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检查
•
(五 ) 十二指肠声像图特征:十二指肠 位置固定,第2、3、4段十二指肠位于 腹膜后。第一段(球部)位于肝左内叶下 方,胆囊内下方。幽门开放时可见液体充 盈。充盈良好的十二指肠在声像图中呈一 长椎状含液结构,平行于胆囊长轴。第二 段(降部)内侧为胰头。第三段(水平段) 位于胰头下方,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 方横过。第四段较短,液体停留时间也短, 不易获得较理想的液体充盈象。
• 平滑肌肉瘤的声像图特征:(1)胃壁粘 膜下肿物,形态多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 (2)直径大于5.0 cm,文献报道肿瘤平 均直径多在10.0 cm;(3)瘤体内部因弥 漫出血、组织坏死而回声增强、回声不均 匀与弥漫出血的程度相关;(4)溃疡深、 大而不规则;(5)瘤内液化,若液化与 溃疡贯通,肿瘤内生成假腔;(6)易发 生周围淋巴结和肝脏转移。
2、超声分型: • (1)肉瘤型:病变广泛,壁厚明显,多伴有肿块形成。 内部回声欠均匀,并见瘤内有大小不等结节融合征象。各 结节间有中等回声边界,使整个肿块区呈网织状。(2) 浸润型:以全周广泛而明显壁增厚为特征,壁厚可达2.0 cm以上。增厚壁呈结节隆起状。瘤内可见有多个低回声 小结节。(3)多结节型:胃粘膜隆起,酷似粘膜肥大; 胃粘膜下多发小结节(直径小于1.0cm)。(4)肿块 型:肿物局限呈肿块状,胃部肿块型淋巴瘤在胃腔充盈下 可见粘膜被抬起现象。肠道肿块型淋巴瘤则因肿块局限, 加之内部回声低,易被误认为囊性肿瘤。(5)溃疡型: 较大而明显的溃疡容易发现,溃疡环堤处有粘膜层覆盖, 肿瘤体内常见较低回声结节,超声诊断较容易。小溃疡多 发且表浅,不易辨认。
胃肠常用切面和声像图特征
• (一) 食管—胃连接部长轴切面:探头沿 左肋弓方向向外上倾斜,见肝左外叶脏面 下后方倒置漏斗状结构,中心不规则强回 声为壁腔和内膜面的界面回声,紧邻前后 两条线状弱回声为前后壁的粘膜下与肌层 结构。外侧强回声为浆膜面与周围结构所 形成的界面复合回声。这一结构上端始于 横膈食管裂孔,呈一尖端向后上的鸟嘴状 结构。
仪器与调节
• (一)高分辨力实时超声诊断仪可对脏器 进行动态观察,为首选仪器。彩色多普勒 超声仪能观察病变内及其周围的血流。 • (二)探头频率:3.5 ~ 7.5 MHz。
检查方法:
• (一) 空腹检查:空腹检查目的是对腹部 各脏器有全面了解,确定胃肠区病变的大 致范围。 • (二) 胃、小肠充盈检查:嘱患者一次饮 入充填剂400 ~ 600 ml,然后依次采取右 前斜位、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右 侧卧位对贲门胃底、胃体窦、幽门和十二 指肠做系统观察。如继续做小肠观察时, 应每隔10~15分钟检查一次,直至检 查到回盲区。
胃肠管壁结构和测量
• (一)正常胃壁:充盈状态下胃粘膜皱壁 自粘膜层向胃腔内隆起呈小乳头或小丘状。 皱壁间有强弱回声相间排列的层次结构。 沿胃长轴探查则见皱壁与胃长皱平行走行 关系。
• 超声图像上胃壁分为5层结构。从内膜开始,第 一条强回声线和第二条弱回声线表示自粘膜表面 界面至粘膜肌层和粘膜下界面的回声范围。第三 条强回声线表示粘膜下至浅肌层范围。第四层弱 回声线代表大部分胃固有肌层。第五条强回声线 则表示浆膜下,浆膜层与其周围的界面回声。胃 壁内、外两条强回声线间距离代表胃壁厚度。正 常人胃壁厚度范围为3~5mm(平均值大多在 4.1~4.5mm间)。胃幽门肌处壁厚不超过6. 0mm(新生儿则小于4.0mm)。
超声的优势和不足
• 优势:无痛、无创、低耗、高效、安全、 易于操作、可进行整体观察、除可观察胃 腔情况外还可观察胃壁各层结构、对各类 型占位病变尤为重要,可观察病变侵入胃 壁的情况以及胃肠周边的情况; • 不足:对粘膜的细小病变分辨力差,小溃 疡可能遗漏。
