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软土路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一期土建工程某标段招标文件、《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业主与我部的往来函件。
2、襄樊市交通规划设计院两阶段设计施工图第一册。
3、交通部发布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
4、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现行规范、规程,相关行业标准等。
6、XXX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第三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现场实地考察资料。
二、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图纸所提供的资料,我部软土路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段。
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覆土厚度(m)软土厚度(m) 分布状况1 K20+530~K20+750 220 0~2.5 2.5 淤泥质土,软塑状2 K22+476~K22+710 234 0~2.5 2.5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3 K23+620~K23+652 32 0~0.5 2.5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4 K24+060~K24+240 180 0~1.0 2.7~3.1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5 K24+375~K24+470 95 0~2.8 1.0~2.8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6 K24+893~K25+114 221 3.4~7.6 3.6~4.2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7 K26+050~K26+270 220 0~1.1 6.7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8 K28+440~K28+524 84 0~0.9 0.9 淤泥质土,软-流塑状以上软土段中软土是以水下沉积的淤泥质土为主,软土多为深灰色、灰色或黑色等,主要为淤泥质土,流塑—软塑状,局部与砂土互层,或表现为粉土夹薄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天然含水量高,最小为48.4%,最大为66.3%;孔隙比大,最小为1.3,最大为1.8;快剪内磨擦角小,最大为14度;粘聚力小,最大为3KPA,最小为1KPA;压缩系数大,最大为1.2MPa-1,最小为0.27MPa-1;渗透系数小。
软土地基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在路堤荷载的作用下,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主固结,因此沉降量大而且时间长。
浅层软土路基工程主要内容一览表序号名称起讫桩号数量备注1 碴石换填7.6万m3 软基2 抛石挤淤K19+983~K20+027(右)K20+045~K20+064 (左)K20+048~K20+086.3(右)K20+097~K20+131(右)135.3m3 清淤回填1.03万m3 (碴石)三、工期安排软基处理是影响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只有高效率、高质量地组织好软基施工,才能确保整个路基施工以及预压期沉降稳定,并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工期安排根据管理处要求、施工图到位情况、现场实际情况及其它客观因素并结合总工期目标,浅层软土路基工程计划2008年5月30日开工,2008年8月10日完工,总工期70天。
四、施工准备结合本标段工程内容、合同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我部在天门河南北各设一个路基工区。
路基一区负责K19+970~K25+232段所属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路基二区负责K25+368~K29+716.938段所属软土地基工程施工。
1、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进场1)人员的进场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本合同段内路基工程,根据工程特点,现场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软基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工区路基一区路基二区人员工区长技术员质检工程师劳动力拟分二批进场,首批30人已随同管理人员到场,到场后已完成的工作内容:场地清理,修建临时生活、生产用房屋,接通水电通讯线路、联系购买地材、主材,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及与有关部门人员的沟通及联系。
第二批约50人在大面积开工前(5月30日)进入工地。
2)设备进场施工设备已全部进场,并进行了检修,调试安装,试运行,具体如下:软土路基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机械名称数量(台)型号光轮压路机 4 12T、18T振动压路机 4 BW2170推土机 4 T220、T140-1挖掘机 2 PC200、PC300装载机 2 ZL50平地机 2 PY180自卸汽车8 8T变压器 2 100KW洒水车 2 CA1413)材料进场已编制材料计划,由经理部统一组织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就近购置地材。
为确保各种材料能够按期、保质、保量进场,经理部与有关材料供应部门鉴定了供应责任状,明确职责,以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材料进场采取分类堆放保管,并注明进场日期,型号规格,产地和数量等数据备查。
2、技术准备1)内业准备▲认真阅读了施工规范、审核了施工图纸。
▲编写了各种针对性的保证措施、编制了质量计划和创优规划。
▲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编写了材料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备齐了必要的参考资料。
▲根据合同要求,我部已将相关材料提供给了业主或监理工程师。
2)外业准备▲我部已完成了控制点、水准点复测,控制测量布置图绘制已完成,并已报测量专监审批。
▲组织落实了各种材料,工地试验室已完成相关试验工作。
