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固定液的分类
• • • • •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991-82规定,气相色谱固定液按结构分为 以下10类。 (1)烃类:(a)脂肪烃;(b)芳香烃。 (2)聚硅氧烷类:如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甲基、氯苯基甲基、氟烷 基甲基、氰烷基甲基等聚硅氧烷。按表观状态分别称为硅油、硅弹性体、硅 脂等。 (3)聚二醇及聚烷基氧化物。 (4)酯类:(a)二元酸酯;(b)聚酯和树脂;(c)磷酸酯;(d)其他 酯类。 (5)其它含氧化合物:如醇、醛、酮、醚、酚、有机酸及其盐和碳水化合物。 (6)含氮化合物:(a)腈和氰基化合物;(b)硝基化合物;(c)胺和酰 胺;(d)氮杂环化合物。 (7)含硫及硫杂环化合物。 (8)含卤素化合物及其聚合物。 (9)无机盐。 (10)其他固定液
• 也就是说,当一种不与被分析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的被称为载气的永久性气体(例如 H2 、N2 、He、 Ar 、CO2 等)携带样品中 各组分通过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时,由于 试样分子与固定相分子间发生吸附、溶解、 结合或离子交换,使试样分子随载气在两 相之间反复多次分配,使那些分配系数只 有微小差别的组分发生很大的分离效果, 从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完全分离,例如一个 试样中含A、B二个组分,已知B组分在固 定相中的分配系数大于A,即KB > KA
气相色谱组成
1.气路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阀门和压力表等; 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汽化室(将液体样品瞬间汽化为蒸气)等; 3.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和柱温控制装置(色谱柱箱)等;
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等;
5.操作系统:包括中文显示器、触摸式参数输入键盘。 6.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数据处理系统(色谱工作站)等。
• • • •
为 fi= fi'/fs'=miAs/msAi= viAs/vsAi· ρi/ρs 式中,m=v·ρ, v为溶液的体积,ρ为物质的密度。 本实验中要测定的苯、甲苯、二甲苯系同系物, 可近似认为其密度ρ相等。故有 • fi=viAs/vsAi • 得到各组分的fI后,即可由测量的峰面积,用归一 化法计算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其计算 公式为 • Ci%=Ai fi /( A苯+A甲苯f甲苯 +A二甲苯f二甲苯)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法原理
• 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的 体系中,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第三组分 (即溶质或吸附质)连续不断地在两相之 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过程即为色谱过程。 由于流动相、固定相以及溶质混合物性质 的不同,在色谱过程中溶质混合物中的各 组分表现出不同的色谱行为,从而使各组 分彼此相互分离,这就是色谱分析法的实 质。
色谱柱系统
• 在色谱柱内不移动、起分离作用的物质称 为固定相。气固色谱的固定相是具有活性 的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剂)、高分子多 孔聚合物等固体固定相。气-液色谱的固定 相有时仅指起分离作用的液态物质(固定 液),但一般是指承载有固定液的惰性固 体,即液态固相。
• 气固填充色谱柱 气固色谱固定相是一类吸附剂,所能分析的 样品主要是永久性气体和低分子量的烃类 等气态混合物 。 气液填充色谱柱 气液色谱固定相是在惰性固体表面涂上一 层很薄的高沸点有机液体,这种高沸点的 有机液体叫做“固定液”,起着承载固定 液作用的惰性固体叫做“载体”。
• 甲苯的等量混合液1.0微升进样,重复三次, 作色谱图。 • ③用微量注射器取苯、甲苯、对二甲苯未 知混合液1.0微升进样,重复三次,作色谱 图。
五、数据及处理
• 1.记录色谱操作条件,包括:检测器类型、桥电 流、衰减、固定液、色谱柱长及内径,恒温室温 度、气化室温度、载气、流速、柱前压、进样量、 记录纸速等。 • 2.测量各标准样品的保留时间,由未知试样中各 组分的保留时间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组分。 • 3.求出各组分的定量校正因子。 • 4.用归一化法求出苯、甲苯、对二甲苯混合液未 知式样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
