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检报告符号的意义

体检报告符号的意义

血常规检查里面的白细胞显示为“↑”,细心的人再次到医院复诊,结果被医生检查出白血病。

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连续通过体检报告发现两位白血病病人。

由于发现及时,他们目前的治疗效果很好。

现在多数单位都会组织员工体检,血常规、尿常规等又是最常见的体检项目,当体检报告发到你的手里,你是否会关注每一项后面的小箭头?是不是这些小箭头都预示着你生病?今天康康在线就来说说怎么看体检报告。

体检白细胞“↑”
复查确诊白血病
据了解,这两位被查出患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病人,都是男性。

一位在媒体工作,三十岁出头,已经是单位的骨干;另一位是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40岁不到。

那位媒体工作人员,3月初在医院体检。

拿到体检报告后,他仔细看各种指标。

其中血常规“白细胞”一栏,有1个“↑”,白细胞数量为12×10的9次方/升,正常值在(4.0-10.0)×10的9次方/升,超出正常范围的最高值20%。

他去问体检医生。

医生问他最近有没有感冒,他说没有。

医生说,白细胞水平稍微偏高一点,可能是最近得了场小病。

不放心的话,再去感染科看看。

过了一周,他又去医院感染科复查。

验血发现,白细胞增得很快,已经到25×10的9
次方/升了。

医生为他量体温,没有发烧,也没有发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感染的情况,建议他去血液科查个究竟。

他找到浙大一院再查白细胞水平,此时已经是正常值的100倍了。

再做细胞遗传学反应、分子学反应,确定他得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另一位来自外资企业的病人,也在同一时期确诊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他也是体检发现白细胞偏高后,及时复查,最后确诊的。

据了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大量髓细胞在骨髓和外周血中过度生长。

这种慢性白血病的初期症状连发热都没有,但通过验血可发现白细胞数值增高。

幸亏他们意识高,及时复诊,目前治疗效果很好,病人可以长期生存下去。

指标都没有异常
也不等于没问题
有一些体检者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就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然,大家除了关注体检报告上的升高、降低值,还要看一些临界值。

有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

医生提醒,应连续保存体检资料,这样纵向比较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

比如你前一年体检发现自己胆固醇升高,处于临界点。

通过饮食的调整和运动,第二年体检,你就可以对比一下前一年的结果,看看是否有效。

同时这些体检报告也有利于将来医生对病情的把握。

(+)(-)(±)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

一般“(+)”表示阳性;“(-)”表示阴性;“(±)”表示“弱阳性”。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数值高于正常,↓数值低于正常
血常规报告里↑↓应该怎么看?
血液一般检验常称为血常规检查,是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的化验检查。

5项指标比较重要,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

在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同时观察血涂片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出现异常细胞(如白血病细胞)或寄生虫(如疟原虫、微丝蚴)等。

昨日,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练诗梅,她表示其实只要在血常规报告里发现了↑或↓,都应该复诊检查,由医生来确定是否有问题。

有时候医生告知一周之后来复查,千万不要当儿戏。

因为有一些数值并不能立刻表明身体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如果你没有来复查,很可能就错过了发现疾病的良机。

那么常见的各项指标的高或低可能意味着什么呢?以下做详细解读。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正常值:男性为4~5.5×1012/L 女性为3.5~5.0×1012/L
血红蛋白正常值:110~115g/L
如果数值升高,那么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患者有心肺方面的疾病,如果有慢性缺氧可以升高的非常明显。

第二种可能是常年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这个值也会偏高,这是正常的。

第三种情况是,患者最近可能因为中暑、拉肚子或者其他疾病脱水了,血液浓缩,表现为数值
升高,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升得特别高。

还有一种可能是全身性疾病,例如肿瘤等,最后考虑的才是血液疾病。

如果数值降低,情况也比较多,患者可能是贫血,而贫血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贫血、肿瘤性贫血等等;一些血液疾病影响骨髓造血功能,会表现为数值降低。

白细胞
正常值:4~10×109/L
通常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增高的因素特别多,全身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炎症都可以引起它的增高,比如感冒、阑尾炎、妇科炎症等等。

如果白细胞增高特别明显,都高出好几万了,很可能是血液疾病。

不过浙大的案例中,患者体检时的白细胞增高并不特别明显。

但他们都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前去复诊。

如果大家体检也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建议再次复诊,一定要去复诊。

白细胞轻度降低,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比如病毒性感冒。

有的人受药物影响也会表现为白细胞降低,比如服用甲状腺药物、风湿药物、降糖药。

接触毒物、射线,或者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白细胞也会降低。

还有一种人天生白细胞就比较低,但生活并不受任何影响。

血小板(PLT)
正常值:100~300×109/L
血小板升高可能有很多外加因素影响。

出血可能会使血小板增高,比如,有的女性来月经的时候血小板就会升高。

所以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最好避开月经期。

还有一种疾病叫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表现为血小板增高。

而血小板降低也是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比如肝脏不好、营养不良、感冒等都可以使血小板减少。

一些血液疾病也会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还有一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多见于女性,有些人不需要治疗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练主任表示,影响血常规正常值的因素太多了,大家不要一看到小箭头就认为自己得了血液病,其实血液病往往是最后才要考虑的疾病。

出现不正常的数值不要慌,先咨询体检医生,到相应的门诊再次检查。

有的指标没意义
记住重要的就行
体检报告中的项目和数据特别多,记者了解到,有的数据有意义,有的只是对另一项的解读,我们只要记住一些重要的指标即可。

尿检
尿蛋白、尿隐血
尿常规检查需记住2个重要指标:尿蛋白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一下;尿隐血提示意义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是尿隐血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阳性(3次以上),就要引起重视。

同时提醒,在留取尿液标本时,成年女性应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影响结果判断。

高血压
舒张压、收缩压
通常舒张压(即下压)超过90或收缩压(上压)超过140都可以成为高血压,舒张压低于60或收缩压低于90则为低血压。

不过,要诊断为高血压并不是一次检测血压高就一定是高血压。

但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内,就需要大家的警惕和进一步观察。

血清学检查
ALT、AST
血清学检查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属于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

正常时血清中很低,当肝脏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升高,ALT和AST 升高,说明肝功异常,应继续看病。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检测,反映有无黄疸,如升高应积极查找原因。

当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出正常值20~30mg/dl,要考虑治疗。

乙肝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
其中,HBsAg、HBeAg、HBcAb呈阳性大家通常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HBsAg、HBeAb、HBcAb呈阳性称为“小三阳”,为乙肝病毒携带,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急性或慢性感染后期,传染性比“大三阳”小。

“大三阳”、“小三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和活跃程度,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
HBeAb、HBcAb呈阳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HBsAb、HBeAb、HBcAb呈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后恢复期;
仅HBsAb呈阳性为注射乙肝疫苗后或过去感染乙肝后已恢复,已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医疗健康档案、健康测评数据和日常健康记录,化繁为简,抽丝剥茧,康康在线能将数据规律化显示出来。

可视化、电子化所有的体检报告、电子病历、化验单、检验单、门诊处方,运用图标、指标量化显示的形式直观、专业地展现在你的面前。

现有数据和历史数据规律性的串联,形成记录曲线,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健康状况,同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健康走势。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