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课程教学计划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方案制订的实验教学目标和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在上学期的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锻炼、提高学生的网上学习能力。
结合本学期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要实现的实验目标:
1、提高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充分利用主题资源库、百度搜索、教师博客和电子邮件等平台开展实验.
3、结合具体的实验课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整合实验的参与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二、具体实验课例:
1、第二单元《晨》
本课从从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以“晨”为情景主题,编排了二声部歌曲《清晨》、管弦乐曲《晨》的听赏以及听赏与跟唱歌曲《早晨的歌》等内容,其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并从中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
通过网络感知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利用网络的直观特点,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中
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
多方位的让学生体验早晨
的美。
通过百度等手段力求全体孩子充分地参与进来,从而更
深地去理解音乐,体验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们朝气蓬勃、乐
观向上的情感。
2、第四单元《雨中乐》
“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艺术作品
中乐于表现的形象。
本课以教材安排了歌曲《踩雨》、《大雨和小雨》和乐曲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以及音乐活动《找邻居》等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听赏,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雨中情景,激发学生对雨水声响的
兴趣和模仿欲望,体验雨中的乐趣,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热爱愉快、美好的生活。
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先让学生在网
络上欣赏不同的听雨、唱雨、说雨、戏雨、踩雨等情景作品,
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相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深厚兴趣,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3、第五单元《藏族的歌》
《藏族的歌》是本册教材中唯一以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课,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
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极富韵律感的二声部合唱曲,两段体结构,歌词简单明了,旋律活泼欢快,尤其是第五、六
小节,旋律节奏拉宽,在高音区回旋,犹如高山的呐喊,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