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期末试题与答案A

网络传播期末试题与答案A

绝密★启用前
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级 专业( )《网络传播》试卷A
一、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目前网络广告中最常见的形式有:( )。

A 、弹出式窗口
B 、文字链接
C 、电子邮件
D 、网上购物
E 、专栏赞助
2、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要点是( )。

A 、文章宜短
B 、段落宜短
C 、句子宜短
D 、文字朴实直白
E 、具有“可扫描性”
3、网络中三个层面的“把关人”有( )。

A 、政府把关
B 、网站把关
C 、网民自我把关
D 、意见领袖把关
E 、学生把关
4、网络新闻专题的类型有( )。

A 、采访型专题与编辑型专题
B 、网民专题
C 、全面集纳型专题与结构化解读型专题
D 、动态型专题与静态型专题
E 、事件性专题与非事件性专题 5、网络传播的特性有( )。

A 、传播更新速度慢
B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C 、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D 、检索便捷
E 、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网络中的组织传播方式的是内联网、 。

2、超文本结构的网络新闻写作建立在 核心技术思想之上。

3、电脑游戏是网络传播中的 形式。

4、 是互联网的雏形,1969诞生于美国。

5、所谓4P ’S 策略,即产品、价格、渠道和 。

6、网络社区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圈”式结构和 。

7、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传统媒体网站、 、网民。

8、网络舆论的主要作用:意愿声张、 、行为导向、社会监督、情绪宣泄。

9、组织子域名:com 是商业机构 , 是教育机构。

10、网络受众的总特征有:个体性、 、虚拟性、自主性、参与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
2、搜索引擎:
3、微博:
4、大众传播:
5、匿名心理: 四、 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哪几部分? 2、网站传播特点是什么?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什么? 4、记者微博的功能有哪些?
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CDE
5、BCDE
二、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互联网
2、www
3、大众文化
4、阿帕网
5、促销
6、“链”式结构
7、商业新闻网站
8、意见整合
9、edu 10、社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网络公关:网络共关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借助互联网等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实现公关目标、影响公众的行为。

2、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3、微博:是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网络进行信息传博的方式,也是比博客更轻便的一种信息发布形式,个体可以利用它向公共空间发布信息,并获得自己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

4、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住的是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力。

四、简答题(第1、4题5分,第2、3题8分,第5题4
分,共30分)
1、通常网络新闻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 层次一:标题 层次二:内容提要 层次三:新闻正文
横线以内不许答题
层次四:关键词或背景链接 层次五:相关文章的延伸性阅读 2、网站传播特点:
技术上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3、网络论坛的功能是:1)它是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2)它是维持网民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3)它是维系网民与网站间关系的重要方式4)它是网站了解自己的网民构成,确立自己的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5)它是形成网站品牌的一种重要方式6)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传播渠道7)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反馈渠道8)它是网民评论的一个形成空间。

4、记者微博的功能是:记者利用微博,不仅可以吸收公民新闻,还可以将公民新闻的水准提升。

主要体现在:1)新闻的直播平台2)新闻线索的集结地3)新闻的延展空间4)新闻真伪的检验员5)信息流向与流量的调节阀。

5、中国网络媒体的构成有三大要素:
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传统媒体网站是信息基础生产力量的第一极(网络媒体核心力量)
有新闻业务资质的商业新闻网站:商业新闻网站是信息聚合扩张力量的第二极 网民:网民被视作实现信息增值转化力量的第三极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网络受众调查的意义及局限:
意义:1)受众调查是网站了解网民的一个基本渠道。

2)在网站做出重大的战略决策前后,受众调查的意义更加突出。

受众调查可以为网站的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3)受众调查可以为受众提供一个表达自己要求的渠道,使受众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4)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调查可以迅速了解受众对该事件的主要意见与态度,有时,这些意见与态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情民意,便于新闻传播机构更好的了解舆论的走向,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策略。

5)受众调查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或者为媒体的新闻报道提供资源。

6)受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烘托气氛,使受众更关注新闻报道。

局限:1)由于网络自身因素的影响,网络调查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科学、有效的程度,很多调查在程序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2)网民参与受众调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或干扰。

2、试比较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区别与联系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

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

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
点。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

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