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全院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保障业务端网络健康、安全、有序的运行,现信息科负责全院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各科室和个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信息科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 IP地址管理
1、信息科统一分配和管理IP地址资源,负责院内IP地址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包括用户申请IP地址的审批、IP 地址与网卡地址的绑定、IP地址的监管和网络故障检查);
2、医院内部计算机采用静态IP地址,任何接入医院内网的计算机用户须填写IP地址申请表,由信息科统一分配IP地址,业务系统电脑须严格按照医院计算机终端管理规定,粘贴统一标签;
3、用户如停用IP地址应及时报信息科注销;信息科有权收回长期末使用的IP地址;
4、严禁私自修改、盗用IP地址,违者信息科有权中断其网络,并按规定处理;
5、IP地址未经信息科批准,不得挪用、转让;
6、信息科有权对IP地址进行绑定、更換、关闭等处理;
7、信息科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变更IP地址分配方案、收回己分配的IP地址等;
第二条软件系统运营维护管理
1、软件系统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执行,不得安装与业务系统无关的其他功能和服务系统;
2、系统安装完成后,须经授权方可使用;
3、软件系统的重要补丁应及时更新,其他补丁可定期更新;
4、建立软件运营维护记录,包合IP地址、软件名称、版本、安装时间、异常记录和更新记录;
5、在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情况下,及时更新应用软件并做好记录;
第三条软件更新和发布管理
1、软件更新和发布由信息科统一管理;
2、系统管理员及相关软件公司必须按照本制度执行,各系统项目负责人负责软件更新和发布及相关记录管理;
3、软件更新部分的原文件须按时间进行归档保存;
4、软件更新的同时,视具体情况发布更新日志或更新说明,更新说明需明确软件变更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第四条机房管理
1、信息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对各类设备、设施实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
定时做好服务器等设备的日志和存档工作,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2、信息管理人员须对机房内温度、湿度、电压等参数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即刻采取相应措施;
3、机房内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电源、空调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严禁随意开关,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4、机房内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要有备份,每次配置列表要备份,以便出现故障及时恢复;
5、严格执行机房人员进出登记制度。
外来人员一律要求登记,不得邀请无关人员进行参观,外单位、线路维护人员进入机房需提前与管理人员联系,批准后方可陪同进入,并做好登记;
6、保持机房整洁、卫生。
所有设备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将任何废弃物留在机房内,不存放与工作无关物品,机房内物品不允许私自带出;
7、严格加强机房安全管理,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雷措施,管理人员应经常性检查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数据资料和软件不得泄露,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拷贝,严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与工作无关软件;
9、做好电源及UPS管理
(1)机房内电源开关、插座要明确标出控制设备;
(2)不得随便更改线路和变动;
(3)熟悉UPS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4)要每日巡检,发现故障及时上报。
10、做好空调管理
(1)为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机房内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不得高于70%;
(2)要每日巡检,发现故障及时上报。
11、机房内发生意外、紧急的情况要及时上报领导,对重大事故要注意保护现场,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事态进一步扩散,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12、严禁在通电情况下拆卸、移动服务器等设备和部件;
13、定期检查机房消防设备器材;
14、机房内不得随意丢弃存储介质和有关业务保密数据资料,严禁将机房内设备、存储介质、资料、工具等私自出借或带走。
第五条网络设备运营维护管理
1、信息科负责全院网络及网络设备的运营维护管理;
2、用户申请网络资源,须经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后由信息科统一规划和实施;
3、定期进行网络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向部门主管反映;
4、建立常用设备备件库,及时替换故障设备;
5、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信息科人员及时前往现场,诊断故障,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尽快解决问题;
(六)如果判断为硬件故障,由信息科协同使用部门联系相关机构进行维修;
第六条服务器管理
1、信息科负责服务器设备的运营维护管理;
2、用户申请服务器资源,须经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后,由信息科统一规划和实施;
3、建立服务器档案、检、维修记录;
4、定期进行服务器巡检,监控服务器性能;
5、对出保的核心设备购买维护保障服务;
6、设备出现故障时,信息科及时向办公室或维护保障服务提供方报修;
第七条备份和恢复管理
1、备份软件应妥善保管;
2、对备份软件的操作应有相应记录;
3、对备份软件的介质或设备要选择安全性高的场所保存
4、制定备份计划,选择业务相对空闲时进行备份;
5、对备份的命名应严格按照既定的命名规则,以防恢复出错;
6、备份完成后及时检查备份日志是否正常;备份是否成功;
7、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第八条远程访问管理
1、远程访问必须经过信息科授权,采用加密方式进行;
2、数字证书进行身份验证
第九条终端设备维护制度
1、全院信息系统终端设备指医疗、护理、医技人员使用的
计算机,以及激光、热敏打印机、读卡器等相关设备;
2、信息科负责终端设备软硬件维护;
3、终端使用者须遵守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制度,保证网络和数据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
4、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用于公共用途的终端设备由使用部门负责;
5、当终端设备出现故障时,由科室负责人向信息科报修,信息科人员及时前往现场,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
6、如硬件故障,信息科应告知使用科室联系相关设备厂商进行维修;
7、新购置终端设备,须信息科安装业务软件、防护软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8、拟外送维修的终端设备,信息科对硬盘数据进行处理,必要时拆除硬盘,防止数据泄露;
9、终端设备在报废前,须对硬盘数据进行销毁、彻底清除;第十条介质管理
1、介质包括U盘、可移动硬盘、磁盘、光盘、打印的介质、笔记本电脑等。
2、介质的使用、维护和销毁规定
(1)院内局域网禁止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移动存储必须由分管院长批准,信息科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杀毒,方可使用;
(3)对于涉密信息,必须由分管院长签字批准后有信息科负责对相关文件进行复制;
(4)对外来人员存储介质,须进行格式化处理;
(5)第三方介质不允许直接使用与机房设备;
(6)对专用介质,需要专人负责,定点存放,定期核查;
(7)对淘汰和报废的介质,应清除介质上的数据,无法清除的应予以销毁。
3、介质的存放环境
(1)介质要存放到防磁、防火、防电、防潮、防盗的安全环境中;
(2)对脱机存放的各类介质,由专人负责进行检查、控制和保护,防止被盗、被毁、被修改以及信息的非法泄露;第十一条网络安全管理
1、信息科负责实施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和安全管理;
2、联网用户必须按照所获得的权限使用网络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禁止未经授权或超授权范围使用网络资源;
3、信息科负责网络对外连接管理,未经授权,任何其他方式联网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建立与院内网络间的互联;
4、任何联网用户未经授权,不得随意搜集、整理、公开泄露院内各科室信息系统;
5、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步计算机病毒、随意复制或使用未经安全检查的系统软件,以及盗用他人账号等;
第十二条密码与权限管理
1、系统及设备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得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
2、密码应定期修改,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泄露应立即修改;
3、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密码设置有信息科人员管理,建立密码登记簿,记录用户名、密码、修改时间等内容;
4、特殊情况需要查阅、修改密码,须经过信息科负责人授权,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记录;
5、授权人调离岗位,信息科人员须将该授权人工号停用,同时进行登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