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碘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尿碘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第一章规章制度第二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第三章尿碘实验室工作制度第四章样品的收集、运输和保存第五章 7230N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第六章 FA/JA电子天平操作规程第七章和泰纯水机操作规程第八章XMTD-204电热恒温水箱操作规程第九章通风橱操作规程第十章 HG-600尿碘恒温消解仪操作规程第十一章检验方法WS/T107.1-2016说明:1、《尿碘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由尿碘实验室工作人员起草,实验室主任审定,并定期修订。
2、修订应该在实验室主任领导下进行,每年至少修订1次。
3、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有义务随时发现并报告SOP文件中的不足和错误,实验室主任组织调查核实后负责修订。
4、所有实验室各岗位工作人员要在SOP文件上签名,表示已经阅读并掌握了有关内容。
工作人员签名:第一章规章制度一. 内务管理制度:1. 实验室是进行分析检测的工作场所,室内布置应保证安全操作。
室内应保持整洁,物品摆放应科学、合理。
2. 在实验室内不准做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事情,也不许把与分析检测无关的物品带入室内。
3. 分析检测人员在实验室操作时,应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服。
4. 在实验室内工作时应严肃认真,不得喧哗嬉戏。
5. 分析检测人员在工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6. 任何人不得将分析检测器材作为生活用品使用。
7. 外单位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内,参观人员应先与有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参观。
8. 每天打扫实验室环境,清洁实验台面。
节假日前进行全面打扫除。
二. 标准物质管理制度1. 标准物质包括化学分析用标准物质、标准容液。
2. 标准物质应登记目录,专人管理。
3. 应定期期间核查(标定)的标准溶液应建立期间核查 (标定) 规程和校正记录。
4. 标准物质应存放在符合其存放环境要求(如通风干燥等)的地方。
5. 使用人应保证标准物质的完好无损,不受污染、损失、混乱和丢失,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并填写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6. 标准溶液储备液按规定期限保存,使用前稀释,现用现配。
三.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逐级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逐级设立安全监督员。
2. 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避免出现各种事故。
3. 实验室楼道内必须配置足够的安全防火设备,要求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4. 走道、楼梯、出口等部位和消防安全设施周围必须保持通畅,严禁堆放物品.5. 消防灭火等器材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
6. 检验人员领用危险品,应随领随用,严格控制存放余量。
7. 氢气、氧气、氮气、乙炔气、氩气等易燃气钢瓶必须放置在隔离区,有防倒、防滑装置,并由专人使用、专人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使用。
8. 凡使用高压、燃气、电热设备或使用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试剂)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9. 为避免相互干扰,对于不同品种或属性的试样,或对互相有影响的检验项目,应有足够的隔离区,尤其对于已知具有生物危害的实验,具有“三致”危害物质,必须设专用检验室。
排放前须经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10. 指定专人在每天下班前对水、电、钢瓶、门窗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确信无隐患后方可离去。
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按本中心制定的生物安全手册严格执行。
12. 办公室负责对实验室防盗、防火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四. 剧毒品、危险品的管理制度1. 剧毒品包括剧毒化学试剂和有毒样品;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
2. 剧毒品管理应执行“五双”制度及双人双锁、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日管理体制,双人运输。
3. 剧毒品配置过程应详细记录数量、浓度、配置人、复核人、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使用过程应详细记录消耗量、处理方式、处理去向等,使用过程中的保存应符合“五双”制度的要求。
4. 易燃易爆、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应设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存放安全和库房消防设备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 易燃易爆、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应符合随领随用、用多少领多少,控制实验室储存量尽可能少的使用原则。
6. 挥发性有机溶剂应在通风柜内打开,使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应低温储存,防止爆炸,强酸强碱化学试剂应上锁储存,防止挪作他用。
7. 操作有机溶剂的场所应有禁火标示,严禁明火,防止爆炸。
8. 剧毒品、危险品领用都应符合相关的审批手续。
五. 废弃物处理制度1. 实验室废弃物种类主要包括无机试剂废弃物、有机试剂废弃物、生物样本废弃物等。
2. 无机试剂废弃物一般通过稀释、分解、络合、中和、沉淀等降低毒性措施,,符合环保要求后再排放,严禁直接倒入下水道。
3. 有机溶剂废弃物须收集后集中处理,也可通过提纯后综合利用。
4. 生物样本废弃物须按不同要求用不同方法灭活后再处理。
5. 应明确废弃物处理责任人和职责,对处理的废弃物种类、数量、时间、去向等做好详细记录。
六. 仪器、设备的维护制度1. 仪器设备的维护实行操作者责任制,有操作者维护。
2. 日常维护维护责任人通常应做校准、清洁、检查等日常维护工作,维护责任人负责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及所处环境的整洁。
3. 定期维护按规定的时间对仪器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保养、更换易耗零配件,在规定的维护周期内做好维护工作。
