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2:系统集成不是选择最好的产品的简单行为,而是要选择最适合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的产品和技术。
3: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供货,它体现更多的是设计、调试与开发的技术和能力。
4:系统集成包含技术、管理和商务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可靠保障。
5:性能性价比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系统集成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和实施是否成功的重要参考因素。
总而言之,系统集成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技术行为。
[1]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英文Computer Net System Integration,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系统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间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通常采用多厂家、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架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安防系统集成:英文Security System Integration. 指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安全防范管理平台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
安防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
安防系统集成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集成项目,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包含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
应用系统集成应用系统集成,英文Appli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以系统的高度为客户需求提供应用的系统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系统集成已经深入到用户具体业务和应用层面,在大多数场合,应用系统集成又称为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集成。
应用系统集成可以说是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独立的应用软件供应商将成为核心。
系统集成还包括构建各种WIN和LINUX的服务器,使各服务器间可以有效的通信,给客户提供高效的访问速度。
7实施管理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很多项目经理忽略的问题,实际上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果对物料管理实现了用MRPⅡ进行管理。
但是到了现场,由于系统集成的物料非常多,又一般无法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而工程的每一个物料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对现场物料管理一定要重视,必须达到以下几点:正确、及时、专人负责。
要作到正确、及时,现场物料管理也必须事事有记录,即发料有记录,取料有记录,换料有记录,这实际上是物料管理中的文档问题。
进度管理A.一定要建立正确的项目实施流程,工程实施流程的确立,明确了工程实施各步骤的顺序。
B.计划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程实施一定要有计划。
工程要求有工程计划,有月计划,有周工作总结和计划,工程计划要求作到SMART 化。
做工程计划可以有几种方法,如:表格、甘特图等在计划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系统集成中影响进度的因素较多,要求计划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随具体情况调整。
制定计划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因为系统集成一般需要多种学科的配合,可能各人不了解其他人的工作内容,这就要求关键人物都要参与计划的制定。
工程进度一定要整个项目组共同了解和掌握,要求作到步调一致。
质量管理监控系统的集成大部分工作是在现场完成的,因此现场作业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A、质量标准的制定行有行规,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并且是有代价的,因此必须将对质量的要求以标准形式固定下来,达到了标准就算通过,不达标准就要返工,各种系统集成层出不穷,可是质量标准却一直不明确或缺乏可操作性,这也是系统集成越做越滥的一个原因。
B、现场作业质量管理现场作业管理应有明确的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
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应以ISO9000的作业标准来进行。
根据工程实施流程,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检查,跟踪质量保证体系运作过程和分析造成不良工程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明确质检和整改责任人,使工程的质量一直处于闭环控制状态。
如果不能理解ISO900的精髓所在,至少应理解以下一点:每一道工序应有人检查,每一个工作应有人负责整改。
C、安全管理这里将安全管理也纳入到质量管理中来,要求将《安全规范》制定出来,并严格要求按安全规范实施,现场作到要求有专人负责施工安全工作。
文档管理按照ISO900的要求制定文档模板并组织实施,文档是过程的踪迹,文档管理要作到:及时、真实、符合标准。
及时指的是文档制作要及时,归档要及时。
真实指的是文档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有效的。
符合标准指的是文档的格式和填写必须规范。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是CS(客户满意度)管理的一部分,系统集成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也紧紧围绕它展开。
系统集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象一个具体的产品,比如冰箱,如果客户买了一个冰箱,他只能用冰箱说明书中的几项功能,但这些功能是大众化的,这个客户有一些具体的特别的需求就无法满足。
可是系统集成就不一样,首先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和客户达成一致的意见,最后才能设计和实施。
在客户关系管理中要注意:什么是客户的真正需求?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重要部分,哪些是客户需求中的次要部分。
与客户作好沟通,实现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的超出系统功能的需求给予合理解释。
与客户互通系统的标准,作好客户的培训。
明白客户的决策链,作好系统验收工作。
技术管理由于系统集成的创造性及多学科的参与的特点,系统集成在现场有许多非标问题要解决。
各学科一定要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结果。
因此,系统集成的技术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项目经理不但要懂得管理知识,还要通晓各学科专业知识,要注意各环节的配合,在技术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每一种学科在项目中的应用。
多学科的配合往往有超出传统技术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视技术文档的作用,要求技术文档要及时、具体、明白,特别是一些非标的工作,更要详细留档,以便今后的审查和改进。
对项目组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不一样,技术人员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技术,不愿意干涉项目中的各种协调等,对他们应创造出适合其工作的环境、应尊重并及时表彰他们的科研成果、应造就出项目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团体精神。
《系统集成资质》1总则根据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文件的精神,为了有效地组织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特制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申报程序。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根据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按照先由认证机构认证,再由工信部主管部门审批的工作程序进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各省市)工信部主管部门应明确相应部门作为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负责各省市资质认证的日常管理工作。
2系统特点系统集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有机构成、系统的效率、系统的完整性、系统的灵活性等,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最终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分特一级、一、二、三、四级。
特一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1年7月份开始启动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的认证和评审工作,旨在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做大做强,维护国家党政、军队、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安全可靠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保障。
11月6日消息,工信部近日正式公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特一级企业资质名单,由浪潮、中软、东软和太极四家企业获得。
[1]一级:具有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二级: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国家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三级:具有独立承担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大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四级:具有独立承担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3资质认证申请资质认证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2.独立或合作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两年以上(含两年)。
3.具有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能力,并完成过三个以上(合三个)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4.具有胜任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专职人员队伍和组织管理体系。
5.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开发、集成的设备环境。
申请资质认证的单位可对照《系统集成资质等级标准》确定申请的资质级别。
申请特一级资质所需要的条件1、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不少于2亿元;2、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企业资质(以下称一级资质),且取得一级资质的时间不少于3年;3、固定资产中电子设备的净值不少于1000万元,无形资产中软件的账面净值不少于1000万元;4、近三年系统集成年收入均不少于5亿元;5、研发及办公场地面积不少于5000平米;6、申报企业或其关联企业具有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7、近三年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工商、质检、审计、海关等监管部门中无不良行为记录。
三、对符合基本条件并申报特一级资质的企业,将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特一级企业资质评定指标(试行)》(见附件)进行评审和择优认定。
特一级资质从2012年开始每两年评定一次,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四、企业在获得特一级资质期间如不再满足基本条件,其特一级资质证书将予以取消。
五、一级资质企业获得特一级资质后,其拥有的一级资质仍然有效,企业须按相关规定参与一级资质的年度监督检查和到期换证等工作。
六、特一级资质申报和审批程序与一级资质基本一致。
(一)申报特一级资质的企业应向评审机构提出评审申请,评审机构根据评定条件和指标出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特一级)评审报告》(以下称《评审报告》)。
(二)通过评审机构评审的企业向地方主管部门提交以下申报材料: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申报表(特一级)》(以下称《申报表》)及相关附件;2、评审机构出具的《评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