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0课 黑白灰|苏少版 (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0课 黑白灰|苏少版 (1)

《黑白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发现、感受、体验视觉世界中黑白灰作品的美,了解黑白灰带给我们的层次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用点线面等手法创作出黑白灰的作品。

学情分析:学生喜欢五彩斑斓的世界,同时也喜欢用黑笔在白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事物。

他们能认识生活中黑白灰的作品,乐于用黑白灰表现事物,但对黑白灰的认识只停留在黑白灰色彩本身。

教学方式、手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媒体视听、过程展示,让学生在“观察——欣赏——发现——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美,激发创造的热情;通过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去表现美、创造美。

教师准备:教学PPT、黑色胶片、勾线笔、范画等。

学生准备:黑色勾线笔、白色纸、剪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黑白灰画面中的智慧性和趣味性,能够利用点、线、面中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的灰来进行黑白灰的创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发现画面中不同层次的黑白灰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了解黑白灰在通过合适的搭配,可以给我们带来简洁、爽朗、高雅、悦目的效果,避免沉闷、平板、软弱和含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了解生活中的黑白灰存在的关系。

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分析作品、提高欣赏水平,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不同层次的黑白灰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

初步运用黑白灰来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学生对画面形式感的把握,能用点、线、面的形式进行黑白灰画面的装饰,注意用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教学设计:一、课前小小互动1、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生答2、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颜色?同时出示相同大小的答的黑白卡纸一张。

3、试想这两张黑白卡纸是同样大小的纸箱呢?这两个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述:黑色有厚重感,白色给人轻盈感。

二、视觉大发现游戏1、(在不同背景中出示黑白方块)老师准备相同尺寸小的黑白卡纸各一张放到大卡纸内,看一看它们一样大吗?(看上去白色的方块大,实际上黑白方块一样大)为什么在不同的相对背景中黑色和白色会产生这种视觉误差呢?黑色带给你什么感觉?白色呢?学生发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不透明的、厚重的,有收缩感。

白色给人明亮、通透和轻盈感,白色有反射光线的作用,有扩张感,所以白色方块给人的感觉更大。

2、你知道黑色和白色混合,会变成什么颜色吗?(灰色)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黑白灰》。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大发现”的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了解黑白灰,发现黑白画面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学习黑白灰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欣赏发现1、这些美术作品运用了黑白灰的表现形式,你找到黑白灰了吗?图1:齐白石《虾》——深浅不同的灰色让这些虾子灵动起来,大片的空白让人想象水的清澈以及虾在水中的自在。

图2:村庄——不同深浅的灰色表现了远近不同的景物。

图3:素描中的黑白灰,手的写生让手部的肌肉感和骨骼感鲜活起来;芭蕾舞演员的黑色上衣与白色纱裙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了舞种的灵动;素描景物的黑色罐子与白色衬布形成反差,黑色罐子的黑与透明玻璃杯的对比使画面更加和谐与稳重。

图4: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中国画,画面深浅不一的蟹与荷花展现了画面的灵动,画面的大片的空白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面,立即让画面鲜活起来。

图5:摄影师镜头下的黑白灰,给人另一种感觉。

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清澈的眼睛带给人们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山区儿童的渴望!图6:画家毕加索笔下的格尔尼卡,描述的是人们在反对法西斯侵略时表现的愤怒的表情,画面中大片的黑白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试想如果把画面换成彩色的?能不能体现如此强大的愤怒之情?2、讨论:你发现灰色的特别之处了吗?学生发现:灰色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浅灰色彩明亮些,深灰色彩暗一些。

黑和白给人的感觉很强烈,将灰色融入画面中缓和了黑与白的单调,各种不同的灰色让黑白画面更丰富、细腻。

3、教师小结:黑白灰的合理搭配使画面变得刚柔相间、层次丰富。

浅灰让人感觉高贵优雅,深灰让人感觉朴素沉郁。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画面中的黑白灰,让学生观察感受到灰色的不同层次以及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到灰色在黑白画面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观察探究1、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你有没有留意过我们身边的黑白灰呢?学生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黑白灰。

大自然的黑、白、灰为我们提供了黑白灰之美的绝好范例。

生活中的黑、白、灰的运用,使这些生活用品显得高雅、别致。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室内设计,给我们高贵、时尚的感觉。

