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控制要点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控制要点

浅谈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根据招投标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招投标工作的控制要点进行了
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为更好地规范建筑工程市场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控制
当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完善法规、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过程监
督等措施,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各部门和
企业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规范建筑招投标市场,就应该合理确定标底、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
工作,建立起以招标模式为基础的控制系统,保证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建筑
工程服务。

本文在分析招投标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招投标工作的控制要点进行了探索,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分析。

1 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现状
1.1 工程招投标行为不单纯以经济性为主体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利益
行为,以经济性为主体是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有了很多不合理的行政
干预,导致招标投工作有了过多的行政色彩,缺少了基本的商品交易主体特征。

这种情况必
然会导致政府行为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引起经济利益反弹,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建筑经济链条
的平稳发展,使得经济主体的成本增加,引起更多的腐败行为,最终导致破坏招标投标的公平、公正性,隐形开支增加,加大了交易成本,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和工程开发。

1.2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市场客观上存在着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情况。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建设工程市场仍将会是买方市场,既表现在总量上的
供大于求,又表现在结构供求上的不平衡。

这种整体经济不平衡的情况会使得竞争激烈,招
投标工作的难度增加,过多的企业也会为了中标而不断地降低成本报价,使得招标方的选择
变得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招标单位不得不找出更为细致的核算评估方式,以此来决定中
标单位。

估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这种不平衡发展情况还好持续下去,自然也就为
中标选择和招标工作设置带来了困难。

1.3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严重
建筑工程一般分为项目规划、征地拆迁、勘测设计、土木施工、管线施工、设备安装、内外
装修、竣工验收等工程项目。

在如此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涉及到的知识和技术含量都十分高的,这种不可预见的工程问题都是招投标工作应该考虑到的。

2 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控制要点
我国的招投标工作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招投标工作还受到很多其他问题因
素的制约。

例如对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形式、计量方法、造价控制、投标方案设计、合同拟定
等工作都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控制要点,具体来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招标形式。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招标形有很多种,主要有综合式招标、最低价招标、邀请招标等。

对于招
标形式的控制一定要符合我国的《招标法》,对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一定要进行公开招标,对不适和进行公开找不到才采取邀请招标,对于招标形式的控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
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最低价招标适合技术含量不高的建筑工程,而综合性招标形式
适合较为复杂的建筑工程。

(2)造价控制。

招投标工作的造价控制必须要合理设置工程招
标项目造价控制目标;规范投标报价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合同履行是控制落实工程造价
的具体实施阶段;工程勘察设计成果的规模、标准、深度、精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决定和影响
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和成果。

除此之外,招投标工作的合同签署也一定要详细,保证付款方
式决定明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总之,招投标工作的控制要点一定要明确,否则极为
容易出现建设单位打着“只要少付款,将来就主动”的如意算盘,甚至在未办妥有关招标投标
手续的情况下,匆匆下令开工。

而施工企业一旦“中标”并开始施工后,又竭尽全力欲取得更
高的利润;于是在施工过程中时刻为造价“斤斤计较”。

直到工程竣工结算,双方为各自的利
益而从“亲家”最终变成“仇家”。

3 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控制对策
3.1 标底的合理确定
标底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一项重要决定要素,它是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
编制标底资格和能力的中介机构编制,并按规定报经审定的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是招标者
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控制。

标底的合理确定需要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双方共同
明确,首先招标单位应该将单位对标底的要求做出明确地规定,将其评标重点向招标单位明确;而投标单位必须在控制合理造价的基础上进行标底说明,以标底来作为工程建设的财务
尺度。

总之,标底确定后,接着就进入招标、开标和评标程序工作了,所以标底的合理确定
一定要考虑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工期、信誉和经济利益等多方面问题,力求通过更为准确的
标底确定核算方式来决定投标标底。

3.2 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既是对招标人进行招标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招标文件的质量对招标活动能否正常开展、能否达到
招标效益最大化的根本目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招标文件的编制要注意这样几方面:(1)
对工程造价和相关问题不应该做出过于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主要的项目款项可以做出大致
数据的估计报告。

(2)对于工程项目的造价问题要设定一定的浮动空间,以此来规避风险;对工作量和进度问题也要设立上下标准。

(3)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要尽可能地明确,保证招
标方能够以工程质量为标准考虑建筑工程和建筑工艺的先进性。

另外,对于市场价格差异较
大的设备、装饰材料的功能、型号、技术要求、外观色彩应尽量做到详尽描叙。

3.3 招标模式为基础的控制系统
为了应对政府部门对招投标工作的介入问题,对于招标工作应该建立其完善的内部控制
系统,控制系统的建立需要借助招标模式的转变。

对于招标模式的确立必须要以更好地进行
招标公开为基础,做出模式的转变。

首先,要扩大预审数量,吸引更多的公司参与招投标工作,保证评标的涉及面广阔。

其次,要保证确定的中标优先次序方法可以采取多方案随机抽
取的方式,在开标现场确定,一旦确定某方案,便不得更改。

最后,招标形式和评标结果都
应该以进度、质量和造价问题为基础,不能有特殊的评标理由。

总之,招标控制要招标投标
信息网,提高信息透明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信息网,招标方在网上定期发布招标信息,投标方在网上公布有关自己生产能力、履约情况、技术水平等。

招标方要随时将招标、
评标标准在网络上进行公布,以此来控制不合法的招标控制“黑手”,严格规范招投标市场。

4 结论
招投标制度的成功实施是我国建筑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其制度完善则是我国建筑企
业健康有序发展及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保障。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制度策略,在
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逐步形成国家与跨区域的工程交易大市场,打造高
素质建筑企业参与国际总承包竞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国
际接轨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统一的行业组织,建设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之,当前的招投标工作现状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规范建筑招投标市场,就应该合理
确定标底、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建立起以招标模式为基础的控制系统,保证建筑工程
的招投标工作能够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