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有什么药用功效?
性味辛、微温;成分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
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
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功用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1)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
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
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
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2)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
性味辛微温。
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
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3)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
性味辛凉。
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4)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
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
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
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
(5)生姜和姜片用于烹饪,可以去腥膻,增加食品的鲜味。
生姜有什么营养价值?
生姜虽不像其他蔬菜那样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其钾和铁含量很高,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
生姜的辣味成分是姜油酮和姜脑,能增加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发汗。
刚患感冒的时候喝生姜汤,可以温暖身体、促进发汗而达到降热的作用。
生姜消炎和化痰的功效可以缓解感冒的症状。
同时,生姜对寒症和神经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生姜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另外,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放上一些姜末、姜汁还能起到解毒杀菌的作用。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
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
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
用生姜治病的小偏方:
1、醉酒: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让身体直接吸收,以缓解或消除酒醉。
2、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掉落。
3、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时,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4、感冒头痛:风寒感冒者,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
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
生姜的食疗保健作用:
[外感风寒,头病发热,或淋雨,寒冷腹离等]
生姜30克切细,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一沸,趁热饮后,盖被卧床,出汗好愈(如加葱白效果更佳)。
[支管气哮喘]
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同白芥子9克,加烧酒研和如糊,以纱布包裹棉球蘸药糊,擦试肺俞、大椎、膻中3个穴位,每穴擦试10分钟,以局部灼热觉为度。
或以纱布二层,剪似棋子大小,沾药液贴于这三个穴位1小时左右,则取去,以不起泡为度。
[食物中毒,如吃鱼鳖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下痢等]
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慢性胃炎、胃痛、呕吐粘液或吐清水]
生姜、桔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跌打伤,扭伤,腰肌劳损,腰痛,肢体关节拓,慢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局限性腹膜炎,慢性阑尾炎,腹痛等]
生姜、芋头等量,芋头削皮切碎,捣烂如泥,生姜捣烂绞汁,同搅拌,再加入适量面粉,搅如糊状,依患部大小摊于布上贴患部(如在冬季宜加温后贴),一日更换2次。
此药效果很好,屡获著效。
注意此药须临时配,当天使用。
我们称之姜芋糊”,有人叫”盲糊肠”。
据说,贴于急性阑尾炎患部,还能退热,对血象也有改变。
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骨结核未溃时]
多量生姜(或干姜)切碎,加水煮沸,用毛巾浸入其中,绞至半干,趁热烫患部,冷即换,可以两块毛巾交换热熨,至局部发赤为度,一日1次。
有坚持持续烫治,因而治愈之例。
[风寒骨离,关节疼痛,患部冷感]
生姜、葱白等量切细,共捣烂,炒热,以布包之烫敷患处,冷则更换,一日3次。
[误食生半夏或生男星、生野芋、魔芋等发生中毒,口舌发麻时]
急速嚼食生姜,可缓解。
[老人慢性咳嗽]
生姜捣汁半匙,怡糖1匙,沸开水冲服,一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