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心理、教师法》真题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
根据柯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惩罚与服从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答案】B
【解析】处于社会契约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
同时也认识到,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故选B。
2、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案】A
【解析】课程的文本有三种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故选A。
3、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其中,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故选A。
4、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是变通性,流畅性和()。
A、求同性
B、反应性
C、独创性
D、求异性
【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的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故选C。
5、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答案】B
【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规定以什么样的教
育内容来培养新一代,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故选B。
6、科学知识在被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训练
B、自学
C、培训
D、教育
【答案】D
【解析】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故选D。
7、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正确,教师应该终身学习
B、正确,教师应该无私奉献
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
D、错误,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
【答案】A
【解析】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是教师培训进修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理念的体现。
故选A。
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解析】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它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故选C。
9、皮亚杰认知发展观中表述错误的是()。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在儿童发展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奖惩
【答案】D
【解析】对儿童进行奖惩是行为主义斯金纳的观点。
故选D。
10、班主任的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50%
B、80%
C、100%
D、150%
【答案】A
【解析】根据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
11、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情景与教育
B、年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