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直接原因1: 直接原因 :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西 方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方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对近代科技的无知与轻蔑, 对近代科技的无知与轻蔑,使中国社会生 产力发展停滞。 产力发展停滞。
年代
科技发 明 件) ( 45
1—400 年
世界其 他国家 件 % 件 % 28 62 17 38 32 38 19 71 57 4 13 29 29 43 453 96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思考: 思考: 为什么中国 封建社会的 历史盘旋那 样长? 样长?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 例1: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 公斤, : 年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为200公斤,而 公斤 美国人均近1000公斤 美国人均近 公斤 • 例2:1825年,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 年 英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公里, 到1840年,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 年 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9000公里,而中 公里 国还不知铁路为何物。 国还不知铁路为何物。 • 例3:到1840年,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曾有 : 年 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四大发明的中国还没有任何近代机器生产。 四大发明的中国还没有任何近代机器生产。 • 例4:在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的长枪大炮被视为 :在鸦片战争中, 妖术,军舰被视为怪物, 妖术,军舰被视为怪物,广州守将杨芳对付英国 人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 人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
近代 中国 社会 主要 矛盾 的具 体表 现
1.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 一般来说, 一般来说 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 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 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 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 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 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 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 民族矛盾特别尖锐, 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 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 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 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 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四,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 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 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 一定的作用, 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 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帝国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重要启示: 重要启示:实践证 明中国走封建主义的老 只能是死路一条。 路,只能是死路一条。 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条新 道路, 道路,在西方取得了很 大成功, 大成功,但是不是中国 的前途, 的前途,还需要我们做 出认真的思考。 出认真的思考。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不管是新的阶级还是旧的阶级, 不管是新的阶级还是旧的阶级,都必 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舞台上进 行活动, 行活动,都必须面对是维护还是打破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任务, 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任务,都面临 着如何救国和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任务。 着如何救国和使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任务。 他们在这些任务前的态度和能力, 他们在这些任务前的态度和能力,深刻影 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面貌, 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面貌,决定了近代中 国的思想走向、制度选择, 国的思想走向、制度选择,也决定了这些 阶级的历史地位 .
1.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 三) 社会 阶级 关系 的变 动
2. 农民阶级 3.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 工人阶级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来源主 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是中 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 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赫德: 赫德:掌握中国海 关大权达40余年 关大权达40余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 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 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性质 发生了质 的变化
开始资产 阶级民主 革命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 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 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 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 件下, 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 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要指主权状态 半封建主要指经济社会形态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思考:中国曾远远走在世界文明前列, 思考:中国曾远远走在世界文明前列, 但在鸦片战争前却被西方超越,中国衰落、 但在鸦片战争前却被西方超越,中国衰落、 西方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西方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走上资 本主义道路, 本主义道路,为其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 提和保证;而中国依旧在封建社会中盘旋, 提和保证;而中国依旧在封建社会中盘旋, 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造 成的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在 清王朝末期爆发, 清王朝末期爆发,堵塞了中国由传统向现 代变革之路。 代变革之路。
VS
视屏: 视屏: 莎士比 亚剧院
直接原因3 闭关锁国、 直接原因3:闭关锁国、拒绝交流的对 外政策,使中国自绝于世界潮流; 外政策,使中国自绝于世界潮流;西方国 家向全世界的殖民扩张, 家向全世界的殖民扩张,确立了资产阶级 对世界的统治。 对世界的统治。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思考: 思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伍与西方 的崛起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的崛起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中国
401—1000 年 45 1001—1500 年 67 1501—1840 年 472
直接原因2 直接原因2:西方的 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思 想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 发展。 发展。而清王朝的高压 专制的文化体制严重禁 锢了人们的思想, 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 了社会进步。 了社会进步。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
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其一, 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其二, 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 三) 社会 阶级 关系 的变 动
1.地主阶级本身虽然也发生了 地主阶级本身虽然也发生了 地主阶级 某些变化, 某些变化,甚至一部分地主 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 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他们 依旧代表封建的生产关系。 依旧代表封建的生产关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 断加深的情况下, 断加深的情况下,最多只是 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 作一些修修补补的改良,不 可能起到推翻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秩序的领导作用。 建社会秩序的领导作用。
1.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 三) 社会 阶级 关系 的变 动
2. 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 农民阶级,
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他们 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 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 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有些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有些农民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 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 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单凭自 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身的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 身的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 可能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可能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一 讲近 代中 国贫 困落 后的 根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纲要教研组
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 帝国主义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 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 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 广大, 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 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 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 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 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