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某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3.2.5电气安装工程●电气设备安装电控柜低压配电屏各种开关、互感器、操作柱●电缆敷设●单元试验●电缆校接线●系统试验锁●电机检查、试验●试车接地部分●隐蔽部分施工●地上设备接地1.施工前准备1.1.1熟悉图纸,学习规范、规程、ISO9000系统标准,分清施工范围,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性能。

3.2.5.3.2合理安排人员,准备好机具、材料。

3.2.5.3.3作好施工准备,材料出库时核对好型号、规格、数量、电压等级、防爆等级、防爆合格证号。

防爆标志EX,分区建立出库台帐以便核查,切实抓好管理,防止丢失。

3.5.3.4作好动力管弯头、接地端子、照明管支架等辅助材料的预制。

3.2.5.4、电气安装3.2.5.4.1电气设备安装1、.开关柜安装(1)施工程序(2)基础型钢制作安装a、型钢平直,根据图纸尺寸下料,焊接牢固,刷防锈漆。

b、基础上有预埋底板时,可将底座与底板焊接,无预埋底板时,可采用膨胀螺栓将底座固定在基础上。

基础型钢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不直度:<1mm/m且全长<5mm水平度:<1mm/m且全长<5mm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成排盘基础用水准仪抄平c、每个基础型钢应有不少于两处用镀锌扁钢与接地网连接。

(3)开关柜出库、运输、开箱、吊装a、开关柜的运输应有专业起重人员参加,由起重人员进行封车、吊装,车辆在运输中不应有大的波动和倾斜。

b、开关柜到达现场后,根据进度情况和盘柜在配电室中的排列顺序,逐一开箱检查,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如下:规格、型号是否与设计相符;配电柜上的零件、备品是否齐全(交由专人保管);出厂图纸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齐全(交由专人保管);检查柜体是否完好,器件有否受损,是否受潮。

c、由入口处平台运进配电室,如平台不够宽,可适当增加脚手架平台,脚手架平台应搭设牢固,并有防倾斜拉线。

d、用专用运输车将开关柜运至基础上,运输过程中,开关柜的四面均应有人扶持,防止开关柜向任何方向倾斜。

e、开关柜的运输应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行动,以防止人身或设备事故的发生。

(4)开关柜的安装a、开关柜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垂直度:<1.5mm/m水平度:邻盘<2mm成列盘<5mm不直度:邻盘边<1mm成列盘<5mm盘间间隙:<2mmb、盘与基础之间、盘与盘之间要固定牢固可靠,且每面柜柜体应用软铜线与基础槽钢可靠连接。

(5)开关柜安装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内在质量检查:a、认真阅读配电系统的原理图、接线图,发现问题应及时和有关方面联系,以免影响工期;b、检查电气元件质量、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要求;c、继电保护元件整定范围应能满足设计整定值要求;d、计量仪表刻度值范围应能满足实际需要;e、内部配线应整齐完好,牢固可靠,标识清楚且与原理图、接线图相符;f、检查主母线的位置是否正确,母线连接处的处理方式,相序及相色标识是否清晰、安全。

g、检查主母线与分支母线连接处的搭接面是否符合要求,分支母线上标识的相序是否与主母线相符;h、用力矩扳手检查母线螺栓有无松动,其紧固力矩应符合下表要求:i、检查移动式设备(如开关柜小车)动作是否灵活,真空断路器(接触器)跳、合闸是否符合技术要求;j、导电部分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k、电气元件固定牢固,接地良好。

(6)盘内接线a、动力电缆接线动力电缆在配电盘内应固定牢靠,固定后的电缆应排列整齐,有条不紊,电缆头排列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电缆芯线和盘内电器连接不应使电器件受有应力。

电缆端头压接应选用正确的压接模具,电缆绝缘层和电缆压接头之间应留有1mm左右的缝隙露出芯线,电缆的色标统一贴在距铜端子下30mm处的电缆绝缘层上。

b、控制电缆接线引进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不使所接的端子板受到机械应力。

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芯线应整理成束,用尼龙线绑扎整齐,布线和设备本身的布线一致,固定线束应用塑料固定座,所有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排列整齐,标志齐全、清晰。

2、电力变压器安装(1)基础验收变压器就位前,要先对变压器室、基础及用于变压器抽芯的吊装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2)开箱检查重点检查下列内容,并填写“开箱检查记录”。

a、设备出厂合格证明及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b、设备应有铭牌,型号规格应和设计相符,附件、备件核对装箱单应齐全;c、外形无损伤、变形,油漆是否脱落,带油运输的变压器有无漏有现象;d、变压器瓷绝缘子有无损伤、裂痕。

(3)变压器运输安装a、变压器运输前,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产品的技术资料,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及器身重量、油重、总重,测量道路的坡度,选择平稳、安全的路线;b、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吊车或叉车的大小,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6倍,变压器及器身的吊装要使用正确的吊耳;c、变压器室应准备好道木和钢板(无轮变压器可使用滚杠),变压器运至现场后,放在道木上的钢板上,用水平牵引力将变压器牵引至设计位置,同时利用变压器室的吊装梁对变压器进行牵制防止其滑出轨道;d、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侧沿气流方向应有1%―1.5%的升高坡度;e、连接变压器的接地线,法兰连接处应有跨接线。

