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由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系统构成。
主观评价指标系统由专家评价、受众评价两方面的指标构成。
客观评价系统由收视率评价、投入产出比两方面的构成。
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给受众提供的是信息和娱乐服务,因此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复杂的。
电视节目具有公益属性和商品属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具体到《秀一天》栏目的节目内容质量评价,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建立起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标准体系。
通过在网络上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受众收视前对电视节目的预期将很大程度决定观众对节目的收视程度。
如果节目的质量达到或超出目标受众的预期,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会很好,反之,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很差。
受众的节目预期通常和电视台综合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调查的质量数据应该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指数,反映的是节目质量的综合状态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
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效益、高价值、高附加值,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有效收视观众人数反映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决定了节目播出的价值。
但是,电视节目质量仅仅靠收视率来衡量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电视节目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引导舆论、倡导主流文化的特殊作用,只靠收视率评价可能会导致节目广告化、媚俗化。
而且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地区差异较大,收视率的调查结果还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收视情况。
我们应该根据电视台已有的
实际经验,利用社会调查统计的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体系。
1. 专家评价
电视台可以邀请相关的学者专家做电视节目的质量顾问,请他们给电视节目打分。
专家学者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电视节目相对来讲比较关注,他们对节目内容的评价数据是有专业代表性的,对指导节目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被邀请的学者应该有合理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新闻、传播、电视、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还可以包括与具体节目内容相关的学者专家。
专家名单应该灵活调整。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学者专家往往工作忙,需要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
我们可以在电视台网站建立节目质量评价系统平台,使特约专家学者在家里通过电话连入网站,及时进行网上节目打分。
电视台可以降低费用,通过网络及时通知专家学者关于节目质量评价的相关信息。
对专家学者来说,这样也可以减少在住处和电视台之间的往返次数。
电视台能够及时得到专家学者的节目质量信息,而且数据可以直接进行计算机处理,减少了录入工作,提高了节目质量评价系统的效率。
2. 观众评价
随着电视节目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视节目不再一味追求绝对收视率,而是追求对于目标观众的到达率和收视率,所以就会出现一
些针对特定观众的电视节目,它们绝对收视率不高,但是在相关群体中影响很大,口碑很好。
许多电视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同样,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在广告投放方面也有反映,一些专业程度高的广告客户会被指向性较好的节目所吸引。
因而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包括节目品牌的价值)也应该反映到节目质量中。
具体到操作层面,测量观众满意度和节目美誉度,可以在电视台网站建立观众信息反馈平台,吸引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讨论和交流,并建立网上观众节目投票系统。
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进行定期的观众调查。
一些专业化节目还可以邀请某一领域的专家参与,因为他们了解节目在本专业内部人士当中的满意度和美誉度状况。
3. 收视率评价
收视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专业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公司。
在采用收视率评价指标方面,如何与电视台的实际相结合、合理地使用收视率数据是一个关键问题。
收视率是个绝对数值,与节目本身、节目播出的时段、竞争对手的节目安排有关,所以对原始收视率数据要进行处理。
要综合考虑节目播出市场中同一时段节目的平均收视率和同类节目平均收视率。
如果得不到相关数据,可以预先估计基准数值再进行调查。
收视率与相关的平均收视率做比较后,根据情况确定计算公式,得出一个反映收视率的数值。
4. 广告创收评价
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是一个节目收视市场指标,它与收视率紧密联系。
但是它能反映节目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能力。
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可以反映节目到达目标观众的效果。
在这一点上,电视台与广告客户的目标是一致的。
一个质量高的节目就应该有好的广告投放率和广告价格。
这也是节目经济效益的反映。
只要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操作严谨认真,就可以得到较为符合实际的电视节目质量信息。
电视台可以根据本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简明易行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