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焊接技术资料.

激光焊接技术资料.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
2、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光放大作用简单地说,就是输入是一个外来光子,而输出的则是 性质与外来光子一模一样的两个光子,因为在输出的两个光子中,一 个就是外来光子本身,而另一个则是在受激辐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 即是被外来光子“激”出来的。一个光子激发一个粒子产生受激辐射, 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光子,这就是光的“放大”。这两个光子再去激 发两个粒子产生受激辐射,就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4个光子,4、8、1 6……如此链锁反应,完全相同的光子数目便会越来越多,可见受激 辐射过程也就是光放大的过程。在受激辐射过程中产生并被放大了的 光,便是激光。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
2、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由于物质有趋于最低能量的本能,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总是要
自发跃迁到低能级E1上去,如果跃迁中发出光子,这个过程称为自发辐射。 处于低能级E1上的原子,吸收外来能量后跃迁到E2上,则称之为受激吸收。
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越大,自发辐射过程所放出的光子频率就 越高。如同弹琴,如果用力拉紧琴弦,琴发出的音调频率就高,反之则低。 自发辐射光极为常见,普通光源的发光就包含受激吸收与自发辐射过程。 前一过程是粒子由于吸收外界能量而被激发至高能态;后一过程是高能态 粒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并同时辐射光子。当外界不断地提供能量时,粒 子就会不断地由受激吸收到自发辐射,再受激吸收,再自发辐射……如此 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每循环一次,放出一个光子,光就这样产生了。以 电灯为例:接通电源后,电流流经灯泡中的发光物质——钨丝,钨丝被灼 热,使钨原子跃迁至高能态,然后又自发跃迁回低能态并同时辐射出光子, 于是灯泡就亮了。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三要素
三要素:激励源,工作介质,谐振腔
激光焊接技术简介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激光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激光焊接工艺 第四章 激光焊接的特性 第五章 激光焊接的局限性 第六章 激光焊接的应用
第一章 激光的发展历程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的概念,即处于高 能级的原子受外来光子作用,当外来光子的频率与其 跃迁频率恰好一致时,原子就会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 级,并发射与外来光子完全相同的另一光子,新发出 的光子不仅在频率方面与外来光子相一致,而且在发 射方向、偏振态以及位相等方面均与外来光子相一致, 因此,受激辐射具有相干性;在发生受激辐射时,一 个光子变成了两个光子,利用这个特点,可实现光放 大,并且能够得到自然条件下得不到的相干光.
处于高能级E2上的原子,受外来频率(满足hv=E2-E1 )的光子的激 励,从E2跃迁到E1,发出一个和外来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称为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受激产生,后者是自发产 生;前者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与外来光子在频率、相位、方向、和偏振方向 上完全一致,产生的光子相当于加强了外来光子的,即光放大作用,而后 者产生的光子在这些特性上彼此完全不相干。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是受激辐射,它是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黑体辐射量 子化理论和玻尔的电子运动量子化轨道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
1.原子能级和辐射跃迁 按照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电子具有一系列不连续 的轨道,这些轨道称为能级。当电子在不同的能级时,原子系统的能量是 不相同的,能量最低的能级成为基态。当电子由于外界的作用从较低的能 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时,原子的能量增加,从外界吸收能量。反之,电子 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向外界发出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若原子 吸收或发出的能量是光能(辐射能),则称此过程为辐射跃迁。发出或吸 收的光的频率满足普朗克公式(hv=E2-E1,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v为光的频率,E2和E1分别为高能级和低能级的能量)。
受激辐射提出后,陆续有科学家进行研究。如1916-1930 年间拉登堡及其合作者对氖的色散的研究并于1933年绘制出 色散系数随放电带电流密度变化的曲线。1940年法布里坎特 首先注意到了负吸收现象。这一阶段发展并不迅速。到了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7年兰姆和雷瑟夫指出通过粒子数反 转可以受激辐射,从此激光理论的研究开始突破。1952年帕 塞尔及其合作者实现了粒子数反转,观察到了负吸收现象。 第二年,韦伯产生了利用受激辐射诱发原子或分子,从而放 大电磁波的思想,进而提出了微波辐射器的原理。1957年斯 科威尔实现了固体顺磁微波激射器。既然微波可以激发受激 辐射,那么红外乃至可见光等也应该可以。1958年汤斯和肖 洛发表了著名的“红外与光学激射器”一文,1959年汤斯提 出了建造红宝石激光器的建议。终于1960年由休斯航空公司 的莱曼建造出第一部可用的激光装置。(从此人类拥有了激 光这一利器。Leabharlann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
2、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自发辐射的特点是:由于物质(发光体)中每个粒子都独立地被激发到
高能态和跃迁回低能态,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所以各个粒子在自发辐射 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没有统一的步调,不仅辐射光子的时间有先有后,波长 有长有短,而且传播的方向也不一致。因为自发辐射光是由这样许许多多 杂乱无章的光子组成的,所以我们通常见到的光,是包含许多种波长成份 (即多种颜色)、射向四面八方的杂散光。阳光、灯光、火光等普通光都属 于自发辐射光。
第二章 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
激光产生的基本理论
3、粒子数反转
在平衡状态下,粒子(原子、分子等)在各能级的分布满足玻尔 兹曼公式,即能级的能量愈高,上面的粒子数越少。这时如果给粒子 系统提供一个外来能量,使低能级上的粒子吸收能量跃迁至高能级上, 使高能级上的粒子吸收能量跃迁到高能级上,使高能级上的粒子数多 于低能级上的粒子数,这个过程即称为粒子集居数反转。只有在两个 形成了粒子数反转的能级之间,受激辐射的分量才能大于受激吸收, 光才能得到放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