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练习册答案

马原练习册答案


5
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实践这一概念就在许多哲学家那里被运用,但由于不理解 实践能动、革命的实质,不能将实践应用于人的认识过程,因而这些哲学家所主 张的认识论不是唯心主义的就是机械唯物主义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 法引入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过程的发展, 揭示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样一种能动的 发展过程,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从而科学地说明了认识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观性。 2、不正确;直接经验是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不一定 是直接经验,如果所见所闻是别人的认识,也是间接经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假象是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我们亲眼所见, 亲耳所听也可能是假象,同时,认识还有错觉,也是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
四、材料分析题
答:(1)材料 1、2、3 实际上说明了在认识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 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这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材料 3 就是坚持了 这条认识路线。而另一条认识路线则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一条唯心主义的 认识路线,材料 1 则是这条认识路线的表现。
(2)材料 1 反映了王阳心外无物,把花的存在看作是人对花的感觉的结果。第二,认为花的 颜色是因为有人看,才明白起来,把人的感觉看作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是可以决 定花的存在的。因此是把人的感觉等作为第一性,把客观存在当作第二性,是典 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3)正确世界观指导下发生的错误与错误世界观指导下发生的错误是有原则区别的。 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正确的世界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中事半功倍。
四、 材料分析题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 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 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一是统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二 是统一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三是统一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标准;四是统一的方 向和路径;五是统一的历史任务和根本手段。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不尽相同, 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也不尽相同,所以无产阶级进行 社会变革的形式、方法和道路呈现出多样性。从历史经验看,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 革命的一般规律。因为资产阶级决不甘愿自己的统治地位被无产阶级取代,并进而 由无产阶级利用政权按自己的意图进行社会改造和消灭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在无产 阶级的革命斗争一旦触及其反动统治时,总是会动用国家机器,用暴力手段镇压无 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所以历史上的无产阶级革命都使用了暴力革命的形式。但是暴 力革命作为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革命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 曾认为像英国、美国、荷兰等议会制度较健全、工人阶级享有相对较多民主的国家, 工人阶级有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和平革命的方式, 是一条最少痛苦的方式,对于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对于全民族都是有利的。所以 无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时,只要有条件就应竭力争取。 五、 论述题 答案要点:
材料 3 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观点。原则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概括总结的一种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则是第二性的,自然界和历史状况 是第一性的,它们决定原则,而原则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这是唯物主义认识
单选
1、B 2、A 3 、D 4、 D 5 、B 多选: 1、 AC 2、ABDE 3、ABC 4、 ADE 5、 BD
判断分析:
1、 该说法是错误的,答案要点: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还是辩证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
2、 该说法正确。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 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其中材料 1、2、3 是因为犯了 形而上学的错误,因此要么事与愿违,要么令人啼笑皆非;材料 4,5 则生动揭 示了辩证法的有关原理,从而要么获得了正确的认识,要么取得了实践的巨大成 功。
3
【答案要点】(1)材料 1 中奶牛需要定期挤奶,这是它的生理要求,到了适当的 时候不挤牛奶,牛奶就会挤不出来了,主人想把奶积攒起来是忽视了奶牛产奶的 这种规律性,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会使实践归于失败。 (2)①材料 2 中鲁人认为使用二倍的治疗半身不遂的“偏枯之药”的剂量就能 使死人起死回生,这种简单类推的做法违背的哲学原理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是一 个简单的量的叠加过程,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②鲁人的错误给我们的启示是: 事物变化有质与量的差别,我们不能混淆两者的界限。每一种事物的用途有大有 小,我们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它,决不能无限度地乱用,更不能机械地只从量的大 小上类推。 (3)材料 3 过江者和鲁人都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理。根据不同的情 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靠主观愿望做事,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 出发,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这样做事情才会成功。 (4)①齐人由于猎狗本领不强,所以打猎不成,后来他就回家耕田,耕田就赚 到钱,有了钱就买了好的猎狗,有了好猎狗就捕到了很多猎物。这一环套一环的 关系中猎狗是最关键的,得到猎狗才能到猎物,所以主要是买到好的猎狗,为了 买猎狗,他去耕田,赚了钱就可以买到,买到之后打了猎物他会赚更多的钱,这 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也体现了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的重要性。②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不要一味蛮干,要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 出关键所在,再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关键问题解决了,事情就可以办好。如果只 是孤立地看问题,不考虑问题的症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也就无法 办好。 (5)材料 5 中匠人认为那棵表面上看起来很有用处的树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 这表明:看事物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摸清事物的本质,通过对事物本质的 认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CDDCC
第二章
二、多项选择题 1.CE2.CDE3.CE4.ABCDE5.ABCDE
三、辨析题 1.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的科学规定,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之本质。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 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马克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指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具有一致性。第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 是客观的物质。自然世界只有一个,它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共同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体,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物质自然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是物质自然世界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第二,人类社会和物质自然界一 样,是运动的、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由于内在的矛盾运动 ,不可能停留在历史的某一点 上,在其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前一阶段必然地被后一阶段所取代,人类社会 的历史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历史。第三,人类社会 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社 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 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第 241 页)人们不能主 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人的实践方式加速或延缓客观规律的实现。正是因为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一致性、同一性或统一性,我们才能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说明社会的 变化和发展,我们才能不断地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自身的目的。
论述题
1、 试论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现时代意义。
答:(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质是世界的真正本 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精神, 尽管它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 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 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 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践。
第一章
1
(2)在认识和处理具体事物的时候,必须既符合大道理又符合小道理才算主观与客观 符合,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然而在许多场合,由于事物的本质还没有充分暴 露,或者由于还缺少关于这个事物的具体知识、经验或技能,以及由于其他种种难于预 见的原因,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符合的情况,造成行动的失 败。把任何错误都归结为世界观的错误是不对的。
有什么问题或者错误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哦,嘻嘻……
马原练习册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C
绪论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D 4ACD .5.ACD
三、 辨析题 1. 错误. (1) 马克思主义是 19 世纪中叶才产生的,在此以前并没有马克思主义。但是,马 克思主义所反映的客观规律却并不是从 19 世纪中叶才存在,而是本来就存在的。马克 思主义只是发现和表述了这些规律,而并没有“创造”任何规律。 (2) 马克思主义反映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 以往的人们对它们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并集中体现在一些先进思想的合理 成分中。 (3) 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 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人们情况实质上一样。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也能取得重大的科学 成就,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与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或宗教信仰是分离 的。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实际上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是按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办事的。尽管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但这种成功所经历的弯路要 多得多,付出的代价要高得多,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 2. 错误 (1) 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主观与客观时时符合,处 处符合。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各个具体事物还 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违反了大道理的东西必定也违反小道理,按此行 事是一定要碰壁的。但是不违反大道理的东西却未必一定符合小道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