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空角

时空角

时空角就是时间空间角度所形成的框架1、被框架困死还是破框而生?朋友们在聊自己坐火车买不到座号,站着乘车的经历。

小N却告诉大家,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众人不解,小N说,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

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

NLP解码:在火车上没有座位的经历绝大部分人都有,我们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某一节车厢里等待,或者在车厢连接处坐在行李上。

但是,为什么小N每次都能找到座位?这个小故事可能很多人看过,但是今天我们来解码一下小N找座位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小N每次都能找到座位,是因为他没有被某一节车厢“框住”,而是从头走到尾,把框架放大最大,这样整列火车都变成了他的资源,而大多数人都只把一节车厢作为资源,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做火车是这样,我们做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老板企业遇到问题,就窝在企业里琢磨,和下属反复开会探讨,这和守在一节车厢等待座位的人是一样的。

企业出了问题,老板要把框架放大,这样外边的资源才能涌入。

否则,守在企业里不出去,企业里的资源是无法解决企业问题的。

冯晓强老师说:“框架有多大,你所拥有的资源就有多少。

老板是企业的天花板,是员工的上限,你的框架将决企业的大小,以及追随你的人的高度。

”2、切开“时空角”,你也是第一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他因此名扬天下。

然而,与他一同登月的另一个人——奥尔德林,却名不经传。

一个记者曾问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你总是被遗忘,你感到遗忘吗?”奥尔德林微微一笑:“你们不要忘了,回到地球时,我最先出太空舱,所以我是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NLP解码:如果你的品牌市场第一,客户认可度就高;如果你在区域做到老大,客户也更容易相信你。

可问题是如果你没坐到老大,也不是第一品牌怎么办?如果说自己是第一,那是在说谎,是在欺骗客户,但是不说第一,营销效果出不来,那该怎么做宣传?其实,这时你就可以借鉴一下奥尔德林,“登月第一人”他是没机会了,如果说自己是“登月第一人”那是骗人,而“登月第二人”又价值不大。

但是奥尔德林巧妙地换了个“时空角”,从外星球回到地球,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了。

所以,营销时也可以用这招——变换“时空角”。

比如,从时间上切,你在某个阶段是第一,那就把他切出来;从空间上切,你不是大的区域第一,但把空间缩小,你一定是一个小区域的第一;从角度上切,你整体上不是第一,但某个单一产品可能是第一。

所以,只要把“时空角”切开,你总能找到一个框架,在那里你是第一。

当切到自己是第一的那个“框架”,然后定格,再开始大力宣传,人们就有感觉了。

因为人的潜意识会把问题一般化,会忽略环境,会忽略后边的框架,你只要带上“第一”的字样,他就以为你啥都是第一!有智慧就不需要骗人,打破框架,切开“时空角”,你也是第一!3、一切改变都要从“破框”开始:商战片段:一只老鼠掉进了一个半满的米缸,这个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观察一阵之后发现并无危险,接下来就一顿猛吃,吃完便睡。

醒来以后老鼠准备跳出米缸,但实在是舍不得这半缸白花花的大米,老鼠心想还是先不出去了,这里的生活挺舒服的。

就这样老鼠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米缸见底了,他想跳出去,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NLP解码:这个米缸中的老鼠像不像某些中小企业老板?感觉我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满足了;我有一批固定客户,收入有保障了;我的产品比较领先,不用创新了;我的手下很忠诚,队伍很稳定了……如果一个老板看不到企业潜在的危机,那你的企业就危险了,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不管你的企业有多大。

市场份额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被你抢走;这些客户今天是你的,明天就可能另结新欢;你的产品今天领先,可能明天就被模仿超越;你的手下今天很稳定,明天就可能另起炉灶……你觉得你的资源够用了,就像那只老鼠眼中的半缸米一样。

今天资源够用只能维持短期的相对平衡,不代表已经高枕无忧了。

就像一只壳里的小鸡,最初壳里的资源是够用的,但随着它的长大资源就不够了,就得需要“破框”,到更大的框架寻找新的资源,否则外边的人就会把它当资源,破了它的框。

一个鸡蛋,从里边破叫生命诞生,从外边破就变成了别人的食物。

就像中国,被八国联军从外边破,就变成了食物;邓小平从里边破,就孕育出强大的生命。

所以,是主动地变还是被动地边,是时候考虑一下了。

一切的改变都要从“破框”开始!4、使用自己是能力,使用别人是智慧:商战片段: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

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

”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NLP解码: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往往是看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就说不可能,于是就放弃了。

其实一件事情结果的达成,谁又规定只能用自己的能力呢?但是我们很多人都被这个信念“框住”了。

很多伟大的人物,并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但是它就能一次一次地达成目标,就是因为他是以结果为导向——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的能力不够,但是谁有这个能力他就整合谁作为资源,从而拿到成果。

而95%的普通人早已在最初的评估中缴械投降,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他觉得自己尽了全力,并没有看到身边的资源。

95%的人用自己的能力给别人打工,5%的人整合别人的能力为自己打工,这就是普通人和成功者的区别。

所以,老板之所以赚大钱,就是他具备使用能力的人。

很多老板喜欢闷着头自己摸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同样的道理,老板也不要只是使用员工的能力,企业要想做大,老板一定要把框架放大,学会用更多有能力人的能力,可能你的问题别人都经历过;对接上一个项目,危机就化解了;给你介绍一个重要人物,你就腾飞了。

