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城市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对《城市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对《城市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及处理情况统计《城市综合管廊消防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组2019年12月19日
本次征求意见工作共收集67条有效意见。

其中,采纳42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19条,解释4条。

19 市交通局 3.1.2 防火间距要求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2015)第5.4.7 条的强制性条文要求不一
致,建议核实。

采纳
已修改第3.1.2条,将天燃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
与其他口部及建筑物的间距单独列设。

并补充
第3.6.11条。

20 市交通局 3.6.3 出地面逃生口间距不得大于1800m,建议在条文说明中
补充相关的依据。

采纳优化完善相关条文。

21 市交通局3.8.2
3.8.3
未规定是否所有管廊出入口附近均必须设置消防车道,
建议综合考虑消防车道设置的条件、周边环境、占地
等因素,综合确定消防车道设置要求,给出合理化的
设置建议。

采纳
3.8.2条改为:消防车道宜结合管廊进料货运车
道及市政道路进行设置。

当逃生口、人员出入
口远离货运车道及市政道路时,应设置专用消
防车道。

3.8.3条补充规定了消防车道边缘距逃生口、人
员出入口的间距不宜大于80米。

22 盐田区住建

3.1
增加排风亭与人员出入口及逃生口的方位布置要求,应
尽量避免对向或同向布置,宜采取侧向布置或反向布置
的方位。

采纳
考虑到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多与其
他功能附属设施集中设置,以方便综合管廊内
部空间的联系。

本规范专门设置了“3.5地面
出入口与风亭”章节。

一、已在第3.5.6 条“侧面开设风口的风亭”中
补充:4排风亭口部与新风亭口部、逃生口及人
员出入口口部的布置应尽量避免对向或同向方
位,宜采取侧向或反向方位。

且在第3.5.7条“顶面开设风口的风亭”中补充:
3 逃生口、人员出入口的口部应尽量避免正对
排风亭。

23 盐田区住建

3.1.2
排风亭与开敞式人员出入口及逃生口的间距为5米,在
不利风向时,排风亭的废气及烟气有可能倒灌进入出入
口或逃生口,建议增加间距。

参考文献:顾正洪,程远平,
周世宁,地铁排烟风亭与出入口合理的相对位置西南交
通大学学2005(5)。

采纳
补充3.5.9为防在不利风向时,排风口的废气及
烟气有可能倒灌进入新风口、人员出入口和逃
生口,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排风亭
与新风亭、人员出入口和逃生口的间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