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2015中考题)

凸透镜成像(2015中考题)

凸透镜成像(2015中考题)一、选择题1.(2015湖南怀化,第4题)4.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A.反光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透镜2.(2015云南昆明,第3题)3.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因为眼睛发出光照射到物体上D.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3.(2015山东烟台,第7题)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4.(2015广东揭阳,第6题)右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照相机B.放大镜C. 投影仪D. 潜望镜5.(2015辽宁沈阳,第7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3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6. (2015山东济宁,第2题)小夏用图1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7.(2015山东菏泽,第2题)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

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 cm小于20 cm8.(2015江苏南京,第4题)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9.(2015四川成都B卷,第2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0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10.(2015四川内江,第10题)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2015四川内江,第5题)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2015年山东济南,第20题)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13.(2015四川绵阳,第19题)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

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4.(2015山东滨州,第5题)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15.(2015江苏扬州,第8题)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16.(2015湖北宜昌,第8题)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17.(2015湖北武汉,第11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

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18.(2015山东临沂,第5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9.(2015湖南娄底,第6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0.(2015山东泰安,第15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 B.6cm C.7cm D.12cm21.(2015湖北荆州,第16题)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 .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2.(2015湖北黄石,第29题)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23.(2015江西,第15题)如图9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24.(2015山东莱芜,第10题) 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 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 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 .不成像 25.(2015山东莱芜,第12题)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26. (2015山东威海,第1题)对图1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 .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27. (2015山东威海,第7题)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4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28.(2015湖北鄂州,第18题)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将蜡烛沿 主光轴向左移动2f 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 .一直变小B .一直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29.(2015天津,第11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9,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30.(2015河南省,第14题)图8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厂,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31.(2015湖南株洲,第14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如图。

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 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32.(2015山东枣庄,第4题)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