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泰国的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对比

在泰国的英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对比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作为第二语言的泰国汉语与英语教学之比较——以清迈蒙福学校为例》学生姓名鲁文洁学号 2008053134 专业名称对外汉语专业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4月20日申请学位级别学士论文评审等级指导教师姓名张婧职称讲师工作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学位授予单位玉溪师范学院作者声明本论文是自己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的。

论文的完成经过了选题、查阅积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拟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形成定稿等环节。

论文所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均已标明出处。

我遵守学术法规和学术道德,对本论文负责。

签名:鲁文洁作为第二语言的泰国汉语与英语教学之比较——以清迈蒙福学校为例鲁文洁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对外汉语班,学号:2008053134[内容摘要]对于绝大多数泰国学生来说,汉语、英语学习都属于第二语言学习,具有相似的第二语言习得特性。

但是因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性造成了教学上的差异。

通过泰国汉语与英语教学在管理层面和教学层面等方面的比较,旨在取长补短,进行对泰汉语教学反思,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第二语言教学;清迈蒙福学校;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绪论英语的国际化程度高,社会使用价值很高,因此英语教学在泰国得到了重视。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引起了泰国政府和学者的极大关注,泰国汉语教学因此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1]根据“1995年泰国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并鼓励小学生及初中生选修第二外语,高中生则可自由选择外语’”①再者,“泰国教育部长说:‘如果泰国目前的社会及经济状况需要在对华贸易中使用华语,就应该在小学阶段同时教授汉语及英语。

’”②可以看出目前政府很重视汉语和英语教学的发展。

对于绝大多数泰国学生来说,汉语、英语学习都属于第二语言学习,具有相似的第二语言习得特性。

但是因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性,学校或教师会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

泰国研究汉语教学或是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成果,例如:陈记运《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周中天《泰国的英语教育》,但是这些论文几乎都是将第二语言教学与自己的母语进行对比,本文将同样具有第二语言教学性质的泰国汉语和英语教学进行比较,旨在取长补短,进行对泰汉语教学反思,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更好的发展。

一、泰国汉语、英语教学现状(一)泰国汉语、英语的教学现状在上文中提到:泰国教育部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英语教学,在泰国英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所以英语教学成就很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化教育。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泰国教育部1996年“只以一纸命令,宣布全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英语教学,却未见师资或教学计划的全面配合,英语教学实施的方法全靠学校本身决定。

各地资源条件大不相同,缺少国家的全力支援。

”③因此,全国的英语教学有差距,效果差异明显。

根据2011年中国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统计,泰国现有12所孔子学院,2003年泰国全国有中文学校113所,还有多所商业学校和语言中心,都将汉语列入了必修课。

虽然如此,但不足仍然存在,如: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系统、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

(二)蒙福学校概况蒙福学校在泰国清迈府境内普通中小学中位居前五,是泰北最著名的私立学校之一。

[2]校建立于1932年,由小学部和中学部组成。

在英语教学方面,蒙福学校大量聘用外籍教师进行教学,开设多门英语课程,有的课程甚至采用全英文教学。

一套完善的教学体制再加上较好的客观条件,使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学校。

蒙福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已有15年[2],与我国国内多所大学及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文教育水平发展迅速,近年还与云南玉溪师范学院合作共同申请设立了“孔子学堂”,以进一步提高中文教学水平。

因此,在汉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上,清迈蒙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蒙福学校汉语、英语教学之比较(一)管理层面1、课程设置及管理学校开设的英语课和汉语课的时间都为每周每班两个课时,共100分钟。

但在课程安排上差别很大,英语课除了正式的英文课,还有英文数学课、英文科学课等,一周至少有四门英语课程,而汉语课只有一门《中文》。

以小学二年级为例,英语教学的组织模式是“5-10-5-25”,即5分钟管理课堂纪律,10分钟复习,5分钟讲解新课,25分钟练习。

泰国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学生不会规矩的坐着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英语国家的学生与泰国学生相似,上课比较随性,英语老师已经习惯,并认为课讲得好学生就会认真听,并不刻意地去管学生。

英语教学注重实践练习,认为新知识需要不断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故用简单的话语概括或是用公式表达等方法在短时间内把新知识展示出来,然后利用大量的时间来练习巩固。

汉语教学的组织模式是“10-10-10-15”,泰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贯的听课模式截然相反,中国教师遇到课堂比较混乱的情况会有些无所适从,只能用强硬的方法去控制教学过程,容易引起学生反感,难以掌控。

汉语教师尤其是中国籍的汉语教师,注重新课讲解,认为详细的讲解能让学生理解并牢记,这才能达到目的。

英语教学在课堂设置上更符合实际,充分利用时间差,极大范围的拉开了学生与英语的接触面,让学生学会应用英语,值得借鉴。

中国教师应该学会转变观念,不要套用在国内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

2、师资力量英语在师资方面与汉语一样,每个年级由一位外教和一位当地老师搭档教学。

英语除了泰国实习生,泰籍和外籍老师皆为正式的英语教师,并且泰籍英语老师都是从正式的科班出身,师资力量稳固而强大。

问题在于:外籍英语教师没有标准化。

学校的英语外教来自多个国家,因为纯正英语国家(如美、英、加拿大)的教师薪水过高,所以所占比例较小,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视英语为第二外语的教师较多,有的老师自学成才,他们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讲解,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

