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汽化或升华
B.汽化或凝固
C.液化或凝华
D.液化或凝固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A.太阳将积雪晒化
B.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了钢水
D.食盐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4.新冠期间,医院的医生长时间配戴护目镜时,护目镜的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
A. 汽化
B. 液化
C. 升华
D. 凝华
5.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 体温计示数降到0℃
B. 体温计示数仍为38℃
C. 体温计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
D. 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
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温度高
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大
7.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
9、小明和父母到山区游玩,发现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挂了很多装液体的塑料袋,每个塑料袋袋通过细管连到了地下,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果树施肥,防止肥分流失
B.给果树施药,防止污染环境
C.给果树浇水,防止水分蒸发
D.给果树喷水,防止树温过高
10.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1.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吸收的热量相等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C.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不相等
12.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 N固体的熔点是100℃
C. 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
D. 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二、填空题
13.炎热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5℃的冰块,冰块(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在冰块上加些盐后有水出现,说明冰加盐后熔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4.冬天寒冷的早晨往往可以看到窗户玻璃的________(选填“外侧”或“内侧”)出现冰花,这种物态变化叫_______。

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下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运动的(选填“上”或“下”)
15.(1)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填物
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热。

(2)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3)今年 3 月底,茂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成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呈现在室______ 一侧(选填“内”或“外”),原因是______ .在此期间,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______ 出现小水珠(会/不会).
17、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冰粒(填物态变化名称),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_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18、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该晶体加热min后开始熔化。

三、简答题
19、夏天,有的人喜欢喝凉的饮料,往往会在常温的饮料中加几小块温度低于0℃的冰,请分析说明加冰块使饮料变凉的原因。

四、实验题
20、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

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的影响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小明将装有该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_(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______过程.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
一、选择题
1-5、DCDBB 6-10、ABDCC 11-12、AD
二、填空题
13、不会降低
14、内侧凝华液化下
15、(1)液化放(2)凝华内侧(3)升华凝华熔化
16、外室外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水不会
17、升华凝华熔化
18、甲232 15
三、简答题
19、冰块的温度低于饮料温度,饮料放热温度降低,冰块吸热温度升高;
冰块温度升高到0℃时,饮料温度高于0℃,冰块吸热熔化成0℃的水,饮料放热温度降低;
饮料温度高于0℃,0℃的水吸热温度升高,饮料放热温度降低,所以加冰块可以使饮料变凉。

四、实验题
20、(1)质量、初温(2)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效果好(3)慢(4)温度差、冷却物体
21、受热均匀(1)B 38 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 慢(4)沸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