(4)绝缘油检查a、绝缘油注入变压器前应进行试验和分析,合格后方可注入变压器内,如果绝缘油中含有水分或杂质,应采用滤油机将其过滤,b、不同牌号的绝缘油以及未经分析、化验的进口油与国产油不得混用(5)变压器器身检查a、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进行器身检查:制造厂规定可不进行器身检查。

容量为1000KVA及以下,运输过程无异常情况者。

就地生产作短途运输的变压器,如果事先参加了制造厂总装、试验,质量符合要求,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无紧急制动、剧烈振动、冲撞或严重颠簸等异常情况者。

b、进口变压器进行器身检查前应得到制造商同意。

c、变压器器身检查时应有制造厂代表在场进行指导,检查情况应有专人记录。

d、器身检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空气温度不宜低于0℃,器身温度不应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否则应进行器身加热。

器身检查应选则晴朗、无风的天气,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时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

e、器身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支架和器身各部件应无移动现象,运输用的临时防护装置及临时支架应予拆除,并经过清点作好记录以备查。

所有螺栓应紧固,并有防松措施;绝缘螺栓应无损坏,防松绑扎完好。

铁芯检查:铁芯应无变形,铁轭与夹垫间的绝缘应良好;铁芯应无多点接地,铁芯外引接地的变压器,拆开接地线后铁心对地绝缘应良好;打开夹件与铁轭接地片后,铁轭螺杆与铁芯、铁轭与夹件、螺杆与夹件间绝缘应良好,当铁轭采用钢带绑扎时,钢带对铁轭绝缘应良好;打开铁芯屏蔽接地引线,检查屏蔽绝缘应良好;打开夹件与线圈压板的连线,检查压钉绝缘应良好;铁芯拉板及铁轭拉带应紧固,绝缘良好。

绕组检查:绕组绝缘层应完整,无缺损、变形现象;各绕组年个排列整齐,间隙均匀,油路无堵塞;绕组的压钉应紧固,防松螺栓应锁紧。

(6)变压器主要附件的安装瓦斯继电器与温度继电器:将瓦斯继电器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干净,试验合格后的瓦斯继电器方可安装;瓦斯继电器安装时应注意继电器上箭头方向,同时确认与瓦斯继电器连接的阀门是否在打开状态。

注完油后,如发现有漏油现象,应及时与制造厂联系。

3 配电箱、检修箱安装(1)配电箱、检修箱出库时要核对好型号、尺寸、内部元件、上下出线口及其管径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以免动力配管时出现错误。

(2)悬挂式配电箱、检修动力箱的安装高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配电箱安装位置要求便于操作和维护,配电箱空于出线口要密封。

(3)配电箱、检修箱接地应良好。

4 操作柱及控制箱安装(1)操作柱及控制箱上的按钮应动作灵活、可靠,防止电机无法停车或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2)操作柱及控制箱上指示仪表应完好并检验合格。

(3)操作柱上面的设备编号、标识应清晰,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维护。

(4)紧急停车操作柱应有明显标志,操作柱与保护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3.2.5.4.2电气桥架安装1、施工前应明确桥架走向,核对管廊的标高及造型的变化,与工艺进行图纸会审,核对桥架走向上是否有管道、构件、设备并考虑适当距离。

与仪表专业进行图纸会审,核对电气仪表的桥架设计有无矛盾,其间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核对弯头是否合适,数量是否够用。

2、桥架进入现场后应进行验收;核对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材料预算相符。

检查桥架有无变形,油漆及镀锌层是否脱落,并对桥架及其附件进行予组装,如有不合适,应及时与供应方联系。

3、桥架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免焊接,如确实难免,热浸镀锌桥架应刷银粉漆,刷漆桥架应刷原色漆。

4、高低压电缆同处一个桥架时,装置区桥架内应安装隔板,相应的分支桥架内也应加隔板。

5、桥架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50mm,接地搭接面不够处应使用软跨接线连接,跨接线折算截面不应小于40×4镀锌扁钢地截面。

6、桥架安装后应用40×4角钢(L=30mm)从桥架两侧将其固定,防止风力作用。

7、电缆桥架经共检合格后方可敷设电缆。

8、桥架安装误差要求:(1)标高误差:≤±10mm(2)水平误差:<3‰(3)垂直误差:<3‰(4)对接错口:≯3mm(5)侧向弯曲12mm内不应超过10mm3.2.5.4.3电气配管1、电气配管敷设前,有关人员应与土建、安装专业进行详细图纸会审,了解现场水沟布置情况,以及电气配管是否与安装专业设备、管道、结构等位置相矛盾,以免施工后产生矛盾,造成返工。

2、钢管连接处全部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外露宜为2—3扣,螺纹的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3、电缆沟内钢管管口宜采用防水型密封填料封紧,电缆沟内应充满细沙。

从桥架明配出去的钢管宜采用密封胶泥密封。

4、钢管采用电缆井侧或桥架侧单侧接地,桥架内设接地线,从桥架上的接地线取接地点,钢管敷设后应及时焊上接地端子,严禁在穿上电缆后进行焊接。

5、暗配管连接处焊跨接线,刷沥青漆防腐,明配管的连接处抹电力复合脂,以保证电气管路的接地可靠。

6、钢管配完后应及时密封管口,防止进入杂物。

7、电气配管质量要求:(1)管口无毛刺和尖脚,管口应有护线帽或做成喇叭口。

(2)电缆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3)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4)电缆管应安装牢固,支架间距不宜超过3mm。

(5)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m,在人行道下敷设时,不应小于0.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