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期*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献与基本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10XN I009)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0 12 20[作者简介]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三个领域;四对重大关系[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规范和方法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包括三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上要处理好四对重大关系:一是科学化与经验化的关系;二是科学化与政治化的关系;三是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四是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2826(2011)03 0020 08 科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和趋势,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那么,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呢?它包含哪些内容,并需要处理好哪些相关的重大关系呢?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科学 (Science)一词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来自国外。
英文的Science 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演化为Scientia,最后成为今天的写法。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将该词译为 科学 ,得到广泛应用。
1893年,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
严复在翻译 天演论 等著作时,也用 科学 二字。
此后, 科学 一词在中国逐渐流行。
[1](P258)科学 一词在西方指的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
当然,这是就结果方面说,而就过程方面讲,是指科学家共同体探求知识、认识世界的过程。
该词引入中国后虽然有一定变化,比如我们更加突出它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方面,但也始终保留了它的原有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高扬科学精神,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规范去揭示、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这里,关键词是 规律 ,根本要求是尊重规律和按规律办事。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指什么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规律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活动层面和过程有不同的规律。
如果要做大体的划分,则可分为三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中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其工作的规律;从微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形成发展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2011年第3期也有其规律。
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中观层面的规律,即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
但这方面的规律与另外两个层面的规律密切相连。
而从理论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揭示规律、掌握规律和运用规律。
其中, 揭示规律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 掌握规律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 运用规律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
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也包括三大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它是作为目标和结果而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涵之中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揭示规律、掌握规律和运用规律的目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这种实效性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成果。
如果没有这种实效性,也就没有真正的科学化。
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呢?如何从理论上来界定它呢?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然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的实际效果,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效果,即受教育者是否学会、掌握和接受了我们所实施的教育。
比如课堂教学有教学效果,开会做报告也有现场效果。
当然,这里还可以分为当下效果和长期效果。
通常人们所说的实效性指的只是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狭义理解。
二是工作效率,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即不但要看学生是否接受了我们的教育,还要看到底是接受了多少教育;要把这种效果与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作一下比较,看看是否相称。
这样,我们就会对实效性心中有数。
三是社会效益,即受教育者在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后究竟对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样或多大的社会效益。
教育效果、工作效率与社会效果通常是一致的,但也并不天然一致或永远一致。
文化大革命 时期,对年轻人的政治教育效果很大、效率也高,但由于教育内容和目标本身存在较大的问题,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科学化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任务。
这种研究应该是按照科学的规范而进行的,它不是零星的业余的研究,而是集中的系统的研究,即专业化的研究。
这种研究已经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分化出来,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个专门的领域了。
在从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无疑也包含着一定的探索和研究的因素,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工作,总是要总结些经验,琢磨些道理的。
但是,这些研究活动只是作为零星的现象和要素而存在着,并没有成为规模和系统。
它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业余性附属性的工作,他本人也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者。
后来,这种研究的成分不断增加,并随着实践的需要而最终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大致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出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简单套用传统的经验不能奏效了,实践的发展似乎不再那么一往无前,而是表现出某种迟滞状况。
在新时期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许多人想不明白,感到困惑。
实践中的困惑孕育着理论上的突破。
而正是在这时,理论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呈现出一种迅速发展的势头。
在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得到不断发展。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实践中分化出来之后,它具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国家科学事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一部分。
不能将这个领域和工作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在学术研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集中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学科群)的学术进展,体现为这门学科真正成为一门响当当的科学。
那么,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否成为科学?如果能够,它将是怎样的科学?简要的2011年第3期回答是:它能够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这门科学将是一门精神科学。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活动,不能成为科学的盲区。
人类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的研究范围和对象甚至已经扩大和延伸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领域。
科学工作者不但要研究自然界,也要研究人类社会。
而在人类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们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存在,古今中外,有目共睹。
面对这样广大的社会活动领域,科学不能背过身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活动和领域,完全应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为其科学化作了准备。
科学的形成必须有相应的经验材料,这些材料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社会的每一个阶级和政治集团,每一个宣传团体,都积累了一定的宣传和教育经验。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些成功的思想教育活动。
不论在政治教育方面,还是在宗教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方面,都是如此。
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中国共产党人)积累起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再次,人的思想及其改变规律需要有专门的科学去研究。
人的精神现象丰富而复杂,关于人的认识活动,有认识论在研究。
关于人的心理活动,有心理学在研究,等等。
但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形成和转变,以及关于这些观念的传播和接受,还没有哪一个专门的科学在研究。
这说明在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上,还是很初步的。
毛泽东在延安时曾提出要 研究思想科学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指示。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再到精神科学,这是人类科学发展的大步骤和大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可以成为一门高级的科学。
它是研究人的,比研究自然现象更高级一些,而且它研究的不是人的肉体的方面,而是人的精神的方面。
这样的精神科学,不能不说是最高的。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垄断精神科学,并不是关于人的精神科学的全部,但是从其性质上说,无疑是属于精神科学范畴的。
只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都是不够的。
最后,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有其特殊的优越条件。
从研究队伍的角度说,我们有三种系统:一是实际工作系统。
全国上下有若干万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他们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新鲜的丰富经验,就像临床医生的治疗实践为医学提供了经验基础一样。
二是学术研究系统。
现在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科学研究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着比较系统的学术研究。
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事这种研究,研究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三是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系统。
这个系统很庞大,不但有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而且有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这对于学术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科学化方面有两项规范十分重要,一是研究范式,二是学术规范。
前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式和主要路向,后者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遵循的共同规则和技术约定。
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大体形成了自己研究的特有范式,为众多研究者从事研究确定了大致的方式和方向,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大体合理的格局。
在学科建设科学化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增强关于研究范式的意识,自觉地去进一步探索、把握和驾驭研究范式,使学术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
同时,所有的学术活动要遵守学术规范。
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学术研究规范。
只有大家遵守学术规范,才能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规律揭示出来之后,并不能自发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手中的武器。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发生了分离,他们是两个领域中的两支队伍了。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从实际活动中分化出来,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专门化了,因而研究者2011年第3期与工作者不再是天然合一的了。
所以,研究者揭示了规律时,并不意味着工作者直接就能掌握规律,他们还有一个接受和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把握和掌握规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