使用自己叫能力,使用别人才叫智慧。

5、跳框:商战片段:在国内,一瓶280克的“老干妈”辣酱,网购价格为元人民币;在美国,亚马孙卖美元(约人民币24元)。

去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美元两旁(约人民币37元一瓶)。

“老干妈"摇身一变,在美国俨然成为“奢侈品”!NLP解码:如何确保产品的唯一性?我们可以选择产品创新,但产品创新有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还可以采用“换框”的策略。

如果你没有精力搞产品研发和创新,那么就去别的框架卖,也可以把别人好的产品拿到自动的框架卖,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产品。

可是很多老板都“调框里”了,执着于自己的产品一做就是N多年,从蓝海变成红海,最后变成死海了。

摊子越铺越大,利润却越做越薄,赚点钱都压进去了,自己还特别辛苦!跳出框架,“老干妈”也能变成奢侈品!框架一打开,财富自然来!6、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商战片段:一栋新楼投入使用后不久,物业不断接到投诉,业主们纷纷反映等待电梯时间太久,要求更换电梯,否则就要联合起来向媒体曝光。

物业部门也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更换电梯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几天以后,物业想出了一条妙计,他们在每一层楼的电梯口处都装上一面很大的穿衣镜,从此物业再没接到过关于电梯的投诉。

NLP解码:成功学说,成功一定要有方法;“NLP前提假设”说,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

任何一个问题,不管它多复杂,多困难,解决方法都不止一个。

以前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就用一种方法,好像这个方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方法,别的都不可行。

其实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就是把自己“框住”了,要么付出高额的成本,要么和业主们势同水火。

但是这个物业就很聪明,他避开了难解决的电梯问题,用几面镜子收到了奇效。

我们平时解决问题时也是一样,一时解不开,可以变换“时空角”,比如客户投诉问题,当被投诉的问题不好解决时,是否可以尝试用附加值的东西化解矛盾呢?我们无非是要客户平息怒火,要达成这个结果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死钻牛角尖。

7、灵活转化时空角,绊脚石变为踏脚石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一路走来或多或少都面临企业生死线。

有些企业运气不佳,没能熬到最后一刻,最终以关门倒闭结束;有些企业的命运却迥然不同,他们迎难而上,巧妙地通过这次危机将公司发展的更上一层楼。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是一样面临企业生死线,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呢?当企业老板面临危机时,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呢?既然问题爆发了就不能继续坐以待毙,再抱怨事情的发生也是无补于事,如何正面破解难题才是重中之重。

冯晓强培训NLP课程认为,往往决定一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背后所隐藏的框架。

打个比方,一个人误入歧途,做了一些不见光的事情。

假如这件事情背后的框架不大,仅有有限的几个人知晓,那么这件事情总体来说对他影响不会很大;一旦事情背后的框架足够大,已经搞到众所周知的地步,那么可想而知这事情会对他造成很大影响。

所以,解决危机的关键点在于改变事情背后的框架,也就是反复强调的时空角。

也许这件事恰恰在这个时间段是坏事,但说不定在另一个时间段反而可能演变成好事。

也许这件事刚好在这个时间段是好事,但说不定在另一个时间段却变成了坏事。

企业要做强做大,无可避免总会遇到危机,但有智慧的老板灵活地转换时空角,化被动为主动,将危机巧妙地转变成商机。

如果你拥有强烈的企图心,但是苦于寻找成功的方法,那么,课程是你最佳的选择。

8、老板不破框成长,企业难以做大从事化妆品行业多年,一直以来都是平稳发展,但总归还是遇到了发展瓶颈。

令人郁闷不已的是偌大的企业,却无人可用。

旗下员工能力平庸,一天到晚没做什么正事,导致所有客户一遇到问题,首选都是直接电话联系本人。

内心一直烦躁不已,感觉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员工该做的事。

每天都亲临一线市场向客户推销产品,而员工却得供养着,在外面溜达一圈回到公司一直抱怨:老板,公司产品没行情,优势不大,价格不够优惠,已经很拼搏了,但客户实在太棘手……导致每天都得靠自己签单,所赚取的钱都用于发工资给员工,最后都分不清到底谁才是老板,谁才是员工了。

感觉非常忧愁,也有点迷惑,自身能力不差,也愿意下苦功,但就是想不明白企业还是老样子,无法做强做大。

后来,通过学习冯晓强深圳企业培训课程得出一个结论:个人能力虽然出众,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能做强做大,唯有拥有智慧的老板,才能在关键时刻将危机转化为商机。

回到自家公司后,从刚开始的员工框架走出来,不再亲力亲为做员工该做的事情。

之后嫁接了一个项目,直接将别人的资源整合到公司里去,并且将该项目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不再为此担忧。

最后成绩也令人称心满意,业绩整整翻了一番。

终于明白老板是该怎么做才是真正的老板,唯有自我破框成长,企业才能大展拳脚。

9、懂得“时空角”原理,让“理解”落地!商战片段:老孙和局长下棋,一口气连赢了五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