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讲课人:王莉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及特点。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3.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过程与方法:1.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作文材料进行分析。

2.能够对所给的材料多方面立意,并能确定最佳立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自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积极关心时政热点,关注社。

会民情,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几年各种考试中,材料作文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主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材料作文。

二、考点解说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只给出材料,却不规定话题,要求既讲究审题,又继承了体现开放,更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

材料可以是单则材料,也可以是多则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

它提供条件性和情境性,规定内容范围,提示思维方向。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理解材料”,就是看材料着眼于整体意义;二是“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时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三是“不脱离材料的含义”,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道理。

三、探究学习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

”杜甫说:“千古文章唯称意,再无余事可参量。

”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都是说“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立意必须先审题,立意与审题紧密相连。

审题立意看起来头绪纷繁,其实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指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审题立意的步骤:首先阅读材料,其次领会含义,再次找准角度,然后明确立意。

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行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二)审题立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先看看材料作文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和引用材料的五忌:引用材料的五忌:1.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2.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既然要求根据材料作文,就必须以材料为根据来联想生发,不能置材料与不顾,而天马行空,脱缰狂奔。

材料作文要求若即若离,不即不离。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或扩充。

4.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5.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三)方法探究1.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1)找关键词、关键句(立意)(2)人物—事件—结果—原因(立意)练习题:禅宗故事、《庄子》、做客故事、推销员的故事。

2.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1)求同法形式:①多则材料。

(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内涵有相同处。

方法:①分析、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

②找出共同点。

材料分析(略)(2)求异法形式:①多则材料。

(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

方法: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②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

③找出不同点。

材料分析(略)(3)互补法(辩证思考)形式:①多则材料。

(两则或两则以上)②材料之间的性质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互为补充。

方法:①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

②将几则材料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性。

材料分析(略)(4)综合法(有时审题我们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四、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句养花的谚语:“养花先养叶,养叶先养根。

”意思是要想使花开得好,必须先把花的根、茎和叶子养好,如果花的根、茎叶、还没未生长发育好,就急着让它去开花,那么开出的花往往就会花期短,花头小,颜色也不鲜艳。

根深叶茂,叶茂花繁。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

在新车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

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驶时就力不从心。

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长跑的要诀却是要保持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立意分析——求同法:材料一养花要先养好根叶,不能急于让它开花。

材料二是说磨合期,欲速则不达。

材料三强调长跑比赛,起跑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则有可能会输掉比赛。

最终立意:(1)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循序渐进才能成功。

(2)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3)打好基础对成功非常重要。

(4)要重视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5)要有长远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于丹)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易中天)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立意分析:材料一中于丹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材料二中易中天则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两个人的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我们可以采用互补法实现二者的统一。

最佳立意为: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春节将近,中国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热非凡,不少星级酒店纷纷挂出年夜饭“客满”的招牌。

记者23日在苏州采访时了解到,该市近日惊现38万天价年夜饭,这也是目前国内价格最高的年夜饭。

“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这段名言出自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之口。

“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我的全部财产。

”陈光标如是说。

材料审题立意分析——求异法: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对财富的两种不同的做法或观点。

材料一中,一些人通过一掷千金的豪爽,通过天价年夜饭的消费,在别人的羡慕、仰视中得到一种内心的满足,追求表面的光鲜,并将此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材料二中,陈光标的名言是他“奉献社会与他人”“财富共享”的价值观的体现。

最佳立意:1.不应为富不仁,而应财富共享;2.人生价值不在于外表的光鲜,而在于对社会所作的贡献。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

(埃及谚语)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列宁)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求同法选取最佳立意:1.脚踏实地走向成功;2.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3.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五、当堂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你对这两段材料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上述人物的事迹对你有什么的启迪?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

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

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

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对于道尔顿的成功,你有何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六、作业布置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

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

”儿子答。

“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

”“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值多少钱?”“正好10元呀。

”“只有10元吗?”“7加3不是等于10吗?”“但一斤芝麻加上一斤黄糖可以做成芝麻糖,这样,芝麻糖就可以卖到20元了。

”商人告诉儿子,生活给你一斤芝麻,不只是一斤芝麻,生活给你一斤黄糖,也不只是一斤黄糖,它们的延伸值,就全靠你的智慧去创造了。

用好人生的加法,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七、板书设计1.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1)找关键词、关键句(立意)(2)人物—事件—结果—原因(立意)2.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方法(1)求同法(2)求异法(3)互补法(辩证思考)(4)综合法(有时审题我们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