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府:仓库→官府 访:询问→拜访、察访
脚:小腿→足
百姓:百官→平民
返回本章目录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表现在褒贬与轻重两个方面。 1、褒贬不同 古义褒今义贬的:
复辟——古:恢复君位。今:开历史的倒车。 爪牙——古:得力助手。今:坏人的帮凶。
古义贬今义褒的:
锻炼——古:玩弄法律进行诬陷。今:经过实践 使之提高或变好
词义的缩小-宫
古 义: 室、房屋
后起意义:
宫殿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战国策·秦策》
词义的缩小-金
古 义:
金属
后起意义:
黄金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词义的缩小-亲戚
古义:
亲属,包括 父母子女
后起意义:
亲属
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词义的缩小-丈夫
上古义:
对男子的尊称
古 代 汉 语
第三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三、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的。 如:马、牛、山、人、手 作用: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 能够保持语言的稳定性,词义基本未变的词汇
窃人之财,犹 谓之盗。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古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小偷 偷窃
后起意义:
强盗
词义的转移-牺牲
古义: 为祭祀宰杀
的牲畜
今义:
为正义而 舍弃生命;放 弃或损害一
方的利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公十年》
词义的转移-行李
古义: 外交使者
后起意义: 出行时携 带的铺盖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是个历史概念。先秦为古,两汉则为今;两汉为 古,则六朝是今。古与今不是一刀分开的。
币:(本义)丝织品→(先秦)礼物→(秦汉以 后)货币
2、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 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
古:消散与增长。贾谊《鸟赋》:“合
消息
散消息,安有常则。”
今:新闻
词义转移的特点:新义产生之后,旧义就不 存在了,新旧义之间又有 一定的联系。
词义的转移-汤
古义:
热水
后起意义:
菜汤、 米汤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词义的转移-涕
古义:
眼泪
后起意义:
鼻涕
臧叔入,哭甚哀,多涕。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词义的转移-贼、盗
贼二人得我。
《童区寄传》
古义:
强盗
感情色彩变化-谤
上古义: 背后议论 或批评别 人的短处
(中性词)
今义:
毁谤
(贬义词)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
感情色彩变化-赂
货赂将甚厚。 上古:
《荀子·富国》
财物;
争割地赂秦。 赠送财物
《史记·陈涉世家》 (中性词)
后起意义:
贿赂
(贬义词)
吏坐受赇枉法。
《汉书·刑法志》
后起意义: 女子的配偶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战国策·赵策》
词义的缩小-臭
上古义:
各种气味,
读xiù
后起意义:
坏的气味,
读chòu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月令》
如恶恶臭。
《礼记·大学》
词义的缩小-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 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古义:
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的。如: 古: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古: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绸,今:丝绸 该,今:应当。
此类词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词汇。 鄙—廉— 3、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如:
城:城墙→→城市 国:国都的城墙→→首都→→国家
二、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
感情色彩变化-下流
古义: 地位或处境 低下的人
(中性词)
今义: 品质卑鄙
(贬义词)
下流多谤议。 《报任安书》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报孙会宗书》
感情色彩变化-锻炼
古 义:
玩弄法律, 诬陷别人
(贬义词)
后起意义:
从不断实践 中增强体质 或提高思想
(褒义词)
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后汉书·韦彪传》
观,guàn,台观,上古指①宗庙或宫廷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②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词义的转移-怨、恨
穆公之怨此三人入 于骨髓。
《史记·秦本纪》
侯自我得之,自我 捐之,无所恨。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古义 今义
怨恨 恨憾 古:怨>恨 今:怨<恨
词义的转移-举例
走:跑→行走 诛:责备→ 杀戮
狱:案件→监狱 去:离开→前往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有三种情况: 1、词义扩大: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就是 “词义扩大”。
菜——古:蔬菜。今:与“饭”相对。 睡——古:瞌睡。今:泛指睡觉。 脸——古:目下颊上。今:面部。 皮——古:带毛的兽皮。今:物体表层。 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
词义的扩大-响
古义:
回声
后起意义:
声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
词义的扩大-色
古义:
脸色
后起意义:
颜色
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史记·滑稽列传》
词义的扩大-购
后起意义:
泛指买东西
古义: 悬赏征求
夫今樊将军,秦 王购之金千斤,邑万 户。 《史记·刺客列传》
信乃令军中毋杀 广武君,有能生得者 购千金。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词义的转移-羹
上古义:
带汁的 肉食
肉谓之羹。
《尔雅·释器》
肉有汁曰羹。
《太平御览》
中古以后:
羹汤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王建《新嫁娘词》
词义的转移-庙、寺、观
上古义 后 起 意 义
庙 宗庙 一般庙宇,奉祀“神”
寺 官署 观 台观
佛教的寺庙,奉祀“佛” 道教的道观,奉祀“仙”
古词 今 义
脸 颧骨部分
面
脸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扩大-皮
今义: 一切动植物 的表层组织
古义:
兽皮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兽皮 人皮
皮-带毛的 革-去毛的 肤
返回本章目录
2、词义缩小: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就 是“词义缩小”。
宫——古:房屋。今: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 瓦——古:陶器。今:盖屋顶的建筑材料。 臭——古:气味。今:臭味。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后汉书·武帝纪》
返回本章目录
3、词义转移: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 新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暂——古:突然。今:时间短。 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 领——古:脖子。今:领子。 忙——古:心中烦乱。今:工作多。
词义扩大的特点:今义大与古义,古义包括 在今义之中。
总结 词义缩小的特点:今义小与古义,今义是古 义的一部分。
上古用 词 赂 赇(qiú)
词义 财物;赠送财物
贿赂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变化的复杂性-币
先秦义:
礼物
汉
后起意义:
货币
使者致币。
《庄子·让王》
币,帛也。
《说文解字》
黄金以溢名,为 上币。
《史记·平准书》
返回本章目录
四、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
1、“古”与“今”的历史性 在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时,“古”与“今”
得力助手
(褒义词)
后起意义:
比喻坏人 的帮凶
(贬义词)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传》
感情色彩变化-复辟
古义:
帝王恢 复王位
(褒义词)
后起意义: 被推翻的统治者 恢复原有的地位
或被消灭的 制度复活
(贬义词)
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
《明史·英宗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扩大-江、河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江
古义:
长江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禹贡》
后起意义:
泛指一般的河
古义:
黄河
以河为境。
《韩非子·有度》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扩大-脸
上古-中古
指颧骨 部分
今义:
面部
《韵会》:脸,目下颊上也。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温庭筠《菩萨蛮》
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古义中性今义贬的:
谤——古:批评议论。今:诽谤。
古义中性今义褒的:
客——古:外地人。今:宾客。
2、轻重不同
古义轻今义重的:
诛——古:责备。今:诛杀。
古义重今义轻的:
感激——古:愤激。今:感谢。 饿——古:比“饥”重。今:与“饥”同。 病——古:比“疾”重。今:与“疾”同。
感情色彩变化- 爪牙
古义:
护城河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 池。《孟子·梁惠王上》
今义:
池塘
返回本章目录
词义的缩小-瓦
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 瓦锅
《楚辞·卜居》
陶器 纺锤
乃生女子… … 载弄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