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基于大样本企业调查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
高盛公司马丁·布鲁克斯(Martin Brookes)和Zaki Wahhaj(2000)运用MULTIMOD模型(多地区计量经济学 模型)估算B2B电子商务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 的宏观经济影响。
他们首先在部分选定的行业部门中获得B2B电子商务节 省厂商或产业采购成本的数据,并运用投入产出值推算出其 他行业投入价格的下降水平,然后借助多地区计量经济学模 型估算B2B电子商务对经济的总体影响。
网上销售软件(数字产品)和书籍(传统产品)的案例表 明,销售软件能获得更好的收益。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和直接 做电子商务的案例表明,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具有更大优势。
二、电子商务促进流通和消费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
为分析由于电子商务导致的服务成本的节省对全球经济 的影响,可以采用全球贸易分析计划(GTAP)模型来模拟。 在GTAP模型中,重点考察运输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商业 和金融服务业的成本下降的影响。除运输业外,这些服务部 门在美国都是运用信息技术和通过电子商务再造业务流程提 高生产率增长最明显的部门。
• 1998年以来,美、英、法、德等四国 实施电子商务后,已经累计实现1635 亿美元的成本节约。
注释:1997年,美国西拉法叶的Purdue大学的全球贸易分析中心建立 GTAP模型。标准的GTAP模型是一个多地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具 有完善的竞争和固定的规模经济回报。完整的GTAP模型第五版的数据 库涉及65个地区,包括根据1997年以来建立的5种生产要素和57种商品。
为简单化,GTAP模型假定全球由发达国家、东欧、亚洲、 拉丁美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等6个经济体组成;商品服务部门 划分为初级产品/食品、制造业、贸易、空运、海运、其他运 输、通信、金融服务、保险、商业服务、娱乐服务、政府和其 他服务等13个部门;生产要素由资本、土地、非技术劳动力、 技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5类要素组成。
(1)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模型
—— CGE模型是一种阐明和解决一般均衡模型的通用方法,该均衡模型 可以根据市场对产品价格和要素进行调整,最后获得计量结果。目前国外 有企业提供专门的计算软件包。
部分经济学家借助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估电子商 务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认为电子商务可能对发展中国家 GDP的增长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结论认为,在这五个国家中,B2B电子商务使GDP增长 了5%。估计在2001-2010年期间B2B电子商务将使这些国家 的GDP在原有基础上增长10%强。
注释:1988年IMF建立MULTIMOD模型,是描述世界经济的一种宏观动态的多 国模型,设计的目的是用于分析国家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以及发达国家的财政和 货币政策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
联网上的身份识别问题有 直接帮助
Mobile 第三代Internet:
Mternet
Internet
从2003年6月到 2004年6月,全球网站 数猛增26%,总数超 过5160万个。从2003 年4月到2004年4月, 全球使用SSL协议以
保障交易安全的网站 数量猛增56.7%,达 到30万个。电子商务 占全球商务的16.3%, 其中,B2B的比例占 了电子商务的93%。
以汽车业为例,汽车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 化、标准化和速度均很重要。2003年,德国汽车经济研究所 的研究报告表明,电子商务的普及,将使汽车行业的整体运 作成本下降5-10%。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指信息化 导致的技术进步、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及技术扩散和渗透过程所带来的 工业化部门的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总体上 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或变革而导致工业 化更高的经济效率。
中间投入占总产出 的百分比(%)*
66.5 65.1 58.6 37.2 45.4 64.2 69.4 47.1 50.7 39.8 57.3 47.7 55.0 60.0 65.5 70.0 73.6
该产业占 GDP 的比重 (%)* 0.83 2.02 0.33 2.08 1.57 1.39 2.39 0.11 3.04 4.17 2.07 1.73 2.22 1.69 0.70 0.55 1.80
GTAP模型研究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如果生产率提高仅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中,发展中国 家出现技术滞后,那么,发展中国家很可能由于它们的贸易条 件的恶化而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害,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宏观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开,因此,电子商务有可能成为 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又一因素。
第二,电子商务通过削减成本、提高效率,以及缩短产品和 服务的移动时间和距离而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工具之一。
E′
D
济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总供
给水平。在产业水平上,当需求
X 图:在产业水平上电子商务改变供给曲线
不变时由于增加供给而导致产量的提高和均衡价格的下降。
在右图中,供给曲线的变动导致产量的提高和商品X的均衡价格的下 降。该图仅涉及一种局部均衡集。
