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录一、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二、关键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三、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 - - - - - - - - - -2四、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 - - - - - - - - - - - - 3五、供应链的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六、现代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 - - - - - - - - - - - - - - - 5七、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6八、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6九、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的比较- - - - - - - - - 7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8 十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9 十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 - - - - - - - - - - - - -11 十三、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摘要:供应链管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都是研究实践的热点,其逐渐由一种管理技术上升为新的管理模式,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使得企业迅速发展。

本文对供应链的产生到发展以及新趋势作了进一步阐述说明。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传统管理绿色供应链电子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企业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导致需求日益多样化。

顾客、竞争、变化这“3C”既是多样性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根源,又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外在压力。

全球竞争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利用要求的提高;产品研发提升到企业竞争的重要地位;全球化市场的建立和无国界竞争的加剧;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出现;全球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企业面临的压力巨大,如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的压力,平衡售前、售后服务和运作成本的压力,企业内部变革面临更多压力。

全球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具体挑战: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库存成本、缩短交货期、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和服务。

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巨变的响应越来越出缓和被动。

为了摆脱困境,企业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单项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如准时制生产、制造资源计划等)。

虽然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在经营的灵活性、快速满足顾客需求方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企业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传统管理模式——纵向一体化。

这种模式只适用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但不适用于当今的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增加企业投资负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由于“纵向一体化”的各种弊端,20世纪90年代,“横向一体化”的思想开始兴起,也称为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整合的一种战略。

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需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

企业的目标是赢得产品在成本、质量、上市速度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

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受益,于是产生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条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采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类似于价值链。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强调单一功能。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

注意了延伸,使得供应链的概念变得更大范围更为系统。

到了近期,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后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马士华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该定义是最为外界所接受的定义,它更加详细的、具体的描述了供应链。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上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而全球供应链论坛对供应链管理的描述是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到最终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

总结前人的观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可以是:使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优化,并保证供应链成员取得相应的绩效和利益,以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的结构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

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网链上的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市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

现代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现代供应链的特征:网链结构、顾客需求拉动、高度一体化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过程、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经济尸体以及供需的两个方面、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

供应链的类型:1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对于市场需求)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

2 、平衡的供应链和稳定的供应链(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

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处于倾斜状态。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

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

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

QR是美国纺织服装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

有效客户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是1992年从美国的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也是一个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成员组成的,各方面相互协调和合作。

有效客户反应是以满足顾客要求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能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方法的比较1 供应链管理以客户为中心,在供应链管理中,顾客服务目标优先于其他目标,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

降低成本,快速反应,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企业获取竞争力的优势。

2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企业整个物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3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各自为政或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

集成化管理,减少了重复设置造成的浪费以及单独运作的先天不足。

供应链管理应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重新组织和安排业务流程,实现集成化管理。

4供应链管理是对物流的一体化管理。

供应链管理把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始终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物流的各项活动,努力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低,实现供应链整体物流最优化。

5供应链的管理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跨企业的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2013-2017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市场恢复两位数的增长,总收入达到68亿美元,与2009年的61亿美元相比,增长10%。

SAP仍旧领跑全球SCM软件市场,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9.5%;Oracle 以17.9%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JDA软件公司在前五大供应商中增长最为抢眼,2010年增长了40.2%。

●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市场上,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企业服务、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全球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在2009年达到了1719亿美元,其中,企业服务外包约占42%;运营外包占23%;供应链和需求管理外包约占35%,供应链管理外包市场规模约为596.83亿美元。

●在中国,2010年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增长了34.4%,收入达到1.56亿美元。

国内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较晚,由于国外供应链管理巨头对中国内地市场的需求及生产资源的掌握和了解较本土企业存在劣势,导致国际供应链管理领先企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