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基础梳理】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 西气东输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输气管道。
3.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
【合作探究】
结合下图及所学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如何?
(2)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哪些不足?应采取什么措施? ①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天然气为主,清洁能源比重大,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系列问题。
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图示归纳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三”大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
(3)能源生产占全国的比例 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例
【典题训练】(2012·南京高二检测)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问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
A .管道运输
B .高压输电
C .水陆联运
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次生盐碱化,因为( )
A .沿途地区城市大量排放生活污水
B .沿途地区地下水位可能上升
C .沿途地区大量抽取地下水
D .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
(3)②工程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C .在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 .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梳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塔里木东输之气每年可分离出57万吨轻烃和91万吨凝析油,并为新疆每年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可以发电1000亿千瓦时。
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有何影响?
(2)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归纳提升】
表格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干线包括新疆轮南—吐鲁番、宁夏中卫—陕西靖边、河南洛阳—江苏徐州、江西南昌—上海、江西樟树一湖南湘潭、广东翁源—深圳(香港)、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广东肇庆—湛江(海口)。
据此回答(1)、(2)题。
(1)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①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覆盖区域更广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分层达标】
【基础达标】
1.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
(2012·郴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2、3题。
2.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一①
B. 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 我国西北地区—④
3.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跨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
2012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10个省(区),主要气源来自中亚国家,国内塔里木盆地增产气和新疆煤制气为补充气源。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成为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要气源地的是()
A.哈萨克斯坦B.阿富汗C.伊朗D.乌克兰
5.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
6.(2012·苏州模拟)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_________电为主,_________电为辅。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_________。
(3)2010年1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双选)()
A.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
B.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
C.经济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
D.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
(4)请针对上题分析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的
矛盾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都明显加大,我国将兴建“第
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等多个能源
重点工程。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方向直出甘肃
省,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其主要原因
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的不足
D.保护东部的环境
2.下列关于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依次经过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气源地
B.该管道方案的优点是施工难度小
C.途径地区有荒漠、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D.该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质量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4.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缅油气管道起于缅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2012年6月底,中缅油气管道
瑞丽段在瑞丽市畹町镇正式开工,这也意味着中缅油气管道离贯通仅有一步之遥。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①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②众多的河流③脆弱的生态环境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6.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主要意义为()
①开辟多元化油气运输渠道
②缓解我国西南地区石油供给紧缺状况
③彻底解决我国石油供给紧张现状
④缩短我国经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7.(探究性学习)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落幕之后,上海迎来了“后世博”时代。
低碳、节能成为“后世博”发展的主旋律。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把转型发展作为未来能源发展主线。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上海天然气多气源建设稳步完成。
由西气东输一线、东海天然气、洋山LNG、川气东送和西气二线五大气源和五号沟LNG站构成的“5+1”供应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国内与国外互补、自主与外供相结合的多气源供应体系,降低了气源供应风险。
材料三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
(1)读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图,分析2000年上海市能源结构特征及其带来的问题。
(2)2007年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能源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对上海市的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3)上海市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各有什么特点?
(4)简要分析上海市积极建设天然气多气源“5+1”供应格局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