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00字范文3篇
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_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他的一生着作多多,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
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
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
当然,这部着作《三国
演义》是他的主要代表作。
他虽然创造了如此多的着作,但是那时
终究是封建社会,正史不为他写经作传,只有在一位明代无名氏编
着的不可靠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中写下:“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
所终。
”
书中人物
再说说那大家都认为非常聪明的诸葛亮。
大家都认为他有勇有谋,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明
智的。
例如,蜀吴联合火烧赤壁的时候,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
知道关羽欠了曹操一个人情,但却把关羽放在最后一关。
以我来看,诸葛亮可以让关羽在第一关,由关羽把曹操放走,再由赵云等歼灭
曹操的残兵败将,这样连关羽欠的人情,和曹操都解决了,这不是
一举两得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也许诸葛亮当时真有什么
客观因素吧。
在这本《三国演义》中让我最敬佩的是曹操。
可能别人对曹操有一些误解,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有勇有谋。
有官渡之战的大获全胜,也有赤壁之战的失败经验。
在我的眼中,曹操不再是大众所唾弃的
那个白脸,他是一个英雄。
没了曹操,刘备便失去了光彩;没了曹操,谁来贯穿整部《三国演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灼热而坚定的目光。
而它们的作者,那些呕心沥血,为自己梦想一路挺进的人,也就这样紧紧地被世人所铭记。
他们的灵魂与他们的作品一样万世不朽。
这样一本书,它亭亭玉立在文学的巅峰,它的名字是——《三国演义》。
它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各路勇士舍生忘死,为了国家而拼杀的故事。
不论是狡猾奸诈的曹操,忠厚老实的刘备还是有勇有谋的孙权,都被这一本书洋洋洒洒地写出了活力与生命。
或许只是寥寥几笔,一个清晰透彻却不失勾心斗角的故事就这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我曾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叹服过。
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轻盈却珍重的书,我的眼前就总飘荡着他的身影。
他足智多谋,刚出山就燃起了三把大火。
其中,赤壁之战更是使得曹军大败,元气大伤。
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连周瑜也略输他一筹。
他洞悉敌友,利用敌军多疑的特点,用一招“空城计”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扭转乾坤。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使刘家打下天下,他呕心沥血,写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师表》。
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叹服!
《三国演义》是一本神奇的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活起来似的——他们的人物性格太过鲜明,也太过典型。
或许《三国演义》所承载的,并不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与精髓。
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要读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参透作者藏在这本书背后的,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或许有一天你放下书本,闭上双眼细细琢磨的时候,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一个栩栩如生的社会,正诞生在你的眼前。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
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
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
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
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
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
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
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
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
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
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
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才
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
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
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
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
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
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
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
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
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
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
(二)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
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
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
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
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
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
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
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
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
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
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