• • • •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 毛细管色谱柱内径只有0.1~0.53mm,长度可达 100m,甚至更长,空心。虽然每米理论板数与填 充柱相近,但可以使用50~100m的柱子,而柱 压降只相当于4m长的填充柱,总理论板数可达 10~30万。 • 毛细管色谱的出现使色谱分离能力大大提高,对 于分析复杂的有机混合物样品,如石油化工、环 境污染、天然产品、生样样品、食品等方面开辟 了广阔的前景,已成为色谱学科中一个独具特色 的分支。
• 色谱柱:PEG-20M,聚乙二醇20M,极性 • 类似品牌:DB-WAX、HP-Wax、 Carbowax SUPELCOWAX10、 • CPWAX52CB • 应用:醇类、酯、醛类、溶剂、单芳、精 油等
气相色谱检测系统
• 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 • 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 热离子检测器 (The Thermionio detector,TID) • 火焰光度检测器(Flame Photometric 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测定是建立在检测信号 (色谱峰的面积)的大小与进入检测器组分的量 (可以是重量、体积、物质量等)成正比的基础 上。实际应用时,由于各组分在检测器上的响应 值(灵敏度)不同,即等含量的各组分得到的峰 面积不同,故引入了校正因子,可选用一标准组 分s(一般以苯为标准物质)的校正因子fs'为相对 标准,为此,引入相对校正因子fi(即一般所说的 校正因子),则被测物i的相对校正因子表达
• 当样品进入色谱柱时,组分A、B以一条混 合谱带出现,由于组分B在固定相中的溶解 能力比A大,因此组分A的移动速度大于B, 经过多次反复分配后,分配系数较小的组 分A首先被带出色谱柱,而分配系数较大的 组分B则迟被带出色谱柱,于是样品中各组 分达到分离的目的。设法将流出色谱柱某 组分的浓度变化用电压、电流信号记录下 来,便可逐一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 在一定色谱条件(固定相和操作条件)下, 各物质均有其确定不变的保留值,因此, 可利用保留值的大小进行定性分析。对于 较简单的多组分混合物,若其色谱峰均能 分开,则可将各个峰的保留值,与各相应 的标准样品在同一条件所测的保留值一一 进行对照,确定各色谱峰所代表的物质。 这一方法是最常
• 用、最可靠的定性分析方法,应用简便。 但有些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往往具有 近似甚至完全相同的保留值,因此,其应 用常限制于当未知物已被确定可能为某几 个化合物或属于某种类型时作最后的确证。 倘若得不到标准物质,就无法与未知物的 保留值进行对照,这时,可利用文献保留 值及经验规律进行定性分析。对于组分复 杂的混合物,则要与化学反应及其它仪器 分析法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三、仪器与试剂
• 1.仪器 • SP-6890型气相色谱仪(使用氢火焰检测器,内 径0.32微米、长30米的毛细管色谱柱, N2为载 气。),高纯氢气发生器。 • 微量注射器 1微升1支 100微升1支 • 滴管及磨口塞试管若干 • 氮气钢瓶 • 2.试剂 • 苯、甲苯、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
• 1.色谱仪的调节 • 调节方法见仪器说明书。使氮气流速为3040毫升/分,柱温为120oC,汽化室温度为 150oC左右,热导池温度为150oC左右。 • 2.色谱图的测绘 • ①用微量注射器取苯0.5微升、甲苯0.5微升、 对二甲苯1.0微升分别进样,作色谱图。 • ②用微量注射器取苯、甲苯、对二
色谱术语介绍
• 基线—— 当没有样 品进入鉴 定器时, 在实验条 件下,反 映鉴定器 噪声随时 间变化的 曲线称基 线。稳定 的基线是 一条直线。
保留参数
• 死时间§(tM):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 分(如气相色谱的空气或甲烷)进入色谱柱至柱 后出现浓度极大点的时间,即从进样到惰性组分 流出浓度极大点的时间。死时间正比于色谱柱中 空隙体积的大小。 • 保留时间(tR):进样后组分流入检测器的浓度 达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即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 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tR’):扣除死时间后某组分的保 留时间 • 时间单位一般都以分(秒)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