二者对比
• 超声适合大多数人群,因其费用低、易开 展而可作普查和筛查, • 内镜因其检查受限,可作针对性检查,对 超声发现或可疑异常者可选择性检查。 • 二者互补。
胃肠超声检查内容
• 1.了解胃的整体情况,形态大小是否正常,腔内 有无潴留以及充盈和排空情况; • 2.了解胃壁层次结构是否正常,有无典型溃疡; • 3.明确或提示有无占位性病变,提示病变的所在 部位和范围,测量病变大小和管壁增厚的程度, 了解肿瘤的周围临界及浸润情况。
检查方法
• 胃肠超声检查主要包括:经腹壁胃肠超声 检查、胃肠充盈超声检查(又称:胃肠超 声造影法)、术中胃肠超声、内窥镜等腔 内超声和胃肠肿瘤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等。
• 胃肠声像图辨认:胃肠内容物有气体、液 体、食糜或粪便。在声像图中,胃肠管腔 内气体易于识别;食糜或粪便可呈不同程 度的中等至高、强回声。液体的回声决定 于液体本身的纯净程度。在正常生理情况 下,以上几种物质多呈混合类型存在于胃 肠内。实时超声观察可见它们在胃肠腔内 流动的情况,同时因蠕动而在形态上发生 的变化特点有助于将正常胃肠结构同腹部 肿块区别开来。
• (四) 胃体窦切面:患者取坐(或立)位, 探头自左肋弓下沿充盈胃腔从胃体向胃窦 滑行探查,了解胃的体表透影。声像图中, 靠腹壁侧胃壁为胃前壁,对侧为胃后壁; 胃前后壁间靠近肝脏侧为胃小弯,外下方 为胃大弯。
•
再持探头对胃行横行扫查,在上腹首 先可见左右两个互相分离的圆或类圆液腔, 分别为胃体和胃窦横切面。探头向下移行, 胃体、胃窦两个液腔相互靠拢,并最终报 合成横“8”字状,中央胃壁汇合处为胃 角。自胃角向下胃腔断面呈椭圆状。
检查前准备 • (一)胃肠超声检查宜安排在上午进行,注意将 胃肠超声检查安排在X线钡剂造影之前,以避免 钡剂对超声检查的影响。已行钡剂造影者,则应 待钡剂完全排出后再行超声检查。 • (二)胃、小肠超声检查前准备:1.检查前一 日晚餐进流食,其后禁食,查前4小时内禁水。 2.胃内潴留物一般不会影响检查效果无须做洗 胃准备。因为这种潴留物可被作为胃充填剂使病 变得以良好的显示。3.嘱受检者备好饮料或其 他胃充填剂。
胃肠超声检查
郫县西医结合医院 徐其国
概要
• 胃肠超声检查是一种无痛、无创、低耗、 高效的检查方法,随着仪器性能的不断提 高和超声医生诊断水平的提高,胃肠疾病 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它和内 镜检查取长补短,各显其能。
内镜的优势和不足
• 优势:对观察胃粘膜病变最为直观清楚, 形同肉眼,可以发现微小的胃溃疡甚至粘 膜糜烂,可以直接取活检,可即时进行一 些治疗,如止血、局部给药等; • 不足:有创、痛苦、不易操作、检查费用 相对较高、有一定危险性、有盲区(胃底、 十二指肠降部以下)、仅能观察胃腔内情 况,不能观察胃壁各层的结构。
• (六 ) 空、回肠分布与形态:空、回肠之 间无明显分界。空肠多居于左上腹和中腹 部,粘膜皱壁密集明显。液体良好充盈的 长轴呈现“阶梯状”结构或称为“琴键 征”。 回肠位于中下腹和右下腹,粘 膜皱壁稀少,内膜面相对平坦。
• (七 ) 大肠:正常情况下,难以显示出大 肠精确而易于辨认的图象,仅能根据解剖 关系和肠道内容物加以识别。1. 充液大肠 可见半月状粘膜皱襞。2. 直肠位于子宫阴 道后方(男性则位于膀胱和前列腺后方), 可在膀胱良好充盈下进行检查
• (三) 大肠灌水检查:清洁灌肠后,患者 取右侧卧位,经肛门置管,然后患者取仰 卧位,灌注温生理盐水。沿直肠至盲肠逆 行顺序做超声检查。 • (四) 直肠水囊检查法,从肛门放入连接 胶管的胶囊,经胶管向囊内注水,同时排 净气体。将水囊充盈后,持探头在小腹区 对直肠及周围结构进行检查。
正常线状中等强回声, 厚度多在3.0mm以下。一般情况下小肠 管径充盈时小于3.0cm。 • (三)大肠:大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直 肠腔内探头可将肠壁显示出和胃壁相似的5 层结构
