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情感情商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情感情商与管理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陶瓷艺术品
行为的美
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 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 变化来表现的。 研究发现:眼睛对表达忧伤,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 恶很重要。愉快、感兴趣等正性情绪增加面部肌肉 的活动,发怒、沮丧等负性情绪主要引起前额区和 眉间的活动。
良好调节:使情绪、认知、行为达到协调。 不良调节:个体失去对情绪控制,心理功能受损。
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情绪调节,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如减轻 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有助于健康。
不良情绪调节,有害于身心健康。如长期压抑 悲伤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情绪不表达出来会加 速癌症恶化,愤怒压抑与心血管、高血压发病率有 密切关系等。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 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 不良后果的推脱。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的激励 作用。
➢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 态,是人对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出现应激状态的原因(1)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 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2)无能为力的失 助感和紧张感。
研究发现身段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 个体差异 ,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
亲密关系(父母和子女,情人、夫妻之间) 0-18英寸(45cm)
个人关系(朋友、熟人之间) 1.5-4英尺(45-1.2m) 社会关系(一般的认识者之间) 4-12英尺(1.2-3.6m) 公共关系(陌生人、上下级之间)12-25英尺(3.6-7.6m)
修正调节:对负性情绪进行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狂 怒。
维持调节:主动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快乐、 兴趣等。
增强调节:对情绪进行积极干预,达到积极情绪状 态。
3、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原因:调整引起情绪的原因,如对情境进行重新认 识,转移自己注意力等。
反应:情绪诱发之后,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 应。
4、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理智感: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 生的情感体验。如求知欲,兴趣与好奇心、在解决 问题时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解决问题后喜悦、 快慰,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等。 理智感是个体良好精神境界的体现,是追求真理的 精神力量,对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有推动作 用。
➢ 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 生的情感体验。
➢ 动力性,“增力——减力”,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 度相联系,积极情绪提高活动能力,消极情绪减弱 活动能力。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轻蔑。
➢ 紧张度,“紧张——轻松”,想要动作的冲动之强 弱,与当前事件的紧迫性、心理准备和个体品质有 关。
➢ 激动性,“激动——平静”,反映过渡兴奋和抑制 状态。激动是短暂的、猛烈的、爆发的体验,平静 是人在平静状态下的体验。如:狂喜、暴怒、麻木、 冷漠。
典型的情绪状态 ➢ 心境(mood):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与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如得意、忧虑等。具 有弥散性。“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
样的态度体验。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
人格特征。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 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生活、人 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 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 心健康。
情绪调节类型
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来自个体内部,如生理、心理和行为 等方面。如通过认知改变情绪,让因一次考试没考 好而绝望的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还可以进步,给 他以信心。
外部调节:如轻松的环境可以降低人的紧张情绪, 遇到困难时,朋友在身边可以使人感到安慰等。
2、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3)包括内部的生理变化和外部的行为表现。呼吸、 心跳等生理变化以及其外部表现形式表情的变化。
情绪与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
维度:指情绪、情感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 要包括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 和紧张度等。
两极性:维度特征的变化幅度,表现为两种 对立的状态,即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 与之对立的情绪与情感。
➢ 激情: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与人关系重大的事 件引起。
激情发展的三个阶段(1)由于意志力减弱,身体变化和 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2)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 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3)激情爆发后的 平息阶段,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 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狂喜时的手舞足蹈,声嘶力竭等。
➢ 强度,“强——弱”,与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大小、 个体的目的和动机强度有关。如:好感、喜欢、爱 慕、热爱、酷爱、痴狂。
情绪与情感的作用
适应功能:适当的情绪调节,降低焦虑与紧 张,能更好的克服困难、适应环境。
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状态称为行为的积极 诱因,适度的情绪兴奋促进主体积极的行动, 从而增进行为的效率。

恐厌愤
判断者
德国人
快奇

93 87 83
惧恶怒
86 61 71
意大利人
97 92 81 82 89 72
日本人
90 94 87 65 60 67
土耳其人 美国人
87 90 76 95 92 92
76 74 79 84 86 81
➢ 身段表情:除面部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表情 动作,头、手、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部 位。
----同情
1.对自我的把握
----自我意识
----管理情绪
----自我激励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 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________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已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________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________ A、从未如此 B、偶尔如此 C、有时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________ A、我仍能专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 C、我不能专心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应激状态下人的两种行为(1)一定的紧张、高 度的警觉,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使人做出平 时所不能做出的大胆判断和动作。(2)紧张和 惊恐导致人们感知、注意产生局限、思维迟滞、 行动刻板,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大大削弱。
典型的社会性情感状态 道德感: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
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标准 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荀子:好、恶、喜、怒、哀、乐
笛卡尔: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 悲哀
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划分情绪, 构成三维锥体模型。
➢ 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惊奇和兴趣、厌恶
➢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含羞、骄傲与自责
➢ 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爱、恨
第二节 情商
情商的定义:情绪智力又称情绪能 力、情感能力、情商,是个体准确、 有效地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把情 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 渗透、相互促进的结构概括为情绪 能力。
3.与他人的交流
----处理人际关系
----领导
----受欢迎程度
----人际关系有效性
2.对他人的感知
----理解他人的情绪
Hall, 1968: interpersonal space
➢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 上的表现。
研究表明:人在高兴时语调轻快、悲哀时语 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大、急促而严 厉。
比如:“你干吗”用升调表疑问,用降调表 不耐烦,用感叹语气表责备。
3.1.3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通过一定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主观体验、 表情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
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如吉特等人 研究发现快乐、痛苦最易辨认;恐惧、悲伤较难 辨认;怀疑、怜悯最难辨认。
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如 艾克曼研究发现,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人对30张 表情照片的辨认出现了高度一致性。
不同民族个体对六种表情判断的正确性(%)
表情的种类 愉 惊
信号作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 通思想的主要媒介之一。适应功能也是通过 它的信号作用得以实现的。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2. 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 4.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第10~16题:请如实选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填入右边横线处。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________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________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________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辨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 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困扰:__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