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大片的白与灰色的线条衬托了建筑的古朴与高雅。

2、讨论:生活中黑白灰设计给人的感觉。

学生发现:五彩斑斓的世界中,黑白灰的设计给人以简洁、明快、自然的美感。

黑白灰给五彩的世界带来了层次感、节奏感。

3、彩色世界中有黑白灰吗?请你试着找一找色彩中的黑白灰。

出示画家塞尚的静物,画面彩色的静物运用反转色呈现出画面不一样的黑白灰。

学生发现:在画面中除了黑白两色,其他颜色都能变成深浅不同的灰色。

不同的色彩表现为不同的灰度,纯度高的颜色变为浅灰,纯度低的颜色变为深灰。

4、实验:通过黑色胶片看看室内室外,说说眼前的景象有何变化。

学生发现:看到的事物变灰暗了,物体的层次感更明显了。

教师小结:画面中有了黑白灰,才能够避免沉闷、平板和含糊。

黑白灰给我们的世界带来节奏感、层次感、自然感。

色彩缤纷的世界中,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

设计意图:生活中到处都是黑白灰,带给我们无数的视觉享受。

鼓励学生体验黑白灰带来的不同感受,了解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

四、表现方法1、你知道怎样表现一幅画中的黑白灰吗?让我们先来欣赏优秀的黑白灰绘画作品,看看它们怎样处理画面中的黑白灰。

2、学生发现: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黑白灰,大片的黑色面是黑,空白是白色,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组成的肌理产生不同的灰。

3、教师示范:用点、线、面表现黑白灰。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量的范画让学生发现表现黑白灰的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学习、了解黑白灰的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五、作业要求1、请为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或景物进行黑白灰的纹样装饰。

2、合理利用活泼的点、洒脱的线和稳重的面进行装饰、填充。

3、注意运用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六、作品展示1、黑白灰作品展。

组织学生将作品剪下来张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再说说其他同学作品的精彩之处。

3、请同学们自由拼贴,呈现出另一番美丽的画面。

4、教师评价:欣赏、鼓励学生的闪光点并提出建议。

七、课后延伸在生活中巧妙运用黑白灰,找寻多种方式来表现黑白灰作品。

引申:虽然黑、白、灰是单调的颜色,但组合起来也能妆点我们的生活、灿烂我们的世界。

八:作业要求提示学生作业的难度梯次选择;提出对学生整体和个体辅导的相同与不同要求。

1、请为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或景物进行黑白灰的纹样装饰。

2、合理利用活泼的点、洒脱的线和稳重的面进行装饰、填充。

3、注意运用线条和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要求:能用点、线、面的装饰手法来表现一件物品的黑白灰。

在画面中,利用点、线、面的装饰画手法来表现景物。

能利用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绘画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们初步了解视觉错觉,体会作品中黑白灰的美、层次感和节奏感,并学会如何运用黑白灰三个元素来表现作品。

我从以下几个教学方法出发,贯穿课堂。

讨论比较法:首先,课堂开始时学生们对于黑白灰是没有多少概念的。

虽然我们常常说起黑白灰,但对于人的感官上有什么体会,学生们是不清楚的。

所以开始我拿出了两块制作好的等大的两个正方形让学生们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更大。

得出的结果大部分学生人物我拿的白色正方形是比黑色正方形大的,然后我将两个图像重叠。

学生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一样大。

从而得出疑问,为什么白色让你感觉会大些呢?原来这就是视觉错觉。

白色在视觉上会放大。

问题设计法:接着我让同学看了看老师的衣服,为什么穿的黑色的呢?大家笑起来了,原来黑色是为了引起视觉错觉,显得比较瘦一点,因为老师比较胖。

欣赏评述法:接下来我们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美术大师和远古的作品。

比如齐白石的《虾》、古代黑陶、树和倒影、村庄等等,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这些画面中都是黑白灰的元素进行塑造的。

你们能体会灰色的特别之处吗?灰色其实是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深灰色和浅灰色等等。

灰色缓解了画面中黑色与白色的单调,并且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韵律感。

讨论法:在欣赏了作品之后,引发了同学们的联想。

你们在生活中有留意过黑白灰吗?建筑、广告、服饰、风景、动物等等无时不刻我们的生活中都充满了黑白灰的元素。

这些是我们平时所不曾留意的。

教师示范法:如何运用黑白灰来表现一处风景,我们出示了一幅彩色图片,将之转换成了黑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我们发现原来彩色照片中的黑白灰是这样的。

接着提问了学生如果用画笔来描绘呢?点线面。

学生们非常快速的回答了出来。

我们绘画基本都是点线面来构成,是描绘画面的必须用到的方面,在黑板上以线条来构图,接着用面和点来装饰画面,慢慢的一幅黑白灰画面呈现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实践了。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物品或者风景,运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线条和点的运用,注意画面物体的大小、形状,丰富画面。

在学生作业展示的时候我们运用剪贴和拼贴再构的方法发现黑白灰的美妙之处,能装扮我们的生活。

除了上述的一些绘画技法的学习之外,学生的点子想法和创意尤其显得重要。

通过黑白灰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绘画技法这一块有了显著的提高。

也期待每一节课学生们有新的收获,老师有新的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