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一年级数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

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


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
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

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
3、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
(1)数一数
(2)排一排
(3)用学具摆一摆。

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

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

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10,10>9(介绍读法和写法)
(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 8○6 5○8 7○10
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

)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
(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
(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

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
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课后反思:
1、在课堂开始,注意引出课题。

应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课堂。

2、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多种练习题,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

3、在整个的教学中,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板书问题,必须在黑板的田
字格里认真板书出大于,小于号,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正式自己
的书写问题。

4、要注意组织教学,课堂上要多多鼓励表扬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5、注意自己的教学环节,注意数学的逻辑性,应该首先引出>、<
号,然后讲它们的读法和写法,最后讲应用。

6、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力争做到每个
学生的注意力在老师身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