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

平昌中学高2010级综合实践课题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课题组长:林聪课题组成员:代青松李文韬吴奇文平指导教师:张建平四川省平昌中学高二(22)班“白色污染的研究调查”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平昌中学高2010级22班《白色污染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目录一、课题设计 (3)开题报告 (4)二、研究过程 (5)1、活动记录 (6)2、访问记录 (11)三、研究成果 (13)1、调查报告 (14)2、学习心得 (20)第一部分:课题设计平昌中学学生课题开题报告第二部分:研究过程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学生课题研究活动周记录表平昌中学学生访问表平昌中学学生访问表第三部分:研究成果白色污染调查研究四川省平昌中学高2010级22班课题组成员:林聪,代青松,吴奇,李文韬,文平指导教师:张建平一.研究的背景“白色污染”在我们国家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仅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

如此惊人数量的塑料袋在废弃之后,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其对环境的污染一点也不为过。

二.研究的目的减少白色污染,共创美好家园。

让同学们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让同学们不再乱扔垃圾,乱制造白色污染。

三.研究的对象学校的同学及社会上对着白色污染的看法。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让同学们杜绝白色污染。

研究价值:可以使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白色污染,认识其危害,并加以防治。

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有助于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有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

五.研究过程见记录表和访问表。

六.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研究路线见记录表和访问表研究方法综合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个案访谈法。

各个调查方向采用分工与合作的科学实验方法。

七.研究结果白色污染的来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食品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白色污染的危害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塑料包装物)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所以“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1995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任意丢弃。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产生量约为19万吨。

丢弃在环境中的废旧包装塑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因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如: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等等。

我国每年用于白色污染的治理经费大约1850万左右。

“限塑令”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

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

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水标准仅占14%。

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就连地下水也难逃此劫。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使人畜死亡。

最危险的是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假白色污染对策总结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白色污染”现状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防治“白色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使市容、景观有明显改善。

这主要是靠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依法强化管理,促使企业和个入对自己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妥善收集、处理。

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长期的、深层次的危害。

这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对废旧塑料包装物实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

现就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

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

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

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

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 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心得体会平昌中学高2010级22班林聪这次调查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我现在知道了,每天只靠在书本上学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同学们在活动中通过主动的探索获得了不少知识,详细地了解了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了解了国家及政府对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

其实,活动并非那么顺利。

在中途,我们经历了种种挫折,曾有一度放弃的想法,但就是同学们的不懈精神和大家的团结努力,才使我们战胜了重重挫折,最终走向成功。

平昌中学高2010级22班代青松终于完成了,像是完成了任务似的!但不能说我什么都没学到.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平昌中学高2010级22班吴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真正明白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的差距。

校园毕竟是太小了,我们在学校学的是理论知识,我们必须要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才会发现它的价值。

我们总以为在学校上课枯燥无味,总向往那些自语自在享受生活的人,总有着别人不知到的理想,总想着有一个辉煌的未来。

但我现在开始明白,所有的想象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过,才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会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目标。

在实践后才会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多么有用,自己是多么的需要进一步充实,其实实践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