胃肠病变基本征象 • (一) 管壁结构受损:壁正常层次结构紊乱或消失。 (二) 管壁增厚: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管壁增厚。也可是 壁局部肿块形成。当管壁厚度高于正常值时提示增厚。厚 度为正常3倍时为明显增厚。 • (三) 回声异常:病变区或增厚管壁内部发生改变,以 此可作为某些疾病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内部回声增强或 减弱;均匀与否及透声性等。 • (四) 功能紊乱:包括壁蠕动异常和管腔的基本病理变 化。1、壁蠕动异常:管壁蠕动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为蠕动 亢进,反之为浅缓(减弱),无蠕动者为蠕动消失(壁僵 硬),另外包括逆蠕动。
• (二) 食管—胃连接部短轴切面,探头置 于剑突下,与长轴切面垂直,于肝左叶与 腹主动脉间或左侧可见一靶环征象,为局 限短轴切面图象。
• (三) 胃底与高位体切面:患者仰卧位或 身体稍向左倾斜,饮水胃充盈后探头沿左 肋弓或在做上腹纵断扫查,声像图中见肝 左叶脏面下后方含液结构,形态呈椭圆状, 近头侧胃底靠后与左膈紧贴,向下前侧缓 行为高位体。胃底外后侧壁与脾相邻,胃 体后方可见胰体尾和左肾。如果这些脏器 肿大,常对胃部产生压迹
• 3、超声分型:(1)腔内型:肿物向腔 内生长,局部管腔变窄。(2)壁间型: 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管腔内粘膜稍 见隆起。(3)腔外型:肿瘤主要向浆膜 外生长,管腔受压变形不明显。
胃恶性淋巴瘤
• (三) 胃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胃粘膜下 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声像图特征: (1)肿瘤位于粘膜下,大部分瘤体表面 可见拱桥样粘膜皱襞。(2)肿瘤表现为 胃壁增厚或肿块形成;瘤体呈低回声,并 常见有肿瘤内多结节融合的特点,结节多 为无回声,内部回声均匀,透声好。(3) 管腔狭窄不明显,一般不会伴有梗阻。 (4)有时可见肝脾肿大或腹部淋巴结肿 大。
胃肠疾病
• 胃癌:胃癌在我国是常见的癌瘤之一。好发部位 半数以上见于胃幽门窦,其它部位依次为胃小弯、 贲门区、胃底及胃体。 • 1、声像图特征:(1)管壁不规则增厚或肿块 形成。(2)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欠均匀。(3) 病变区内膜面不平整,或有管腔狭窄。(4)常 见功能异常:蠕动减缓,幅度减低或蠕动消失, 胃潴留等。 • 2、胃癌常见误诊疾病:胃炎、胃溃疡、胃嗜酸 性肉芽肿等非肿瘤性胃壁增厚性疾病。另外尚须 与其它类型胃肿瘤相鉴别。
胃肠解剖
• 胃的形状和大小因人而异,并随其充盈程度而改 变(图11-1)。卧位时贲门、胃底、胃小弯和胃 体的一部分被肝左叶、胸骨、肋骨、所遮盖。站 立时贲门和胃底仍为上述组织的所遮盖。而胃小 弯和胃大弯、胃体直接贴近腹壁。正常张力的胃, 幽门切迹水平的最低部在髂嵴线以上。低张力的 胃,其最低部位则下降到髂嵴线以下。胃壁分为4 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 胃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除了贮藏的机能外, 胃可以将食物研磨成半液体状,并与胃液和唾液 混合,达到部分消化的作用。这样形的食糜再逐 渐分批小量排出至十二指和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和 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