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发表时间:2011-03-29T15:58:04.20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李跃英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还没完善的今天,教学的最终评价还是要看考试的结局。
四川省越西县第二中学(661650)李跃英
地理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被视为“副科”,往往不被学生及家长所重视,虽然地理学科有着广阔的知识性、趣味性,但是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仅凭兴趣而学,因为这门学科在八年级便结业了,不纳入升学考试,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压力,甚至有的学生干脆放弃这门学科。
对于初中地理教师来说确实苦不堪言。
其实,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完善的今天,只要能把握好地理学科的特色,结合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方法,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初中地理教学还是比较容易。
下面就笔者从事多年的地理教学及在新课程教学中探索的一些感悟与初中地理教师作点探讨。
1抓住学习兴趣,树立长远学习观
地理学科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等等,都会吸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更应该把这种兴趣始终贯穿在这门学科当中,让学生在一种有兴趣探讨学习地理知识的氛围中进行,真正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理念上来。
随着年级的升高,当学生对地理学科开始放松时,就应该向学生指出地理学科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地理学科带来的丰富知识、广阔的视野,可以足不出户也能知晓世界,从而树立学生长远的学习观。
2 激活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地理学科每周仅两节或三节课,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的45分钟,让课堂教学生动活跃起来,使学生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力求高效完成每一堂课。
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实施。
2.1 多种教学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经常性地变换教学方法,或者聚几种教法的优点为一体,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
由于我们都知道,天天吃同样的菜,久而久之会厌,而经常性地变化菜的种类,那人的胃口就会大增。
因此,课堂教学也不例外,适当变化教学方法,根据学校的本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比如,对于比较活跃班级的学生,则可采用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师生民主对话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并且掌握牢固、师生间又能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2.2 充分利用好地图。
有一位地理教师把地图与地理比作“骨”和“肉”的关系,地理犹如“骨架”,只有把地理知识附着在这副骨架上,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并引起一系列的联想,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地理知识。
可见地图的重要性,它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地图的最大效应呢?通过笔者多年从事地理教学认为,可以从读图和画图两方面进行。
2.2.1 读图。
在应用地图时,首先要教学生按照地图的“三要素”进行读图,然后把书上的内容逐一落实到地图上,让学生多看、多比较、多比划,找出其特点、规律,再由图像信息综合体现出地理知识。
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地理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形象、生动、深刻地识记地理知识。
最后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读图的特殊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形象深刻地识记。
比如,形状打比方:我国像一只雄鸡,黄河干流像“几”字,长江干流形似字母“W”。
意大利则像一只女式高跟皮鞋伸向地中海,澳大利亚像一只沙漠旅行者的皮囊浮在太平洋上,而南极洲则像一个逗号,南极半岛像逗号的尾号;经纬线识记方法:穿越北极圈的国家有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伦敦有0度经纬经过,非洲有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经过,因此非洲有“热非洲”之称,我国台湾省、广东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有南回归线经过等。
2.2.2 画图。
读图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让学生做到了动脑、动眼,如果再让学生画一画地图,那么则锻炼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并且会增加他们的兴趣、加深印象。
因此,每节课我都会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画图,每位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画地图的本子,对每节内容的地形、位置、气候等再现在地图上,并作为一份作业,当堂给予肯定,指出需要努力的地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地图的理解,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牢固掌握。
2.3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手段也亮相于课堂,多媒体教学所持有的直观、形象、新颖性是地理教师所无法替代的,而地理这门学科其独特的特点,又恰巧非常适合多媒体教学。
所以,作为一个地理教师应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比如,在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首先向学生播放一些非洲的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他们陶醉在其中,然后自然引入本章节的教学当中,会有不错的效果;教学世界“热点”——中东时,可先播放一些中东战争片断,然后向学生提问,中东为什么经常发生战争,而成为世界的“热点”?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但是再好的东西也有负面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不能用得太多、太普遍。
3 教给学生识记地理知识的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还没完善的今天,教学的最终评价还是要看考试的结局。
因此,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的同时,还可教给学生一些识记的方法,以便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
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3.1 比较法。
①比同,比异。
如,中国与印度两个国家,在人口、生活习惯有相同之处,在航空、航天、电子高科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的发展中大国,这是相同之处。
另外,从气候来说,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而中国则属于温带;②纵比。
纵比也可以说是自己比较,可以揭示其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各个异同点,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现在和过去,分析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3.2 抓重点破难点。
重点、难点内容在教学中,老师已作了详细讲解,要求学生识记时,应结合知识网络图,找出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钻研透彻、灵活应用地识记。
3.3 综合识记。
由于地理知识宽而广,所以可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识记方式。
首先在整理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分段记忆,把眼看、口说、脑记、耳听、手写等一系列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多感官、立体式、全方位识记。
3.4 回忆播放,查漏补缺。
如果用回忆的方式再现过去所学的知识,可以加深、巩固学过的知识,而回忆则可以在许多时间、场合均能实施。
比如,临睡前对所学知识进行像播放电影一样,在眼前再现一遍,就会加深印象,同时在回忆的过程中找出没有记住的地方,或出错的地方,再进行改正完善。
这样一来所学知识就不会有“漏网之鱼”了。
3.5 特殊识记。
在识记地理知识过程中,还可以教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发明性地进行一些特殊的识记。
比如,我在教学地球半径长度(6731千米)时,告诉学一我就是67年3月1日出生的,记住我的生日便记住地球的半径。
课后有位学生告诉我,“落基山腰”
同6731谐音也可这样。
我肯定了他的这一创举,并在全班把他的这种方法进行推广。
总之,能做到上述方面,初中地理教学既生动有趣,同时又不失学生考试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