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水的控制
(1)地下水参数的选取是否合理。
(2)进行降、排、止水的多方案分析,设计的地下水的控制方案是否合理,并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要求。
(3)进行降水设计的基坑,应估算基坑涌水量,并预测降水对临近路基的影响。
降水井与回灌井的类型、布局、深度是否经济理,降水井的结构构造及施工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与地方经验相适应。
(4)对于基坑支护的截水设计,采用的止水帷幕类型、布局、长度、厚度,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结构构造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
(5)地下水的控制设计时应进行抗渗稳定性验算、基坑底抗突涌验算。
二、基坑开挖
设计单位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单位提出基坑在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提前降水时间,堆土区范围,泵车停靠位置,施工道路出土通道及土方开挖的顺序要求等,以保证土方开挖与设计工况相适应,确保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三、基坑监测与应急预案
(1)对监测的要求、监测项目的选择应与基坑的安全等级及具体特点相适应,监测方法、监控值及预警值能满足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要求。
(2)基坑支护施工单位需具有相应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监测资质。
(3)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勘察报告及环境资料出具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含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等)
(4)基坑支护实施方式、降排水实施方式(地表水、地下水的控制处理措施)
(5)土方开挖方法、顺序。
(6)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机械配备、质量标准、进度安排等方面控制措施。
(7)对邻近建(构)筑物及道路、市政管线采取的专项保护指施
(8)质安保体系、安全生产与环保施工的具体措施
四、监测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监测内容
(2)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报警值控制。
包括:1)变化速率;2)报警值
(4)该基坑监测投入的仪器设备清单
(5)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完整、具体、可行。
五、基坑围护设计
选择若干典型支护剖面,根据支护结构型式,使计算值小于监控值。
各种工况下的计算书根据需要包括如下计算项目:
(1)基坑整体性、稳定性验算;
(2)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计算;
(3)锚、撑的承載力计算与稳定性验算;
(4)周边环境的变形验算;
(5)基底抗隆起、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6)基坑突涌稳定性验算;
(7)根据支护结构要求进行的地下水控制计算,包括基坑降水或围护墙的抗滲流稳定性验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