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创新之道企业案例调研报告.doc

企业创新之道企业案例调研报告.doc

企业创新之道企业案例调研报告1附件五: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项目综合报告撰写参考提纲(注: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撰写“一+二+四+五”或“一+三+四+五”部分内容。

)一、企业概述(一)企业概况。

内容包括:1.企业全称/成立日期/企业性质/所属行业及在行业中的位置/主营业务和产品。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情况、规模(最近统计年度的总资产、总收入、利润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现有从业人员)/主要发展历程。

(二)企业近五年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内容包括:1.技术创新成果。

专利、科技奖励、产品标准制定、新产品开发、名牌名标等情况。

2.研发平台。

国家、省市级各类研发平台的建设情况(如工程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3.创新队伍。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人才梯队等情况。

4.产品体系。

产品结构、产品层次等情况。

二、企业组建研究开发院情况主要描述、总结与凝练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项目实施期间,企业在组建研究开发院(简称“研发院”)方面的主要措施、经验、成效及特色做法,重点阐述具有企业特色的做法。

对企业研发院建设情况的客观描述,包括研发院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职能分工、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流程等内容。

(一)总体思路。

阐述企业组建研发院的思路、原则、目标、架构、机制与功能。

(二)发展目标。

阐述企业研发院的发展目标。

从建设规模、研发能力、研发水平、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研发院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三)建设内容。

阐述企业组建研发院的具体建设内容与成效。

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能力建设。

战略规划、资源统筹与整合、技术创新等能力建设。

2.机制建设。

组织架构及各组成部分职能、制度规范等,阐述基本的管理制度。

3.平台建设。

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科研管理平台、信息平台等。

4.队伍建设。

晋升计划、培养计划、引进计划以及人才队伍的结构、规模、水平。

5.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6.组织建设。

(1)科研管理组织。

包括科研管理、信息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2)三大业务中心建设。

创新中心(搜集市场信息、概念设计、提出技术需求、商标管理、品牌管理)、技术中心(项目预研、技术组合、产品测试等)、产品中心(产品设计、工程设计、产品小试、产品中试)建设。

(3)公共服务平台。

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中心等。

(4)管理文件。

管理制度规范文件。

(四)保障措施。

阐述企业研发院建设的保障措施。

建议从组织领导、思想认识、管理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

三.企业创新路线图制定实施情况主要描述、总结与凝练创新型企业“院线提升计划”项目实施期间,企业在制定实施创新路线图方面的主要措施、经验、成效及特色做法,重点阐述具有企业特色的做法。

(一)思想路线。

简要阐述企业思想路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念体系与目标体系。

1.理念体系。

阐述企业的创新愿景、使命、价值观和文化。

2.目标体系。

明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包括市场拓展、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组织建设等目标,建议分近期、中期和长期或3年、5年和10年阐述企业目标。

3.发展战略。

阐述企业的技术创新基本战略,如技术领先战略、技术追随战略、技术模仿战略及技术购买战略等。

(二)技术路线。

阐述企业技术路线制定情况,包括企业的技术分类(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通用技术、一般技术等)、技术核心能力(与标杆企业的差距情况等)、技术获取方式(自主研发、合作研发、购买等方式)、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方向及未来技术研发方向等方面。

(三)产品路线。

阐述企业产品路线制定情况,包括产品品种规划及产品发展战略等方面。

1.产品品种。

描述产品品种规划的具体目标,包括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品种、增长产品品种、有待继续加大投入的潜力产品品种等目标。

(4)增强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设立科研机构,用以研发新的废旧电池处理技术,促进废旧干电池再生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以及研发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电池,使企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投资与财务1、投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政府资金扶持,电池生产厂家的投资及其他风险投资。

2、成本预算(1)企业基础设备建设资金:650万元(2)宣传及组织管理资金:30万元(3)企业流动资金:45万元(4)设备维修及维护资金:20万元(5)研究开发资金:15万元3、盈亏分析(1)经营目标:企业初期年处理3650万只废旧电池。

(即每天处理10万只)说明:国内电池年消费量为80亿只,计划处理量不到0.5%,随着企业发展,每年处理量会增加。

(2)营业额目标:年营业额730万元。

说明:1)保证每天处理10万只,可得到2万元的收益。

2)全年收入:2万元X365天=730万元3)随着企业发展,每年处理量会增加,年营业额也逐年增加。

(3)收益预算:利润=年营业额-成本费用=730-(45+30+20+15)=620(万元)七、风险预测1、废旧电池回收率不高;2、与电池生产厂家合作是否顺利;3、管理制度不完善。

