效控制的关键。 2.如何衡量,即通过什么渠道收集必要的 信息进行衡量。
2019/9/22
21
常采用四种收集信息的方式: 1. 个人观察。 2. 统计报告。 3. 口头汇报。 4. 书面报告。
三、鉴别并分析偏差
在衡量实际绩效后,若没 有偏差发生,或偏差在规定的 “容限”之内,则该控制过程 只需前两个阶段即可完成。但 是如果有偏差,且超出范围, 就要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并鉴 定出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四、采取纠正措施
一般认为,造成实际工作 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以归纳 为以下几类。 计划操作原因,是指计划执行 者自身的原因造成偏差;
• 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原因;
• 计划不合理原因,是指计划制定时 不切合实际,标准基于错误的假设 和预测制定的而难于达到。
2019/9/22
25
对应使得控制标准出现如下三 种情况问题:
2019/9/22
8
第一节 什么是控制
法约尔:“在一个企业中,控制 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 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 确定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指出计划 实施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加以 纠正和防止重犯。控制对每件事、每 个人、每个行动、每个组织的成效都 起作用。”
一、什么是控制
2019/9/22
4
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如果有一点 更好的控制,这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镜片的生产商是Perkings-Elmer公司, 使用了一个有缺陷的光学模板来生产如 此精密的镜片。
具体原因是,在镜片生产过程中, 进行检验的一种无反射校正装置没有设 置好。校正装置上的1.3毫米的误差导 致镜片研磨、抛光成了错误的形状。但 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错误。
• 控制是依据计划检查衡量计划的执 行情况,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以 保证使按计划进行;或调整计划使活 动与计划相吻合。
•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则是完成 计划的保证,如果没有控制系统,没 有实际与计划的比较,就不知道计划 是否完成,计划也就毫无意义。因此 计划和控制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⑥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当环境发 生变化时有一定的适应性,特殊情 况能够做到例外处理。
2019/9/22
19
二、衡量实际成效
控制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将实 际工作成绩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 并做出客观的评价,从中发现二 者的偏差,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 控制措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管理者首先要收集必要的信息,然后 开始比较衡量。
① 控制标准不存在问题,环境也 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偏差是由于组 织和领导工作不力等原因造成的。
第八章 控制职能
1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今天的企业再也不能像过 去那样通过层级系统预算和其 他传统的控制方法将企业团结 在一起……将企业凝聚在一起 的将是意识形态。
——柯林斯•鲍罗斯
2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1
什么是控制
2
控制的过程
3
控制的类型
3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开篇案例】
哈勃望远镜的研制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超过15 亿美元的哈勃(Hubble)太空望远镜最后在 1990年4月发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管 理局(NASA)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 缺陷。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 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 远的星体无法像预期的那样清晰地聚焦,结 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 进行。
2019/9/22
5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与许多 NASA项目所不同的是,这次并没 有时间上的压力,而是有足够充 足的时间来发现望远镜上的错误。 实际上,镜片的粗磨在1978年就 开始了,直到1981年才抛光完毕, 此后,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 机的失事,完工后的望远镜又在 地上待了2年。
2019/9/22
一、确定控制标准
所谓标准即是一种作为模式 或规范而建立起来的衡量单位或 具体尺度。
控制标准的制定是控制能否 有效实施的关键。对照标准管理 人员可以判断绩效和成果,标准 是控制的基础,离开标准实施控 制只能流于形式,对工作绩效和 成果的评估会变得毫无意义。
典型的标准是财务业绩四种标准: 利润率(投资收益率、销售毛利率); 现金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杠杆比率(资产负债率、长期偿还比 率); 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平均收帐率)。
控制过程的基本工作可分 为四个阶段: 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成效; 鉴别并分析偏差; 采取纠正措施。
步骤2
实际结果与标准 比较
步骤3
步骤1
建立工作 标准
计划目标任 务
衡量实际 工作
否修改标准
工作继续 进行
步骤4
否 有偏差 是
是 偏差可否接受

标准可否接受 是
分析偏差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
控制是使得事情按照计划 的方式发生。
2019/9/22
10
二、控制的作用
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两方面:
1.检验,它检验各项工作是否按预定 计划进行,同时也检验计划的正 确性和合理性;
2.授权,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有 效地控制系统使得管理者放心授 权。
三、控制与计划
从计划职能有效实施的角度来说:
• 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 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 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