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危机评估概述

心理危机评估概述


评估的目的:确定干预对象
第一级 直接卷入大规模灾难;丧亲;财产损失幸存者。
第二级 与一级受灾者有密切的个人和家庭的联系,可能遭受严重 的悲哀和内疚反应。
第三级 从事救援或搜寻工作者,但也是社区成员,帮助进行重建 或康复工作的成员和志愿者。
第四级 受影响区域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他 们可能隶属某些组织,这些组织对灾难的可能原因负有一 定责任。
• 静态时,启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 动态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危机与应激的关系 • 危机可以理解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 判定应激反应是否达到危机的程度,有两
条评估标准 (1)存在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2)出现严重不适感,引起急性情绪紊乱、
认知改变、躯体不适和行为改变。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过程
•静态:个体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处理所面临困 境时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是一种过渡状态,短者 持续24~36小时,最长不超过4~6周。 •危机可以是由重大突发事件引起,也可以由长期 的心理压力所致。 •在危机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情绪、 认知、行为反应。 •危机反应长时间不能缓解,可引发心理疾患或过 激行为。
灾害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行为
惊慌 失措 逃离
个别甚至会出现没有任何行为反应
灾害事件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 • 情绪休克即心因性木僵状态(不言不语、双目视而无 睹,对人漠不关心、呆若木鸡)和心因性朦胧状态(茫
然,对灾周害围环后境人不的够清心晰理的反感应知不过知程自:己所情处绪的环境)。
• 心理防卫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超限抑制。“情绪休 克而”在可一以 定减 程无少 度助因 上焦 对虑个和体恐起惧保而护造作成用的。过度心身反应,因
第五级 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 心理病态的征象)
第六级 不同人群的混合:在家中等候消息的与第三级受灾者(但 处境安全)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救援或搜寻工作者 的家属)
评估的目的:确定干预对象心理健康水平
三维危机评估模型
行为
接近 回避
失去能动性
侵入
认知
威胁
丧失
愤 怒 / 敌 恐 惧 / 焦沮 丧 / 忧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突发性:
5月12日14:28分,短短的两分钟时间, 重灾区房屋倒塌,人员被埋。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不可预测性:
•尽管存在种种的 传言,地震前存 在各种前兆,但 是从科学的角度 来看,地震属于 不能预测的现象。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影响面大、损害严重
灾害事件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
其它健康问题 生理反应 (物质滥用,犯罪等)
(过度唤起和警觉)
干预的第一步便是评估
• 救灾的第一步便是评估。 • 灾难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
对灾难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
评估的目的
• 确定灾难的严重程度。 • 确定受灾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确定
自我或对他人伤害的危险性。 • 确定可能的解决方法、应对方式、支持系
心理危机评估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危机:决定性或至关重要的时间、 阶段或事件。
危机:是一种紧急状态。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普努克鲁认为:危机是指个体运用通常应 对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 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米歇尔和拉斯尼克认为: • 危机是一种情感紊乱状态;也可认为是感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灾难也是一种危机状态
灾害的类型:天灾和人祸
地震
水灾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恐怖袭击
交通事故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灾害为什么也是危机?
• 灾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是一种使个体产 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情景。 突发性 不可预测性 影响面大 损害严重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种过程
•动态:强调是一种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危机具 有心理状态的失衡、个体资源的匮乏、认知反应的滞 后性等特点,是个体发展中原有平衡被打破,而新的 平衡没有建立。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心理危机的动态与静态是相互转换的,当 危机易感个体处于静态时,危机并未显示 出来,当遭遇生活应激事件时,动态心理 危机便爆发了。
力,不能有意识主宰自己的生活。 • 危机是一种解体状态,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
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对刺激的方法受到 严重的破坏,以及相伴随的害怕、震惊、悲伤 的感觉。 • 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件事件或境 遇是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 危机若不缓解,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 的功能失调。
统和其他资源。 • 预测灾后精神卫生问题及服务需求。 • 评估本身也是干预过程。
评估的目的:确定灾难的事件严重程度
1. 什么样的灾难 2. 谁受灾(潜在受灾者分类)
分类的方法 1)受伤程度,个人、或财产损失程度 2)灾后社会混乱和社区(或村、镇)毁坏程度 3)受灾者易感性以及妇女、儿童、和老人所需特殊关注 3.影响面 4.影响程度



情感
R.A. Myer, et al (1991)
评估的工具:危机干预定式评估工具(他评用)
• 评分原则遵循从高到低的筛查原则,即: 不符合高分者,再考虑相应的低分
• 总分相加之和: 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 13-22分采用“合作性干预” 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原则”
绝望 抑郁
个别甚至会出现情绪休克
灾害事件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
灾害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负性认知
对自身的负性评价 对既往的负性评价 对前途的负性评价
灾害事件后人的心理反应过程
歪曲的信念系统
适应不良性应对策略 (自我保护性策略)
(自动负性思维) 行为再扮演问题
灾害
(闪回等)
对心身发展的影响(亲 社会行为发展障碍)
情上重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首次提出心理 危机概念,认为心理危机是当个体面临突 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 态。
什么是危机(心理危机)
• 格林兰和詹姆斯给出了危机的三个定义: • 危机是一些个人的困难和境遇,使人们无能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