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
• [解析] 小说阅读的试题解答维度往往是:内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 环境场景、阅读心理。本题看似考查的是小说的写法,其实我们可以把它 转换过来,也就是这样短小的段落对“内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 环境场景、阅读心理”各有什么作用。
• 6.(2014辽宁)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 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 到了什么启示?(8分)(8分) • ⑴①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 于助人。②失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 缺少理解和沟通。 • ⑵启示:①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 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②原则就是原则,这是底线,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 4、深入慎出,展示学识。 • 开放度最大的探究题是“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 入性”试题。这种题目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 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 • 解答这类试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而 且需要考生调集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备。 所以,考生既要入乎文内———才能准确理解并把握 文本;又要出乎文外———才能不犯“一叶障目,不 见泰山”的毛病,才会头脑清醒,运用阅读所得和自 己平素的知识储备,冷静而准确地解答探究性阅读题。 • 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特别注意“深入慎出”,即深 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需要注 意的是,自己的见解必须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 具有人文精神。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再运用自己的 学识进行论证便可以了。
• 5.(2014湖北)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 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 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 5.[答案]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 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 • 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 节发展的需要。 • 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 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 • ④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 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 5、适当比较,揭示本质。 • 6、规范答题,用语简明。 • 现代文答案,都要求精练而畅达。可能题目 会提出一定的字数限制,即使没有,考试时 间的约束也不允许考生信马由缰,长篇大论。 所以,答题时三言两语必须点到要害。 • 在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到答案的规范性, 一般宜用“总—分—总”式回答,分说层面 要注意层次鲜明,可以用序号标明答案脉络。
• 7.(2012辽宁)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 何在?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一点。 • 【答案】(8分)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 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 “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 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
• 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 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 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 •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4) 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 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 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 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 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 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 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需要结合原文内容,梳理出 数学天才得到爱情和失去爱情的情况,然后总结归纳;第二问考生可结合 现实思考并得出启示。注意,启示不能脱离数学天才这个人物。 • 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注意:①审清题意,明确探究方向,如本题要探究 的是“传家之宝”的象征含义;②认真分析,寻找探究的角度,如本题我 们可从情感角度谈“琴”的象征含义;③从探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及 相关背景分析归纳,探究虽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开放不意味着想怎么答都 行,回答此类题还是要紧扣文本。
•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 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 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 “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 “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 2.2016年(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 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8分)(4) • 【参考答案】
•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 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 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 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 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 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 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 王有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 探究题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举例
1.2016年(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 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2.2016 年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 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 3.2014年(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 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4.2013年(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考查角度
思考方向
考 题 2.探讨作者的 破 创作背景和 解 创作意图
1.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角度和层面: 和层面发掘作 作品意蕴: 品的意蕴、民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
在审美对象中寄托特定的思想情感来感染读者
3.对作品进行 个性化的阅 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
前提:立足于文本
探究题答题角度
• 3.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8分) • 【试题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 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 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 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 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 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 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 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 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1.真:客观事实存在(人物形象的优缺点) • 2.善:引导人向善(传统道德观念) • 3.美:
内容上——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 精神美 形式上——曲折美、语言美 风格上——优美、壮美、凄美
答题要求 (三有) 1.有观点: 立足文本 表意明确 2.有理由: 紧扣要素 自圆其说 3.有条理:层次分明 语言流畅
• 探究题的应对策略 •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 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 • 第一,尊重文本原作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读文 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 特别是关键内容。 • 第二,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文本往往 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表现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认知 规律。 • 第三,尊重作者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作者创作 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文本 要注意挖掘这样的意图,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 延伸拓展的探究。
• 答题误区警示 • 1、“不尊重文本”,忽略文本材料,只是就题解 题,往往断章取义;或只是摘取词句,把关键材料 或关键细节撂在一边。 • 2、“浅入浅出”,即浮浅地了解一下文本,勉强 写几句答案。 • 3、“泛化解题”,没有个性化阅读,没有自己的 创意,没有独特的认知,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缺 乏说服性,往往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 4、“角度单一”,解题答案角度单一,不能对文 本多元解读和有创意解读。“多元无界”,一味多 元,没有界限,虽有创意解读但胡思乱想。都是不 足取的.
• 2、立足文本,带入自我。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 合文本的观点、依据等可以作少量的、适当的个人 解读。 • 3、顺藤摸瓜,由内到外。 •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情感, 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探究题 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 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 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
• • • •
不同角度和层面:思想内容(人物、情节、环 境) +艺术表现(语言、表现手法) 1、关注人物形象(丰满、鲜明) 2、关注情节安排(曲折波澜) 3、关注环境描写(典型) 4、关注主题表现(丰富、集中、深刻、现实)
1.2016年(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 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 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2016江苏卷
1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 (6分)(6分) 参考答案: ①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 会明对此感到欣慰; ②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从 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 想提升的快乐; ③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 得更加立体。
三、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 传统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心理的:中庸稳重、知足常乐、崇尚自然、仁爱之心 人文的:人性、道德、修养、价值观、社会观、传统风 俗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 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 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