电子商务: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渠道。
研究电子商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两种量化方法:
(1)信息技术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2)电子商务促进了商业流通和进出口贸易,从而推动了 经济增长。
在现阶段,销售数字产品的在线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 为有限,因为不需要拓展物理的销售渠道,其产品的分销成本 接近于零。相对而言,销售传统产品的在线企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更大,因为需要大量地投资进行销售和物流配送,对经济 增长的拉动效应更大。
信息化将在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基 础上获得对经济增长的更高贡献。国际电 联统计显示,一个国家对通信建设的投资 每增加1%,人均国民经济收入可提高3%。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 地区促进经济增长的创新工具和动力引擎。
研究结论:
发展中国家合理地准备电子商务的发展条件,可以提高 它们追赶领先国家的潜力,特别是适当的经济和法律制度赋 予发展中国家赶上领先国家的潜力。通过提高服务生产率, 电子商务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社会福利提供可能性。
结论:与传统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可以使依赖分销工具或 渠道部门的每单业务的交易成本下降50%至90%。
2002年11月,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Inc) 研究报告()表明,1995-2010年期 间,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使美国生产率从年均增长1.2%提高 到年均增长达到2.1%,即该期间电子商务使美国生产率预期 增长达到48%(参见图1)。
资料来源:
2002年,澳大利亚政府一份评估电子商务对澳大 利亚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认为:
• 到2007年,电子商务将 使澳大利亚的GDP提高 2.7%,并同时促进澳大 利亚的进出口贸易,改 善贸易条件,提高澳大 利亚劳动者的实际工资 水平。
小结: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996
2000 2001
1 .7% * 1.3%
2010 年代
2001-2010年
英、法、德三国 生产率增长1.5%, 即在1996-2000年 1.3%之上增加 0.4%的加速增长。
实施电子商务在 这0.4%的增长中 贡献了大约30%。
图 2:电子商务对欧盟宏观经济的影响
* 生产率增长率基于 1992-2001 年 OECD 的平均数
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不存在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
何才能发展得好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存在电子商务是否有作用的问题,
而是如何才能让电子商务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电子商
P
务的经济效用可以被看成是一种
S S′
技术创新,它通过节省生产成本
E
而改善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经
1.08 0.54 0.13 89%
2.22-3.32 -
0.65-1.10 71%-67%
400-700 -
200-350 50%
15.00 5.00 0.20-0.50 97%-99%
资料来源:OECD: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1999.
电子商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谢康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05年2月4日 北京
主题
一、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增长 二、电子商务促进流通和消费 三、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 四、企业、市场和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 五、总结
2000-2003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特网用户比重的变化
其他
发展中国家
5%
36%
其他
发展中国家
2%
24%
发达国家 59%
发达国家 74%
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特网用户 比重分布
2003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特网用户 比重分布
网络整体发展趋势
•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 • 3G将成为互联网发展主要
动力之一 • 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将
有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 终端技术的发展将有效解
决支付问题 • 移动定位技术的使用对互
美元
3.5 3 3
2.5
2 1.5
1.5
1
0.78
0.5
0.42
0.3
0
分支机构 电话 ATM
IVR
0.42
0.24
0.06 0.12
POS 因特网
不同渠道处理每笔银行业务的单位成本的比较
注释:不同颜色的数据代表两项调查的不同结果
资料来源:谢康、肖静华等《电子商务经济学》,2003年。
以钢铁业为例,由于使用计算机控制钢铁生产过程,从 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全球钢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下降 了近90%。特别是1983年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新的冶炼 技术和管理技术后,钢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纺织、汽车和建 筑业相比提高最为迅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