3、创建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搞好关系,将对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部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宣传修建公路的作用与意义,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理解、关注与支持。
2)自觉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规范行为,遵章守纪。
3)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
4)同有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火和环境保护工作及维护好现有交通。
6)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协调。
总之,在业主和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我部已完成了软土地基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等待监理工程师的施工指令。
五、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碴石换填按设计及管理处的要求,软土厚度在3m以内的路段,采用碴石换填。
将相应路段的软土全部挖除后换填碴石,彻底清除软土,避免沉降。
①填料:碴石最大料径≤15㎝,含泥量≤15%,土团粒径≤5㎝,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有机杂质。
②施工工艺排水疏干软基→用方格网法测量原地面标高→修筑便道→开挖、清除软土→试验结果符合要求→方格网法测量清淤后地面标高→及时回填碴石、分层碾压合格。
※排水疏干软基挖除换填施工前通过挖纵、横向排水沟将软土地段水排干,沟深30cm,水沟沟底保持不小于0.5%的坡度并接通出水口。
开挖过程中,抽水班组全程跟班作业,保证渗水的及时排出。
※用方格网法测量原地面标高※修筑临时运输便道根据现场情况,修筑宽4m宽的临时便道,作为汽车等运输工具的通道。
※开挖、清除软土待软土疏干后,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开挖软基,对于面积较大的软基,自卸车不能跟进的,及时回填良性材料(如好土或砂砾石)修筑便道,以便清除软土作业能持续向前。
在路基挖土时,做到由边到中,由高到低,分层循序进行,不得挖成坑塘。
挖土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纵、横坡及平整度,以利排水。
软土在路基坡脚范围内全部清除,边部挖成台阶状再回填。
路基穿过大面积软土区时清除路基范围(含护坡道)以内的软土;护坡道之外,挖成1:2的边坡。
※试验检测基础开挖之后,试验人员做相关试验,将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 的软土予以清除。
若清除深度≧3m时,报总监办确认,并根据总监办意见,申请变更设计,以便及时处理。
※方格网法测量清土后地面标高软土开挖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测量人员对开挖地面进行测量,根据开挖前测量数据,计算出作业段换填工程量。
※回填碴石、分层碾压按照填方路基施工要求组织施工。
碴石换填的关键是将垫层材料压实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分层铺设,逐层压实。
2、淤泥处治按设计要求,本标段淤泥处治采用抛石挤淤和清淤回填处理。
全标段共挖淤1.03万m3,回填碴石1.03万m3,排水1.3万m3。
1)围堰根据现场情况,部分水塘内路基需修筑围堰施工,围堰示意图如下。
路基在水域的施工过程包括:做围堰→排水→清淤→边坡挖台阶→分层回填碴石→护坡→围堰拆除。
路基坡面采取砼预制块护坡防护。
砂粘土编制袋围堰路基挖除淤泥2.5m1:1.5施工水位1:0.21:10.60.60.5鱼塘底1.0-1.5m(单位:m)鱼塘段路基施工围堰示意图2)抛石挤淤本标段在老路加宽段所有鱼塘和藕塘采用抛石挤淤法处理,主要内容有抛硬质片石543m3,回填碴石87m3。
明水深在1.5m内,淤泥在1m以下。
①材料采用不易风化的30~60㎝硬质片石挤淤,碴石嵌缝。
②施工工艺结合施工图及现场实际,我标段所有抛石挤淤作业采用散式挤淤,依靠单块块体的自重及外力的振碾,使抛填体沉入到淤泥中,形成以块石为骨架,中间充满淤泥的复合地基。
确定淤泥深度→准备材料→抛投石料出水面→小石块填塞整平→机械碾压→碴石嵌缝→填土※确定淤泥深度B/2B/2采用竹竿插入探深法确定其深度,计算出面积、排淤量,换算出抛石数量、密实程度。
※准备材料抛石前,根据计算出所需片石用量,将材料堆放在现场,并报监理检查。
※抛投石料出水面抛石层基脚宽度大于路堤设计宽度50㎝,当下卧岩层面平坦时从路堤中部开始,逐次向两旁展开,使流泥向两旁挤出;当下卧岩层面横坡陡于1:10时,抛石时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向低的一侧适当高度范围内多抛一些,使低侧边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以增加其稳定性。
※小石块填塞整平片石抛出水面后,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表面整平。
※机械碾压整平后,用推土机碾压,下沉后再补填。
推土机碾压后用18T 压路机进行碾压,根据沉降情况,适当增加片石。
※碴石嵌缝按设计要求,用粒径小于10cm的碴石嵌缝,并碾压。
※填土按照填方路基施工要求组织施工。
③验收及质量检查方法:技术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
3)清淤回填①材料:按天武荆接线[2008]19号文件要求,本标段清淤换填全部采用碴石。
碴石最大料径≤15㎝,含泥量≤15%,土团粒径≤5㎝,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有机杂质。
②施工工艺确定淤泥深度→排水→清除淤泥→及时回填碴石、分层碾压合格。
※确定淤泥深度采用竹竿插入探深法确定其深度,计算出面积、排淤量。
※排水利用现有的塘埂,对于水域面积较大,在路基以外分布较广时,采用草袋围堰法作出隔水土埂,然后在路基范围内快速用大口径水泵连续排水,将水排出至路基以外。
※清淤在抽水后的鱼(藕)塘中,利用泥浆泵清淤,将淤泥转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鱼(藕)塘回填按照设计图纸在清理干净的鱼塘内迅速回填,用碴石分层填筑,在开始填筑时,采用单向横坡,等到接近原地面时,逐渐变成2%的双向横坡,并保证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六、填筑根据天武荆接线[2008]19号文件要求,换填碴石填筑按照填方路基施工要求组织施工。
软基处理路段,采用“慢填、预压+观测法”进行施工,填筑全过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填土厚度,并做好路基稳定的观测记录。
地基处理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自卸汽车拉土至工作面,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分层填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