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精神抑郁讲座
1、中文“心”的含义
中医药学是用中文来表达的,有了中国文 字的出现,就有了中医药的萌芽。 胃,围也。围受食物也。 肠,畅也。通畅胃气,去滓秽也。 脾,裨也(裨益、裨助)。在胃下,裨助胃气主 化谷也。 (东汉 刘熙《释名》)
婢女,年轻的女性佣人。 裨将,副将。三个裨将,赛过诸葛亮
• 东汉刘熙《释名》:心,纤也,所识 纤微,无物不贯也。(从音求义,同 音相谐,音近义通)
美国宇航局在地外寻找 人类宜居行星的基本条件
① 与母星(恒星)保持适当距离的行星。 ② 由坚固岩石或其他固体组成的行星 ③ 表面温度介于零下17℃到93℃之间。
④ 表面存在液态水。
阴阳中又有阴阳
《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 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 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 胆和三焦的阳气,象初升的太阳,不 亢不烈,但木行展发疏泄的运动趋向 ,对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心阳心火 的振作、肝气的疏泄条达、脾胃之气 的升降、太阳表气的布达,以及精神 情志的舒畅,有着决定性的促进激发 、调节控制作用。因此一人之计在于 少阳胆和三焦。
• 天然相应,人体脏腑的代谢和精神情志的
• 五行和升降出入 • 《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 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 《六微旨大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 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 ∵天有四时五行,才有生长化收藏 • ∵气有升降出入,才有生长化收藏 • ∴五行=升降出入
•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天地升降, 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
[桂枝汤]
•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心阳,在柴胡的 带领下,又有疏肝助少阳的作用。 • 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柔筋,善治身 痛,再配生姜,可以治疗肌肉的疼痛。 • 抑郁症胸闷严重者,不用芍药。因为芍 药不利于胸中气机的畅达。但有肢体疼 痛者,要用芍药。
[柴胡桂枝汤]
• 美国哈佛大学的公开课说:2006年抑郁
症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60年的10倍,抑郁症的初发年龄
中数为14.5岁,1960年为29.5岁。
• 2004年元月12日《哈佛红人校刊》的调
查说:在过去一年中,80%的哈佛学生,
至少有过一次抑郁。全美范围,45%的大
学生患有抑郁,严重到不能正常的生活
和工作。
• 据WHO的统计数据表明,抑郁症目前已成 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它 可能超过癌症,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 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这一系列数字提醒 我们,抑郁症早已成了一种常见病,甚 至跟感冒一样常见了。 • 西药抗抑郁药,大多起效慢,不适作用 明显,用药时间长,停药易复发。寻求 起效快,控制症状时间短,不适反应少 ,复发率低的治疗手段很有必要。
一、精神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 女性稍多见,青壮年起病,也有少年和老 年发病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 言语动作减少三联征。 • 发作期间,情感忧郁,愁容满面,悲观厌 世,自责自罪,兴趣减少,心烦焦虑,性 欲减退,联想和动作迟缓,甚至呆若木鸡 。往往有晨重夜轻,春季易发的特点。 • 常伴头痛头晕,失眠早醒,胸脘郁闷,肢 体窜痛,疲软无力,手足厥冷,食欲不振 ,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
活跃与欢愉,在春季和清晨对少阳木气疏 泄展发之力的依赖程度最强。此时如果少 阳木气展发不足,支持无力,于是气机郁 遏、代谢低下、心神失养、痰浊蒙蔽(雾
霾不散)精神抑郁、思维迟钝、重度乏力
等症状就加重或者复发了。
• 秋冬、下午、傍晚,自然界的阳气逐渐内 收、下降、潜藏,天人相应,人体五脏六 腑中主要脏器的代谢机能,也逐渐趋于平 缓,此时对少阳木气展发疏泄的依赖程度 也就降低了,即使少阳木气展发不足,也 无所谓了,于是抑郁症的各种症状也就暂 时减轻或者缓解了。 • 据此,益少阳,助疏泄,畅三焦,化痰浊 ,宁心神,当属对抑郁症的基本治法
[定志小丸]
• 《千金要方》卷14载定志小丸治疗:心 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 ,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 • 方中用人参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 定魂魄、养心健脑。用茯苓利窍去湿导 浊,补心益恼养神。用菖蒲、远志豁痰 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心神。
• 病机单一的用单一的方剂,病机复杂的 ,用复合的方剂。 • 精神抑郁症肝胆气郁,少阳不足,三焦 不畅,痰浊内阻,心神不宁,所以用柴 胡桂枝汤、温胆汤、定志小丸合方,名 柴桂温胆定志汤。也有四逆散在内。 • 寒温并用,攻补同施,共成温少阳,畅 三焦,舒气机,化痰浊,宁神志,定魂 魄之剂。
和解少阳,畅达气机,祛风活络,调和营卫 。 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 ,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 枝汤主之。 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俱。
[温胆汤]
• 组成:陈皮 半夏 茯苓 竹茹 枳实 甘草 •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畅达三焦 • 主治:胆胃不和,三焦不畅,痰热内扰 ,虚烦不眠,呕吐呃逆,惊悸不宁。 • 抑郁症患者,舌苔厚腻,食欲不振,嗳 气呃逆,心烦失眠,胆小惊悸,惶恐不 宁,与温胆汤的适应症很一致。
五脏六腑气机调畅,新陈代谢旺盛
