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要不断提高人生追求目标

要不断提高人生追求目标

要不断提高人生追求目标[ 2012-7-4 11:53:00 ]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在国家发展研究院2012毕业典礼上讲话尊敬的林毅夫教授、周其仁院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今天这个庄严的典礼上,主持人老师让我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这对于我真是莫大的荣幸。

而且刚才听到教授和同学们的讲话,实在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学习的机会。

我是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下海的,那时候创业俗称为下海。

当时我40岁,到现在已经接近30年了。

这3 0年来,联想取得了一些成绩。

思考过后,我想谈一谈取得这个成绩的一点原因。

我想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一点原因一定是取得这个成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而我讲的都是适合我的切身感受,未必适用于大家,但是可以提供给大家思考或批判。

这点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不断地提高我的人生追求目标。

我84年下海的时候,正是中国科学院的计算机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当时下海的主要动机除了改善生活以外,更重要的是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在科学院工作还是觉得憋得慌。

因为我们所在的是一个技术型的研究所,我们就不停地做科研成果,成果做完了就做出样机然后写论文、评奖、提工资、提职称,然后把样机搁在一边,就再做下一个,实际上对社会真的没有什么很大的帮助,除非是告诉美国人,告诉外边我们中国又有了什么样水平的东西。

我确实觉得憋得慌。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义不容辞地表示自己愿意创业。

这时候计算所给我了20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后来当然没有追加过了。

我当时要的更多的是管理权,主要是人事权、财权、和业务决策权,但是没想到要股权。

后来我和联想的同事一起发明了联想式的汉卡,把这个汉卡插到了外国人的PCG上,让他的PC上有汉字,然后做代理去推销他们的PC。

在大概几年的时间以内,我们就把营业额做到了接近一个亿,有一千万左右的利润。

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规模很了不起的公司了。

这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实按道理说我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但是在实现这第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我心里头就暗暗地定下了第二个目标。

这就是一个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是要做出中国人自己品牌的PCG。

当时有中国人自己品牌的PCG吗?有一个,就是长城。

那是一个国家投巨资,完全由一个副部级单位办的厂子。

我们无论在技术、资金水平等方面都遥不可及。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拿不到生产许可证。

我们是科学院的一个公司,在给别人做了代理之后懂得了客户要什么,怎么去为他们的需要设计、生产、销售。

但是我们却拿不到国家的生产许可证。

科学院的一位副院长专门找到当时电子工业部的有关负责人,这个负责人也讲得很清楚:我们中国已经引进了80多条生产线,全是赔钱的,为什么还要继续引进呢?为什么还要继续批准你们生产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悖论。

他批准的其实都是用国家的钱做的生产线,而我们用的不是国家的钱,是我们自己赚来的钱。

我们是属于计划外的那一块,但是没办法向他说通这个道理,他就没批准。

为了实现我们这个目标,我就采用了迂回的办法,在香港办了一个联想。

在香港生产是不需要批准的,于是我们用了四张香港的多次往返证,在香港生产了主机板。

当我们把主机板拿到拉斯维加斯的展览会去展览,才被国内有关部门的领导看见,于是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家公司能做主机板,而且是能拿到展览会上和别人竞争的。

就这样,我们才拿到了生产批准。

在这一切进行的过程中有很多故事,受过若干次骗,也受过很多的不公正待遇。

最大的一次考验是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国家过去为了保护计算机行业,不让外国的机器进口,用高关税、批文的方式阻止外国机器进口。

保护的结果当然是中国的机器价格高得一塌糊涂又不好用,影响了各行各业对信息的要求和发展。

国家这时候采取了降低关税、取消批文的解决方式,外国的大企业例如IBM、COMPAC大量地进入中国。

这时候对联想刚刚拿到批文,将要建立自主品牌的公司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因为我们当时无论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方面与人家相比,都是巨型战舰和小帆船之比。

不要说我们,就连长城0520这个著名的牌子在1993年一年以内就灰飞烟灭了。

就像刚才周院长表扬我的话说的一样,我们面临这种情况,所做的更多的是研究我们到底有什么不行,并没有反复研究别人比我们强的地方。

于是我们做了一系列调整,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业务模式的调整等,并同时任命了当时29岁的杨仁庆为事业部总经理。

这样调整之后奇迹真的就发生了。

在1992年到2000年之间,我们成为了中国市场份额占有量的绝对第一位,占中国市场的27%。

当然,这主要因为我们对计算机行业进行了非常认真的梳理和研究。

后来,DELL又来了。

但不同的是,DELL有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从美国打到欧洲,横扫C OMPAC,一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所以到了中国以后,我们也连连抵敌不住。

占中国市场27%的份额就退下来了。

我们跟DELL又苦战了三年。

在反复研究戴尔打仗的规律之后,我们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应对模式。

自从2 003年我们战胜DELL以后,DELL就再没有在中国超过我们。

于是,我们在历尽了千辛万苦以后,实现了这第二个目标。

在实现第二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又订了第三个目标。

我们要做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于是就有了2004年并购IBM PC的那一幕,这在当时也被别人认为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们当时的规模有29亿美元,而IBM的PC有100亿美元的规模;我们是一个中国企业,并购的是一个被美国人认为是神圣的IBM企业的一部分。

