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练习卷2019.01温馨提示:仔细审题,耐心、细心。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共48分)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燃放烟花D.吹制泡泡2.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
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A.9吨B.9千克C.9克D.9毫克3.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加热时移走烧杯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D.向试管滴加液体4. 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A.流动的岩浆B.迷人的溶洞C.移动的沙漠沙丘D.美丽的水库大坝5.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6.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太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长岛公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C.西山漾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会冬季开花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7. 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 如图学生用橡皮泥在模拟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其中②表示细胞的什么过程?A.生长B.分裂C.分化D.复制9. 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10.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
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好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D.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11.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 4.2×103水银0.14×103酒精 2.4×103砂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冰 2.1×103铜0.39×103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北方冬天取暖室内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低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D.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不变12.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13.小明:“它吃妈妈的奶吗?”小亮:“不吃。
”小明:“它生活在水中吗?”小亮:“不是。
”小明:“它的体温恒定吗?”小亮:“是。
”以上是小明和小亮同学进行“猜动物游戏”的对话,他们猜的动物最有可能属于A.鸟类B.哺乳类C.鱼类D.爬行类14.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15.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是小科整理的“错误操作”和对应的测量结果。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测量细铁丝直径时,细铁丝绕在铅笔上,排列不紧密 偏大B 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时,皮卷尺拉得很紧 偏大C 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用了磨损的砝码 偏小D 测量液体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16.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选项 1 2 3 4A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B 植物体 器 官 组 织 细 胞C 种 目 科 纲D 地 球 地 幔 地 核 地 壳二、填空题(共32分)17.科学要准确而严密地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1)如图甲,物体A 长度为 ▲ 厘米。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 原理制成的,如图乙所示的温度计读数是 ▲ 。
18.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选填“细胞膜”“细胞质”或者“细胞核”),你认为胡克最早观察到的“细胞”实际上是 ▲ (选 填“细胞膜”或“细胞壁”)。
19.如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填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2)B 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
20.西山漾湿地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城市中心,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
西山漾湿地中常见的动、植物有香樟、白露、满江红、鲢鱼、蜻蜓,小乐同学为它们编了一个检索表,请帮助继续完成。
B 代表 ▲ ,B 与C 两者的共同点比D 与E 的共同点 ▲ (填“少或“多”)。
图乙 图甲 1 a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2 1 b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 2 a 有种子 ………………………………………………………………………………A 2 b 无种子 ………………………………………………………………………………B 3 a 无脊椎骨………………………………………………………………………………C 3 b 有脊椎骨………………………………………………………………………………4 4 a 体温恒定,用肺呼吸…………………………………………………………………D 4 b 体温不恒定,用鳃呼吸………………………………………………………………E21.在我国很多地区,每年都会发生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地震是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的▲(填“内力”或“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它是地壳变动的有力证据,下列现象也能作为证据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B.在华山的悬崖峭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C.2018年6月巴厘岛东部的阿贡火山喷发;D.甘肃省舟曲县曾经爆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2)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②地形坡度较大③植被茂盛④土质疏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生活中很多现象中蕴含着科学知识:(1)铁能被加工成铁锅、铁壶,用来炒菜、烧水,利用了铁的导热性,这属于▲性质。
(2)酒精擦拭身体,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
23.科学研究中,严密的实验设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
液体扩散实验中用注射器慢慢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选填“底部”或“上部”),与此目的相同,在气体扩散实验中,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不应该按照图▲(选填“甲”“乙”或“丙”)放置。
(提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三、探究题(共35分)24.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如图一: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
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来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
(2)如图二: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
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再难推动,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
(3)如图三,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
甲乙图一图二图三25.湖州太湖出产大葱和白萝卜,小科发现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内有叶绿素)。
小科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1)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请您在表格空白处内完善乙组环境条件,▲。
(2)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 1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为什么?▲。
(3)若小科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6.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科学兴趣小组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
(1)科学兴趣小组针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了问题:▲?(2)科学兴趣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设计了实验方案: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
实验中将篮球从高处下落时,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方法是在一定高度静止释放篮球。
第二种方法是在一定高度用相同的力向下拍篮球。
小华选择了第一种方法,他的理由是▲。
通过实验,科学兴趣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该同学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7.人体皮肤很薄,这簿簿的一层表皮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用苹果的外果皮来模拟人体皮肤对细菌的阻挡作用来进行实验。
①准备3个透明的塑料袋,分别贴上“1”“2”“3”标签。
②将3个新鲜苹果洗干净,用纸巾将苹果表面的水擦干。
③把一个果皮完整的苹果放入贴有“1”号标签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④取一支牙签,用酒精棉球擦拭牙签进行消毒,再将消毒后的牙签插入已经腐烂的苹果中拔出,将沾有的腐烂物涂抹在一个果皮完整的苹果表面(千万不要划破外果皮),重复以上动作3次,将这个苹果装入贴有“2”号标签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⑤另取一个果皮完整的苹果,用水果刨刀刨去一片外果皮,再用消毒牙签插入已经腐烂的苹果中拔出,将沾有的腐烂物涂抹在已削去外果皮的苹果表面,重复以上动作3次,将这个苹果装入贴有“3”号标签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⑥将3个塑料袋统一放在温暖、避光处。
每隔3天定时记录,连续15天。
⑦实验完毕,将烂掉的苹果连同塑料袋全部倒入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腐烂的苹果起到的作用是▲;(2)实验第⑥步中,要定时观察记录各个苹果的▲;(3)请你预测一下实验的结果是▲;(4)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
下列教材实验中,也是进行模拟实验的是(填字母)▲。
A.纸锅烧豆腐B.肥皂膜实验C.芝麻和黄豆混合D.酒精蒸发实验E.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F.乙醚液化实验G.演示板块张裂运动28.当你将一杯热水放在桌上时,这杯热水的温度将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