《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元〃戴侗《六书故》:焦,燔之近炭也。 焦字的本义就是烧烤、燃烧的过程,也就是 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的过程。 ①三,多也。三焦是人体多处具有物质交换 、能量转化的场所。人身处处是三焦 ②三,具体指数字3。三焦代表上中下三个 部位的代谢特征:上焦如雾,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三焦气机调畅,则表里内外气机调畅。 《内经》: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三、辨病辨证思考
• 大量病人有晨重夜轻和春季易复发的时间 节律。日照时间短的北欧北美发病率高。 长期在地下室工作居住的人群发病率高。 室内工作者比室外工作者发病率高。当代 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病率高10倍。工 作学习压力大的地区和部门发病率高。高 智商群体的发病率高。 • 抑郁症虽为心神疾病,但或许和人体少阳 阳气不足,木气展发无力有关。
二、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标准‟(采用中国1984年10月制订
的躁狂抑郁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
•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 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夜轻的节 律变化。 • 2)首次发作者,情绪障碍至少已持续 两周,且至少具有下列症状的四项: • ①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
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 无力。 ③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 或行为。 ④自责或内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⑥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⑨性欲减退。
多发人群和预后
• 此类患者大多聪明、敏锐、敏感又力求完 美。如果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好,就能成 为领袖、帅才、科学家、艺术家…… • 如果身体和心理素质差,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现实和理想有落差时,当遇到困难和 挫折时,就会痛苦、抑郁,反而害了自己 。所以说难得糊涂,糊涂难得。 • 这是能治愈的疾病,治愈后仍然可以发挥 他的聪明才智,很有治疗意义和价值。
五行的属性和归类
•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并依据 气的运动趋向来分类。 • 《灵枢·九宫八风》记载了太一遊宫,以 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方位和季节。 • 《史记〃历书》: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 行。 • 《伤寒论·伤寒例》:记述了斗柄指向和 四季、八节、二十四气的关系,称斗历。
伤 寒 论 中 的 斗 历
• 仰观天文,天空有太阳,俯察地理,地 面有昼夜和四季,白天明亮温暖为阳, 夜间黑暗寒冷为阴。春夏日照渐长气温 渐升为阳;秋冬日照渐短气温渐降为阴。 于是天地自然就有了阴阳之分。
• 阳气不亢不烈,阴气不冰不寒,阴阳消 长进退,稳定运行,经过几十亿年,化 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 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 • 《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 • 地球上的生命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 一年之中,春季的阳气称少阳、一阳, 阳气运动趋向是展发,使种子生根发芽 ,植物根须迅速向下伸展,枝叶迅速向 上展放。木气的展发运动,在春季支配 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 • 由于春季的到来,就使、生物开始了新 一轮的生长化收藏、生长壮老已的生命 过程。因此,一年之计在于春。
• 一天之中寅卯辰三个时辰,太阳逐渐从东 方升起,阳光洒满了大地,大地在少阳木 气展发之力的推动下,由夜间的沉寂状态 转为白天的活跃状态。清晨少阳木气的展 发推动了一天的活跃。如果清晨东方一片 乌云或者地面雾霾弥漫,少阳木气展发无 力,则大地转为活跃状态的时间必然迟滞 。因此一天之计在于晨 • 在人体少阳就是胆和三焦。
•冬季和夜间阳气潜降(水气),阴气 主事,《内经》名以太阴(21-3点) 、少阴(23-5点)、厥阴(1-7点) ,分别称三阴、二阴、一阴。 •阳气的运动趋向——潜降(降)冬三 月,此为闭藏 •五行命名——水行、水气、水运
五行也称五气 五运 五常
《黄帝内经》没有用过五材一词。用的是 五行、五气、五运、五常。 《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运行,各终 期日。 《气交变大论》:五运更治,上应天期。 《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太过不及 。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 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
2、少阳和木气
• 少阳和木气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词汇。 • 阴阳五行是古人探索自然规律、生命规律 和化育生命的基本条件所得出的自然科学 结论。原本不是哲学,更不是迷信。 • 中医研究问题的工具:眼耳鼻舌身意。 • 中医研究问题的方法:仰观天文、俯察地 理、中知人事。 • 《内经》多次强调中医师的知识结构是,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 在《黄帝内经》的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 水五字,代表的是气的五种运动趋向或状 态。所以才叫“行”(《说文》:行,人 之步趋也。) • 木——展发运动(出)发陈 • 火——上升运动(升)蕃秀 • 金——内收运动(入)容平 • 水——潜降运动(降)闭藏 • 土代表气的升降出入均衡(平稳) • 土旺四季(季春 季夏 季秋 季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