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2014年5月能源管理师职业能力水平二级证书考试能源法律法规(二)预测试卷二(课程代码12034)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个历史发展阶段。
A. 二B. 三C. 四D. 五2.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成为我国当时法律地位最高的与能源有关的法律。
A. 《矿业资源法》B. 《循环经济法》C. 《节约能源法》D. 《可再生能源法》3.()的签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A. 《气候框架公约》B. 《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C. 《可再生能源法》D. 《循环经济促进法》4.《可再生能源法》增加对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做出统筹规划的规定,并建立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提出建立()A. 能源管理基金B. 可持续发展基金C. 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D. 基金5.1998年4月1日期实行的()标志着中国节约能源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
A. 《可再生能源法》B. 《循环经济促进法》C. 《环境保护法》D. 《节约能源法》6.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从()起执行。
A. 1998年1月1日B. 2007年10月28日C. 2008年1月1日D. 2008年4月1日7.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共()。
A. 六章八十条B. 八章八十六条C. 七章八十七条D. 六章八十七条8.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在第三章增设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的内容,并规定了一些相关的重要节能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了政府机构在节能方面的义务。
A. 电力节能B. 工业节能C. 化工节能D. 公共机构节能9.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在工业节能中增加了一些重要规定,其中专门增加了()的内容。
A.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B. 重点节能单位C. 重点用能单位D. 重点用能企业节能10.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增设了()一章,明确国家实行促进节能的财政、税收、价格、信贷和政府的采购政策。
A. 节能管理B.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C. 激励措施D. 节能技术政策11.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第一次提出()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 节约能源B. 节约用电C. 节能降耗D. 节约资源12.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专项规划。
A. 五年B. 短期C. 中期D. 中长期13.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A. 限制发展高耗能B.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C. 鼓励发展节能工业D. 限制发展资源性行业1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依法履行(),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A. 节约义务B. 节约权利C. 节能义务D. 节能权利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时()。
A. 可以收费B. 依法收费C. 不得收费D. 按项目收费16.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的节能标准体系不包括()。
A. 国家标准B. 地区标准C. 企业标准D. 行业标准17.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制度。
A. 节能评估B. 节能审计C. 节能评估和审查D. 节能监察18.对落后的能耗过高的()实行淘汰制度。
A. 用能产品B. 设备C. 生产工艺D. 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19.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
A. 停止使用B. 经济处罚C. 立即淘汰D. 予以没收20.生产过程中能耗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能耗限额标准。
A. 单位产值B. 单位产品C. 单位产能D. 单位工序21.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能耗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管理。
A. 能源效率等级B. 能源消耗量C. 能源效率标识D. 能源效率标志22.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标注能源效率标识。
A. 家用电器B. 工业设备C. 用能产品D. 耗能产品23.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应处以()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A. 一万B. 两万C. 三万D. 四万2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
A. 能源管理B. 能效标识C. 能源审计D. 能源统计25.用能单位应当按照()的原则,加强用能管理。
A. 节约能源B. 合理用能C. 节能降耗D. 节约资源26.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A. 依法验收B. 依法鉴定C. 依法检定D. 依法检验27.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的,依照()的规定处罚。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 《循环经济促进法》C. 《环境保护法》D. 《节约能源法》28.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
A. 行业结构调整B. 产业结构调整C. 产品结构调整D. 能源结构调整29.建筑工程的()应当遵守节能标准。
A. 建设单位B. 设计单位C. 施工和监理单位D. 以上都是30.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和()是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依法定程序发布。
A. 地方标准B. 行业标准C. 产业标准D. 企业标准31.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A. 节能设备B. 节能设施C. 节能措施D. 节能技术32.夏季室内温度不得()摄氏度,冬季室温不得()摄氏度。
A. 高于26,低于20B. 低于20,高于26C. 低于26,高于20D. 高于20,低于263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A. 地铁B. 公交C. 非机动交通工具D. 公共交通34.以下不属于公共机构的是()。
A. 国家机关B. 事业单位C. 团体组织D. 医院35.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中,不包括()。
A. 能源消费情况B. 能源利用情况C. 节能效益分析D. 下一年度节能目标36.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大纲,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
A. 节能技术政策B. 节能评估政策C. 节能审计政策D. 节能目标政策3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遵循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其中原则不包括()。
A. 因地制宜B. 多能互补C. 综合利用D. 讲求效果38.深化“()”、“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
A. 以奖代补B. 以奖代罚C. 节能补贴D. 节能惠民39.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A. 家用电器B. 用能产品C. 用能企业D. 节能产品40.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的产品、设备。
A. 认证证书B. 能效标识C. 节能标识D. 认证标志41.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
A. 节能技术B. 用能产品C. 合同节能D. 合同能源42.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A. 生物质B. 水C. 太阳D. 可再生43.电网运行实行()调度、()管理。
A. 统一、统一B. 分级、分级C. 统一、分级D. 分级、统一44.国家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任何()、()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A. 乱采、滥挖B. 滥采、乱挖C. 乱采、乱挖D. 滥采、滥挖45.开采煤炭资源必须符合煤矿开采规程,遵守合理的开采顺序,达到规定的煤炭资源()。
A. 开采量B. 开采率C. 回采量D. 回采率46.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
A. 高价B. 均价C. 配额D. 全额47.国家鼓励煤矿企业进行()或者开采边角残煤和极薄煤。
A. 开采B. 回采C. 复采D. 不采48.以下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风能B. 太阳能C. 水能D. 核能49.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因地制宜B. 多能互补C. 统筹兼顾D. 合理布局50.发展和应用()电网、储能等技术,完善电网运行管理。
A. 人工管理B. 自动化C. 智能D. 计算机控制51.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
A. 生物质B. 城市固体垃圾C. 清洁D. 无污染52.国家()在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A. 扶持B. 鼓励C. 帮助D. 支持5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产品。
A. 废物B. 废品C. 废料D. 废旧54.循环经济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这些活动不包括()。
A. 资源化B. 再利用C. 减量化D. 流通化55.重点能源消费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依照()的规定执行。
A. 《可再生能源法》B. 《循环经济促进法》C. 《环境保护法》D. 《节约能源法》56.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得颁发()许可证。
A. 节能B. 合格C. 建筑工程规划D. 建筑57.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A. 1月1日B. 3月1日C. 1月31日D. 3月31日58.公共机构电梯系统应实行()控制,合理设置电梯开启数量和时间,加强运行调节和维护保养。
A. 自动B. 智能化C. 人工D. 电脑59.公共机构应当减少空调、计算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
A. 使用B. 待机C. 预热D. 寿命60.()用能单位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培训。
A. 重点B. 高能耗C. 企业D. 公共机构61.进行企业节能量计算时,计算结果为()时表示节能。
A. 正数B. 零C. 负数D. 整数62.交通用能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本单位产品能耗()标准。
A. 不定额B. 定额C. 不定量D. 定量63.检测机构应当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存档,档案保存期不少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