一般情况下,每半年维护一次,维护后应填写维护记录。
4.大型仪器、设备维护采用不定期维护,针对其特点和仪器本身的要求,采用随用随保养的方式;维护责任人负责仪器及其环境的清洁卫生,负责填写维护使用记录,负责检查仪器设备所处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开机状况是否正常,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使用人不得擅自打开大型仪器的关键部位或擅自更改擦作系统的文件名,删改各种文件。
七.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1. 造成损伤和破坏的意外事故包括: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检测质量事故。
2. 事故主要有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和违章擦作造成,发生下列之一者为责任事故;1. 造成损伤和破坏的意外事故包括:设备事故、人身事故和检测质量事故。
2. 事故主要有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和违章擦作造成,发生下列之一者为责任事故;(1)样品制备人员在加工过程中造成样品混号。
(2)样品登记、编号错误。
(3)仪器设备维修不善,未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影响正常检测工作。
(4)测试条件不符合要求,实验方法错误,数据差错而造成分析测试结论错误。
(5)违章操作造成设备、人身、检验事故。
(6)校对、审核、签发人员失职,造成发出的检测报告错误。
(7)保管不善造成原始记录、技术资料损坏、丢失、失密。
3. 事故发生后,没有造成经济损失,不影响检测结果或结论的,应如实记录,并报告技术负责人。
4. 事故发生后,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应及时报告,重大事故责任者要写出书面报告,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5. 事故发生后,按事故大小的影响范围,由中心主任组织事故分析,查明原因和责任,查清影响范围和损失情况,提出纠正措施,防止重复发生。
6. 事故查清后,对直接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7. 重大事故要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
8. 由于事故而影响到已发出报告的准确性时,应及时向委托单位发出更正报告。
八. 样品管理制度1. 对样品的接收、流转、存放、处理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由专人负责对送检样品的完整性、样品状态和样品检验的适宜性,包括样品接收时的性状进行验收。
3. 由专人负责做好样品登记、编号以及样品状态标示(待检、在检、检毕)工作,需要时,按要求保留复测样和备份样。
4. 实验室人员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避免非检验性破坏。
5. 样品应由专间存放,专人负责,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相符。
6. 样品保存期满应及时处理样品,处理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7. 样品存放环境应安全、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8. 应注意保密,不得泄露客户的样品信息。
九. 保密制度1. 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保密制度。
2. 实验室需要保密的内容(1)标明秘密、机密等有密级的文件资料。
(1)客户有保密要求的内控标准、技术规范、图纸资料。
(1)测试结果公布之前,检测分析过程、动态、数据均应保密。
3. 工作原始记录应注意保管不得遗失4. 各类保密资料必须经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查阅,一般不得借阅。
5. 外单位人员参观实验室,须经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参观。
6. 违反保密制度者,按情节轻重和造成的严重程度,给与批评或必要的处分。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室安全规则1.1 必须熟悉该实验室环境,了解与安全有关的一切设施(如电闸、水管阀门、应急箱和消防用品)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1.2 产生有毒有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如H 2S 、Cl 2、NO 2、SO 2、CO 等),应在通风厨内进行。
1.3 对于性质不明的化学试剂,严禁任意混合,更不能尝试化学试剂的味道,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1.4 使用易燃的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丙酮、苯等)时,要远离火源,用毕应及时盖紧瓶塞。
金属钾、钠和白磷等在空气中易燃的物质,应隔绝空气存放(如钾、钠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取用时必须用镊子。
1.5 使用浓酸、浓碱等具有强腐蚀性试剂时,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
为了保护眼睛,应配备防护眼镜。
1.6 使用有毒试剂(如汞、汞盐、铅盐、可溶性钡盐、氟化物、氰化物和重铬酸钾)等应严防进入口内和伤口。
实验后的废液不能随意倒入水槽或废液桶中,应回收集中处理。
1.7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朝向他人或自己,也不能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溅出的液体把眼、脸灼伤。
需要借助嗅觉鉴别气体时,不能用鼻直接对准瓶口或管口,应用手把少量气体轻轻地扇向鼻孔。
1.8 实验后的废弃物应倒入废液桶内,滤纸、玻璃片等须投入纸篓内,绝不能倒入水槽中,以防管道堵塞或腐蚀。
1.9 使用电器设备,不能用湿手操作,以防触电。
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
1.10 每次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实验用品。
把手洗净,并关好水、电、门窗。
2. 实验室中意外事故的处理2.1 割伤:轻微的划伤,可在伤口处涂上碘伏。
伤口内若有玻璃碎片或污物,应先取出,洗净伤口,并用3%H 202消毒,然后涂上碘伏并用纱布包扎。
伤口较深出血过多时,可用云南白药止血或扎止血带,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2 烫伤:轻度烫伤可在烫伤处涂敷烫伤药,(如:Zn0药膏,鱼肝油药膏、獾油或京万红等),注意切勿用水冲洗,更不要把烫起的水泡挑破。
2.3 酸(或碱)烧伤:酸(或碱)液洒到皮肤上时,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饱和NaHCO3溶液(或2%HAc溶液)冲洗,在用水冲洗后,外敷Zn0软膏(或硼酸软膏)。
酸(或碱)伤眼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2%Na2B47溶液(或3%H3B03溶液)洗眼,最后用蒸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