控制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合理的回收制度;与电池生产家做到互惠互利,制定合理的协议;加大管理力度,改革管理方法,对每次投资要进行经济核算。

八、风险投资退出渠道1、公开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渠道,通过IPO,投资可以得到相当好的回报。

2、出售,可以快速地将风险资本撤出企业,以实现资本增值。

九、企业管理在企业内部,将设立最高行政管理部门,由企业法人权权负责,使其同高层管理部门的人员共同努力,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的运行、市场信息汇总与处理以及对企业重大决策发挥关键作用。

企业内部所设立的市场信息调研部、组织策划部、宣传与网络部、回收部、生产部、财务部、法律部及研发部等。

十、可行性分析1、资金方面(1)国家有相关的资金扶持及税收优惠政策。

(2)创意好,易于电池生产厂家完成风险投资。

2、资源方面(1)原料丰富;(2)电池生产的基数大,而且每年增加;(3)易于废旧电池的回收。

3、竞争方面(1)创立之初,没有很多有竞争力的公司;(2)在不断的发展中,扩大回收半径,发展自己的固定客源。

4、投资潜力方面(1)市场巨大,可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2)有长久的金属需求顾客,在很长的时间里不会失去客源。

企业创业策划书(二)为落实我市实施产业转移战略,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全民创业,按照《江西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市政府决定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赣州市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称孵化基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建设方案如下:一、建设孵化基地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扩大,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迅速加快,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一批企业家主体(包括企业中层管理、营销、科技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

加上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的资金积累,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院等一批高校以及企业研发机构的一批成果急需转化为生产力等等。

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资金支持,设立创业基地的各项要素已经完全具备。

但是,小企业创业初始阶段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产业层次低、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类创业群体。

为解决小企业创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等措施,设立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广大创业者开辟一片“试验田”,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创业者走合法、优质、高效的创业道路,储备一批成长性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企业上规模,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对于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孵化基地建设地点、思路及目标建设地点:赣州市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位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厂房区内,东临工业三路,南沿金岭西路,北靠香港工业园,占地面积为20亩,现有标准厂房3栋,可容纳创业企业60家。

建设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的原则,以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培育创业主体为重点,通过解决企业创业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扶持一批创业企业快速发展,探索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新途径。

工作目标:2009年确保50家创业企业进入孵化期,2010年确保80家,孵化成功率达到50%以上。

形成一套操作性、实用性强的企业创业辅导实施方案,并在全市推广。

三、有关支持政策(一)入驻条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入驻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1、项目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非金属矿及新材料、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六大主导产业中有技术发明或专利、无污染、市场成长性好的项目;外地企业整体迁入中先期迁入的部分项目。

2、创业主体为:企业家(包括企业中层管理、营销、科技人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教师(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

(二)政策支持企业的孵化期为3年,经审查核准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1、前2年,免收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第3年减半征收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2、3年以后按市场价收取租金和物业管理费。

3、孵化期间的企业其它优惠政策参照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赣开党发[2008]7号)和《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赣开政发**]11号)执行。

4、孵化期满后,企业退出基地,政府优先安排进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但不在开发区落户的则应按标准补交厂房租金。

5、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帮助提供小额贷款和新市民贷款。

6、政府帮助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设立科技创新资金。

7、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优先给予融资担保。

8、省、市科技创新中心不定期给予技术指导。

(三)市中小企业局每年从中小企业扶持基金中单列5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工作经费。

(四)市政府每年从工业发展基金中单列60万元,用于基地创业辅导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五)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厂房租金、物业管理费的减免及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

四、成立工作机构。

成立赣州市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赣州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曹晓秋赣州市政协副主席、经贸委主任胡绍笋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成员:杨斌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胡龙华赣南师范学院副校长苏青生赣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李伟赣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刘悦明赣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黎佐绩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调研员甘宏礼赣州应用技术学院副调研员领导小组下成立基地建设管委会,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苏青生任主任。

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基地的督促落实、指导协调、宣传推介、检查验收等工作。

同时,委托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负责做好引进企业(项目)、组织筛选申报工作,并做好技术培训、创业辅导、技术攻关、企业孵化培育、发展策划、做大做强企业工作,为企业发展搞好谋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