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四季在年复一年的循环中留下的足迹。
中华民族以二十四个节气连接四季,串起生活,经过时间的变迁,它们的意义变得不仅是大自然物候现象的记载,更是传统文化之美的代表,是人们眷恋故土的寄托。
二十四节气
春季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处暑节气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食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处暑节气素材资源及活动方案
二十四节气,是四季在年复一年的循环中留下的足迹。
中华民族以二十四个节气连接四季,串起生活,经过时间的变迁,它们的意义变得不仅是大自然物候现象的记载,更是传统文化之美的代表,是人们眷恋故土的寄托。
二十四节气
春季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点点君提示老师+
可以带领幼儿朗读24节气,也可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所环创文字素材哦
处暑节气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食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点点君提示老师+
谚语是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方式,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背诵夏至节气的谚语。
处暑节气相关常识
image.png
什么叫“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一般在8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天地始肃”一语中的,直接用天地的变化来表征。
“肃”是“肃清”,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三候,禾乃登。
“禾”是黍、稷、稻、粱等的五谷总类,“登”就是成熟的意思,五谷丰登。
意为天气肃杀后,庄稼开始丰收。
处暑专属之花——玉簪
不喜欢阳关的玉簪,在夏天带了的热气即将终结的时候,终于上场了。
处暑节气怎么吃?
在处暑节气小朋友们怎么吃身体才能棒棒的呢?
多吃温补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芝麻等,这样小朋友们才能身体棒棒健康成长哦!
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要多吃含钾的食品,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他能维持细胞水分,增强其活性,有助于机体恢复生机。
少吃过于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
处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1)出游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
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节气小朋友们怎么吃身体才能棒棒的呢?
2)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活动建议
1)带幼儿到农场或农田,看农民丰收的情景,观察、体验和农民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
2)秋季的夜晚天阔星浓,温度凉爽宜人,可以和幼儿抬头仰望闪闪发亮的星星。
3)和幼儿一起学习做花灯,一起放花灯。
4)户外活动时,和幼儿一起观云,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云和秋天的云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