蒙福学校小学部有6为泰籍正式教师,没有中籍正式教师。

因为缺乏正式的中籍教师,蒙福学校与玉溪师范学院合作,每个学期派送6~12名实习教师到学校。

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流动性大,中国实习老师每个学期换一批,这类老师大部分是第一次到泰国,对泰国的文化、生活等方面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并且多数没有泰语基础,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不能用泰语向学生讲解。

二是教学经验薄弱,大部分泰籍正式教师在泰文学校学习4~5年汉语后,任汉语教师,他们自身汉语基础薄弱,汉语教学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其他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

在这一方面,蒙福学校正极力改善,近两年大量地引进中籍正式教师,如中学部有3名新进教师则是从玉溪师范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召入。

校方让无教师资格证的英语教师补考证书,并提高招新要求,要求必须带有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方可录取。

3、教材英语教材是由泰国人自编的一套标准英语教材,按照泰国人学习英语的难易程度等因地制宜地编写,并且教材是每个年级一册,每册的内容都有递进性,不仅是统一教材计划,还把教学衔接起来。

蒙福学校所使用的中文教材是泰国易三仓教会系统学校所编的中文系列教材,并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成的。

小学1~6年级使用一至三册,初中1~3年级使用四至五册。

[5]像蒙福这样能使用统一教材并在学校内部制定一定统一教学计划的学校是在少数的,笔者在其他学校同样进行汉语教育实习的同学普遍反映,他们用的汉语教材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或是一些很常见的错误:一些多音字的用法不正确,如“爱好(h ào)”,书中标记为“hǎo”;有的教材仍保留了繁体字的写法等等。

(二)教学层面1、语言学习环境泰国虽然不是双语国家,但英语在经济上却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在泰国随时随处都可发现英语能力对职场定位的影响,如清迈府一家Queen Dairy(著名的合资冰淇淋店)的某位服务员工资略高于其他服务员,原因就是她具备了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子女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自然成为了家长的希望。

蒙福学校里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较好,一是外教多,二是英语课程安排较多,三是有的学生本身是外籍人士或混血,再或是父母是外籍人士,再加上泰国的英语使用率高,这些条件给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语境。

清迈位于泰北,是华人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也有很好的语境。

但是,经调查发现“喜欢学习汉语的约占22%,家长希望学习的约占16.4%,为完成学校课程任务的约占43.7%,对汉语没有兴趣的约占17.3%。

”④可见,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大部分是为了完成学业或是兴趣所致,而不像英语,与未来就业联系在一起,所以受重视程度较低。

通过了解,身为华人的父母基本忽略了孩子的汉语学习,他们的孩子只会简单的会话,无法流利的交流,不会书写,无法发挥他们学汉语的优势。

虽然不能改变大的语言环境,但是在学校方面已经有所努力,例如学校将原本的星期二、四两天的升旗仪式为英语解说,改为星期二为英语解说,星期四为汉语解说,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汉语;积极开展一些课外的汉语活动,如周末包饺子之类的文化课等。

2、学习起点蒙福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点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受到了启蒙教育,有的学生本身是外籍人士或混血儿,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英语。

而蒙福学校学生的汉语学习起点除了个别学生是华人、接触过汉语外,其他学生都是从一年级起步的,没有受过启蒙教育。

优势:学生的脑海中没有母语相关的根深蒂固的语法或是学习的套路等,那么就给学习外语造就了一定的空间。

劣势:一是让小学生同时接受三种语言的知识,压力很大,学生学习较吃力;二是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很高,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泰语基本上也属于起步状态,大部分会说不会写,教师在教目的语的知识点时,有一些无法借助母语为参照物来讲解。

3、课堂教学模式英语属于沉浸式双语教学。

沉浸式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第二语言教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其他课程。

[3]蒙福学校每周安排的英语教学不仅有必修的英语课,还有英语数学课、英语科学课等,一周里至少有四门英语课程,这就是沉浸式双语教学的表现。

汉语属于过渡性双语教学。

过渡性双语教学,即允许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初期,使用他们的母语,并且允许教师使用学生的母语实施教学,甚至可以使用母语讲授外语的知识点,直到学生掌握外语为止。

[3]学校每周安排一门正式的汉语必修课,正是运用了过渡性双语教学。

在中国国内,学习第二语言的模式就是过渡性双语教学,这样的固有模式被中国教师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对外汉语教学里。

英语教学模式的利在于: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第二语言,增加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必要性,拉开了学生与英语的接触面,让学生学会应用英语。

弊: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要求高,在沉浸式双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最好使用略微高于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的语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