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
毕加索与和平鸽
毕加索出名的和平鸽有三幅.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 年四月,当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召开的时候,他 画了一只恬静的鸽子,表示出爱好和平人民的纯朴的 尊严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画了 一只鸽子献给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就是近年 来飞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它已经不是恬静地停在 那里,而是展翅飞翔的了。
名家名画赏析
和 平 斗 士
——毕加索简介及艺术作品赏析
一、小游戏:一口气读出毕加索的全名 毕加索的全名: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 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 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 .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 .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 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 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 受难和兽性。
名画解读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 为平地,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 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 烈抗议。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 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 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 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 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 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 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 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 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 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 状。
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内容呢?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 所见的妓女形象为依据。画上的女人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毕加索曾对 人说,他讨厌这个题目。因为亚威农的姑娘并非是些风姿绰约的妙龄女郎,而是 一些出卖爱情的妓女,由于这一幅以裸体女人为主的大型油画,与那个不光彩的 亚威农背景相联系,使毕加索受到了猛烈的抨击。在此画的第一幅稿子上,还有 两个男子,一个持花束,另一个从布幕后面走出来。毕加索自己说,他原想画一 个骷髅,以强调死亡。如是这样,似乎又多了一层“劝人为善”的意义,以符合 西班牙人对花街柳巷蔑视的传统。但后来全部改变了,以立体主义方法来表现五 个裸女。在这幅画上,是一群几何形变异的女人。右边坐着的一个女人像戴上假 面具一般,当她转过身来,脸容十分可怕,就像从阴间爬出来的鬼魅,颜色却又 像烤熟了的乳猪。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为要展示她的姊妹们 的菱形身体。她那严肃的表情,侧面的轮廓,简直像埃及的壁画。中间还有一堆 水果。 总之,这些形象使人观后产生作呕感。当诗人把这些形象与亚威农相联系时, 观众似乎受了侮辱一般,责骂毕加索的鄙俗。 殊不知,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 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 引起了共鸣。《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 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桌 子 上 的 面 包 和 水 果 盘
奥格尔工厂
葡萄与小提琴
曼陀铃和吉他
三 个 乐 师
穿 衬 衫 的 妇 人
爱 好 者
卡 恩 维 勒 肖 像
《骸骨的藏室》
《阿尔及尔的女人》
《宫娥》
宫娥
委拉斯贵支
西班牙
《生之欢乐》
《十字架上受刑》
四、毕加索爱情年表:
1881年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904年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 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11年30岁邂逅艾娃-谷维。 1912年31岁与费尔南德分手。 1915年34岁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年36岁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奥 莉嘉-科克洛瓦。 1918年37岁与奥莉嘉结婚。 1925年44岁创作“舞”,首次影射与奥莉嘉的紧张关系。 1927年46岁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年48岁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 1935年54岁与奥莉嘉分居。 1936年55岁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43年62岁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 1946年65岁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 1954年73岁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 1961年80岁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 1964年83岁方斯华姿出版回忆录,造成两人决裂。 1973年92岁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 菊别墅的花园里。
五 、 作 品 解 读
亚 威 农 少 女
创作过程 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亚威农少女》。为作此画, 他用炭笔、铅笔、色粉、水彩和油画创作了30多幅草 图、小稿和人物速写。毕加索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 造型法则,大胆地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 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 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 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美。《亚威农少女》被 视为立体主义的开端。
六、艺术成就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 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 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 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 境界,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 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 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 ,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 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 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 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 术作品。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 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 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 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 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 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 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左边,一个妇 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 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 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 不远的左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 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 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 写照。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 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 远的艺术家,是现代表现主义和立体主 义的杰出代表。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 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 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 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 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 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 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 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 毕加索 十个画家之首。 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 3幅。其中《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16万美元售出,一举刷新绘 画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世界最昂贵的画作。
二、画家简介
小活动
分别说出 以下三幅作 品的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拿 烟 斗 的 男 孩
双 臂 抱 胸 的 女 人
梦
三、作品欣赏
《海滩上奔跑的妇人》
《熟睡的农民》
两 个 坐 着 的 裸 女
《海滩上奔 跑的妇人》、 《熟睡的农 民》、《两 个坐着的裸 女》等,这 些似乎洪荒 偶人的笨拙 粗稚大大否 定了以往古 典派的比例 法和印象派 的自然法。
《裸体梳妆女》
《哭泣的女人》
1936年55岁的毕加索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在毕加索与多拉相处的最后几年中,个性 都很强烈两人渐生龃龉。毕加索经常殴打多拉,许多次打得她 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1940年6月,毕加索创作了一幅最凶暴的 最有复仇意味的妇女形象:以多拉为原型的《裸体梳妆女》。 从奉为掌上明珠到任意践踏,从纵情作乐到恣意毒打,在给多 拉所作的一幅幅狗面的画里,他完全把女人变成了驯服的动物。 毕加索对朋友说: “我不爱多拉”,对多拉说: “我爱你是因 为你像个男人!”“你并不美„„就是会哭!”于是多拉放声 大哭,毕加索就再继续画《哭泣的女人》。毕加索和多拉这种 时晴时雨的关系,持续了六、七年。一九四二年毕加索画的多 拉已精疲力竭,不再哭泣,而是痴呆茫然地看着什么。1943年 毕加索离开了多拉·玛尔,分手时赠给她一套法国南方的住宅 作为纪念。从此以后,多拉一个人孤单地在巴黎圣母院的倒影 下,在塞纳河凄迷的林阴小道上消耗着自己的华年,直到五十 年后的1997年7月,她以自杀为手段,给自己的生命画下“完美” 的黑色句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 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 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 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油画 《格尔尼卡》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 这幅画问毕家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 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战争结束后, 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 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 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 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 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