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单元作业(一)一、字词百花园。
1.认真辨,规范写。
jiāng biàn jīn xuàn jū( )域 ( )别衣( ) ( )染 ( )束( )硬 ( )解钢( ) ( )耀 ( )躬2.选字填空。
[涯崖] 天( ) 山( ) 悬( ) 无边无( )[既即] ( )然 ( )使立( ) ( )往不咎[拨拔] 挑( ) ( )草 ( )苗助长 ( )乱反正[驰弛] 奔( ) 疾( ) 毫不松( ) ( )名中外3.“疾”在词典里有四种解释,分别是: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1)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疾”选择正确的解释。
群马疾驰( ) 疾恶如仇( ) 积劳成疾( ) 疾苦( )(2)用意思④组词:__________。
用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选用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
(1)内蒙古大草原( ),而并不茫茫。
(2)中国使者将( )的绫罗绸缎敬赠给了安息国国王。
(3)戈壁滩( ),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4)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 ),分外妖娆。
二、句子游乐场。
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雨落在草地上,小草长出了嫩芽。
(改为拟人句)(2)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
(用加点词语造句)2.续写句子。
(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白杨,读出了它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泥石的聚积,就不会有高山的巍峨;没有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欢乐谷。
1.在《草原》一文中,作者老舍看到草原,按照从_____到_____的顺序,抓住草原上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表达了他满心_______________之情。
2.《白杨》的写作线索是:( )白杨、( )白杨、( )白杨。
(括号里只填一个字)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 )——( )——( )——( )。
四、阅读芳草园。
黄河魂(节选)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
在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50元面额的人民币上就有它那气势磅礴的形象。
但又常听人说,观景不如听景。
那意思很明白:一些景观名声在外,其实到那里一看,却常常令人失望。
那么,壶口瀑布呢?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
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
方才还萦绕脑际的那一切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
①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
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低我高。
来了!来了!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
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
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
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
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
②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
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我真希望时间凝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如雷贯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向披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画“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眼前仿佛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句②主要运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____、_____的特点,让人如临其境。
3.对“黄河魂”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魂”指精神,“黄河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B.黄河有着博大的胸怀,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C.黄河那博大的胸怀、精神和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D.作者写壶口瀑布,就是为了体现其壮观4.选文结尾想借黄河来表达_________之情,这种写法叫_____________。
五、习作风景线。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一定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以“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注意格式正确,内容具体。
双休单元作业(一)一、1.疆辨襟渲拘僵辩筋炫鞠解析这道题综合考查对字音、字义、字形的掌握情况。
出现的字都是同音字,首先要认真拼读,然后根据字义仔细辨别。
其中,“辩、辨”最容易混淆,书写的时候,要弄清楚这两个字代表的意思——“辩”侧重于通过语言等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辨”侧重于借助理性思考和常识等对事物进行区分和辨别。
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区别,答题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2.涯崖崖涯既即即既拨拔拔拨驰驰弛驰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同音字、形近字的理解与运用。
出现的字是同音字与形近字。
首先要认真读词,然后根据字义仔细辨别。
同音字“涯、崖”“驰、弛”又都是形近字,要通过各自的偏旁,结合它们的字义进行区分。
“有撇拨,没撇拔”这个口诀可以帮助区分“拨”和“拔”。
最容易写错的是“既然”这个词语,“既、即”这两个字可以通过读音进行区分,因为“既”是四声,而“即”是二声。
3.(1)④③①②(2)示例:疾速部队在大雨中疾速前进。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字义的理解及运用。
解答时,要结合字所在词语的意思理解字义,还可以将字义代进词语中判断、检验所选答案是否合理。
用第④种解释组词并写句子时,可以考虑用“疾速”一词并造句。
4.(1)一碧千里(2)五彩缤纷(3)浑黄一体(4)银装素裹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掌握和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解答时,只要回忆课文内容,根据文中的叙述进行解答就可以。
二、1.(1)示例:小雨来草地上做客,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和他打招呼。
解析这道题考查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解答时,要注意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特点——让所写事物具备人的动作、语言、神态。
句中“小雨落在草地上”可以想象为小雨来草地上做客,“小草长出了嫩芽”可以想象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和小雨打招呼,前后要一致。
当然还可以创设其他情境,答案不唯一。
(2)示例: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妈妈的咳嗽声。
解析这道题考查用关联词语造句的能力。
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
写句子时,首先要列举出一个情境,如“我醒了”。
然后列举出与这种情境相关联的两种现象或两个事实,如“闹钟叫醒我”和“妈妈的咳嗽声惊醒我”,用“不是……而是……”连接起来就可以。
2.示例:(1)读梅花读出了它凌寒独放的坚强(2)细流的汇聚江海的广阔星星的聚会夜空的灿烂解析这道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注意例句的特点,如第(1)题的句式是“读+事物,读出了它+事物的特点”;然后发挥想象,你还从什么事物身上读出了它的什么特点;最后写一写。
第(2)题按这种思路仿写即可。
三、1.上下天空小丘羊群喜悦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掌握。
本题涉及的内容在要求背诵的段落里。
解答时,先回忆段落;再按顺序填写后面几个空的景物;然后观察几个景物的方位,能发现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最后再填前面两空。
最后一空的人物情感,结合课文内容就可以感受出来。
2.望辨赞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课文行文线索的掌握。
课文先写“爸爸”望着白杨出神,可概括为“望白杨”;再写兄妹俩针对白杨的形状、名称展开的讨论,是对白杨进行辨认的过程,所以是“辨白杨”;最后便是“爸爸”对白杨树的赞美,概括为“赞白杨”,第一问的三个空依次填“望、辨、赞”。
回答第二问时,则需要从文中依次找出描写“爸爸”神情的词语,可以先画出描写爸爸神情的句子,然后按顺序找词语,注意不能调换位置。
四、1.(1)响亮得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
本文指壶口瀑布名气很大。
(2)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本文指瀑布冲击力很大,把前面的障碍都冲掉了。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本题明确要求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做题时,要细读选文,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上下文理解。
如理解“所向披靡”一词时,先找到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联系上下文可知,写的是瀑布水流的冲击力极大。
2.(1)水流由远及近奔腾向前的气势示例:千军万马在战场驰骋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句①从“一路……而来”可以看出水流是“由远及近”而来,句中“翻滚”“缠绕”“挟雷裹电”等词语体现出了水流奔向瀑布时的“奔腾”气势。
总之,这类题目需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体会其意思。
第二个空要联系当时的画面,结合自己的体会,展开想象。
(2)比喻声音大气势壮解析这道题是对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答题时,抓住“轰鸣”升腾”两个词体会壶口瀑布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
3.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选文内容及情感的理解。
答题时要注意找到体现黄河魂的句子,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去体会黄河魂内在的含义。
4.对祖国的热爱借景抒情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选文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对写法的掌握情况。
回答第一问时,重点朗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回答第二问的时候,可以回忆《草原》一文的写法,将选文前面的景与后面的情结合起来体会。
五、略解析这道题既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对书信格式的考查。
习作时,注意格式正确,表述要清楚、有条理,不要东拼西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