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
只有当课堂教学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能适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够激发和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真正得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
课堂教育才算成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决定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所以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全面的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谈点体会和作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积极的心理因素和强大的推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注意力能集中,所学知识就容易接受。
我们应利用教学本身丰富的内容,在课前导入,讲课中启发诱导,层层设疑,课后总结,在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方面寻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使其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的:复习旧知后我提出要和同学们比赛。
同学们一听要和老师比赛,个个精神十足地等着老师出题。
我在黑板上写下98、96、199、207、806,五个数让同学们判断哪个能被3整除哪个不能被3整除。
他们看到题后有的笔算,有的心算,过了两分钟才勉强判断好。
接下来我让学生给我报出几个较大的数来,同学们争着给我报数,每报一个数,我就很快说出能不能被3整除。
等到我说停,同学们就迫不及待的问:“老师,您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
”我说:“那是因为我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你们学会这点知识,我相信,你们一定比我判断的更快。
”(板书课题,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由上可知,课伊始,趣即生,简短有趣的师生竞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除了个人钻研,还需要集体合作与协调。
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具有竞争意识的同时,更需要人们广泛地进行合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有利学生快速的牢固的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他们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和协作共事。
教学中,我注意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同桌学生合作用剪拼的方法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在同学们剪拼之前我先出示如下问题;
(1)你能用几种方法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
(2)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4)再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动手做起来。
通过操作,交流和讨论。
同学们很快完成了我出示的四个问题,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自己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展开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有计划地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早发现数学人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竞赛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小则两位同学之间竞赛,大则把一个班分成几个组或两个大组进行竞赛。
竞赛的内容多种多样:口算竞赛、速算竞赛、数学智力竞赛、测量竞赛、解题竞赛、还有综合性竞赛等活动。
竞赛不提倡淘汰制,竞赛题目不宜过偏、过难,不应只面对少数尖子学生,而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大多数学生在竞赛中都能取得好成绩,都能体验竞赛后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动力。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来解决课堂外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原来被动接受成为积极的探索活动。
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把理论学习与实际的“问题解决”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领悟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完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测量与面积计算。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测量了操场的长和宽,算出了操场的面积。
铅球投掷场地是一个近似的梯形,
学生们很快量出了上底、下底和高并算出了面积。
接着我在操场上画了一间房子的地面图形,又拿出一块长方形的地板砖,要求同学们算出铺完一间房子的地面要用多少块地板砖?同学们通过量,操作、计算和交流很快就得出了结果,就这样,小学生在自主实践和交流中不但应用了知识而且更加牢固的掌握了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发兴趣、小组合作、数学竞赛、组织数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不但体现了学生在素质教育中主体性,而且更大程度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