我记得那年年底,我在北大光华EMBA班上讲话,当时有两个EMBA班,一共90个人。

我对同学们说:看好我们并购IB M的请举手,当时一看,有三个人毅然地举起手来。

我再一看,其中两个是我们联想送去的人,所以大家是真的不看好。

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呢?事实是我们真的把这件事做成了。

我们并购IBM PC的时候只有29亿美元的营业额,现在我们有290亿美元的营业额。

处在世界五百强的大约400位左右。

在市场份额上,以前我们占世界的2.3%,现在大概占全球的13%左右,排在第二位,直逼向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我不以这个来评判成功与否。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在杨仁庆的领导下已经建立了中西合璧的、价值观一致的领导班子。

而且有了一套真正正确的执行方式,员工们也都开始承认这间公司,有了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能让欧洲、美国的员工都能够承认这间公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一个最大的风险,即文化的磨合。

并购以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企业、不同的背景的人,他们的行事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让这些人在一起很好地配合工作,就是文化的磨合。

最后,我觉得我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也是九死一生的过程。

在09年,这个企业曾经一度到了悬崖边上,有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两亿多美元,但我们还是努力去想解决的方式,最后还是把它解决了,转危为安。

在2000年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的年龄大了,在高科技领域里我不能再担当CEO,所以把公司一拆为二,把CEO的工作各交给了杨仁庆和郭为。

一个去做自己品牌的产品,一个专做软件和代理的业务。

而我自己又开始向着新的领域进发,就是投资领域和房地产领域。

在投资领域做成功以后,我们的弘毅投资和联想投资改称为君联资本。

它已经是中国投资界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回报上排在第一的投资公司。

这时候我们又在08、09年为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愿景,即我们希望将来能做一个值得信赖、受人尊敬、在多个行业里有领先企业、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

什么叫有国际影响力,这就看怎么说了。

你说联想集团现在在全世界卖电脑是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我认为有,但是很小。

因为我们面向的更多是商业客户。

你抓住一个外国人说:你知道Lenovo么?我想多数回答还是不知道。

你要问人家知道三星么?我想多数外国人是知道的。

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一个那样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于是我们就又把自己的目标提高了,继续不断地追求。

说到这,我就想再把刚才的话解析一遍,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人生追求的目标。

这个和一开始立意高远并不冲突。

立意要高远,目标要一个一个脚踏实地地去做。

像刚才马厚教授说海闻教授讲过的一样,要海阔天空地想,但是要脚踏实地地干。

你必须得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做,最后才能实现。

有一年北京马拉松比赛,一个日本人得了第一名。

我在电视上看见他在谈自己体会的时候说,他先开车把4 0公里的路跑了一圈,然后每10公里作为一个标志。

他在跑第一个10公里的时候牢牢记住那一个标志,像那跑去,然后再分配体力,向第二个跑去,不然42公里他也许就会迷失自己、迷失目标,在体力上难以分配。

前不久我参加过一个大讲堂的活动,和年轻的创业者对话。

有一个小伙子踌躇满志,充满信心地说,我一定要做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尽管我只是个初中生,尽管我现在做的是拉面的行业,但是我要为全人类做好安全食品的企业。

我当时想,他的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具体下一步怎么做,对他来说可能才是关键。

所以我为什么说要不断提高人生追求呢,脚下要踩实,但是目标、方向得是高远的。

你不能到达一个目标之后就停下来。

下面我想说些支持我继续奋斗的要素,第一点像林毅夫教授在一开始给大家讲得一样,意志要坚定,我觉得这很重要。

在我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确实有过很多现在大家难以理解的困难,比如说公司被骗、踩过红线,因为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法规跟走市场的路是完全扭着的。

举个例子,我们在做联想汉卡的时候,曾被物价局罚款一百万,而我们那一年全年的利润都不到一百万。

他为什么罚款呢?因为当时物价局定的价格制度是,硬件成本,例如元器件等物件的成本,加到一起,然后提20%,就是生产商必须遵循的价格,再多了就要罚款。

他并没有把人本身的创造力,以及软件的功夫计算在内。

于是我们就找他去求,这真的是非常难过的事情。

不光是一件事了,其实在办企业的过程中还经历过很多带有严重被羞辱性质的事。

这时要特别沉得下心来。

我们有过三次巨额的亏损。

在这当中确实是像周其仁讲的,不生病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所有的困难中,我自己觉得最大的痛苦还是生病。

一边病着,一边还要干活,这就比较难受。

其他的东西,你真的可以当作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但得了病,晕头晕脑直吐着,还要干活,这不能说是其乐无穷。

这是意志力本身,而还有一点是定力,不受诱惑。

克服困难是一个方面,不受诱惑也是一个方面。

目标定了以后,其实隔壁有很多很好的事情,你要有定力,坚决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说94、93年的房地产热。

中关村所有的企业基本上都在忙着做房地产,我们也自己和房地产公司进行了谈判,但是马上冷静下来,坚持走自己的路。

后来我们有计划地投资银行,就像我们今年在投资民生银行时候赚了很多的钱。

后来我们自己给自己说了句话:别人做成功的事我们没做,那是可以的;我们自己预订的目标不能实现,那是不可以的。

相关主题