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816简明经济学原理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6简明经济学原理》考研全套
目录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名校)•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9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9版)单项选择题详解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宏观经济学导论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转移支付,而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从量上看,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
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并不具有可比性。
所以,ABC三项都是错的。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面粉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
比如说,如果是居民拿来直接食用,则就是最终产品;如果是面粉厂拿来加工馒头,则就是中间产品。
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A项,旧自行车在其出厂时就已经计入当年的GDP;B项,购买普通股票在经济学上不属于投资;C项,汽车制造厂买进的10吨钢板属于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学上的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
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属于存货投资,建造一座住宅和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都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有限,即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或失业的状况。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物品生产才能增加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处于曲线上的各点,说明所有经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是有效率的,如果想得到更多的一种物品,那么唯一方法就是减少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制度改善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一国政局变得稳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因此,失业只能看成是现有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资源总量并没有变,即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向外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